奏响科技助农兴农强农“主旋律”
眉山市绘就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望无垠的金色稻田。农业兴则根底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是眉山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现实要求,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更是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的关键一环。金秋九月,又“稻”一年丰收时。作为我省粮食主产区之一,眉山立足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牢记“国之大者”,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农业科技为支撑,守牢粮食安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 7小时前 825点击
前锋区:浓墨重彩绘“丰”景 现代农业谱“兴”篇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近年来,广安市前锋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决策部署,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科学谋划、推进“三农”工作,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因势利导,在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强化农业科技引领、创新机制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着力,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走出了一条以农业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的奋进之路。特优产业赋能农业现代化“加速跑”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前锋区广前大道的四川广安
姜曦悦 四川科技报记者 周宇 | 7天前 1019点击
不再只有“雪梨”金川产业路越走越宽
——探访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县
金秋时节,梨飘香。大金川河两岸,阿坝州金川县大大小小的梨园里,一个个饱满圆润的雪梨挂满枝头,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装箱。四川有50个国省重点帮扶县,“构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村)支持体系”是今年全省乡村振兴系统的重点工作之一。近日,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印发相关指导意见。金川县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2022年脱贫户家庭人均纯收入1.2万余元,增速达15.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燕巧 | 14天前 1420点击
椒江携手色达 共叙“山海情” 同走“共富路”
椒江援助色达建成的标准化家庭牧场。椒江支教老师与色达中学学生一同参加国旗下的宣誓活动。椒江利用5G技术帮助色达解决群众就医不便的难题。2021年,浙江四川两省调整新一轮结对关系,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与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结对帮扶,至此,椒江区与色达县的对口支援之旅开启。两年来,两地多举措推进帮扶工作,成效初显。软硬结合助力色达教育提质惠民在色达,教育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撑与保障。位于色达县色柯镇的色达椒
李奔 尚吉 | 21天前 1981点击
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守牢建好天府良田 四川明确“施工图”
当前,我省水稻陆续进入收获季,大春丰收在望。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守牢建好天府良田是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首要任务。8月22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新闻发布会,围绕四川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成效、下一步打算,以及《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详细解读。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476万亩,面积居全国第五位,原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
阚莹莹 燕巧 王若晔 | 29天前 2533点击
姓农 爱农 为农 青德供销社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
季青德镇风貌 8月的甘孜州乡城县青德镇,蓝天白云,大地铺金,白色藏居点缀其间,俨然一幅乡村丰收美景画。在丰收的节里,青德供销社也激荡起蓄势已久的活力,奏响了乡村振兴“交响曲”。自成立以来,青德供销社立足“姓农、爱农、为农”的原则,不断夯实为农服务基础,提升服务三农质效,创新为农服务模式,提升综合为农服务能力,切实发挥出供销社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
何才华 沙世萍 | 08-18 09:02 2902点击
浙江“千万工程”,四川可以学什么?
日前,中央财办等部门印发《关于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导意见》,对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作出专门部署。四川是浙江的协作省份,借力浙川东西部协作,浙江“千万工程”在四川已有一些探索。新一轮东西部协作以来,浙川两省在68个结对帮扶县持续推进产业发展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旅游统筹发展,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建设了125个乡村振兴示范点。浙江“千万工程”,四川可以进一步学什么?他们说&
燕巧 | 08-11 09:13 2910点击
科技执笔 创新为要 农业赋能
眉山书写“天府粮仓”示范区新篇章
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天府粮仓”示范区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眉山考察,作出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的重要指示。作为四川省粮食主产区,眉山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国之大者”的站位抓好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工作,深入实施“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战略,千方百计保地稳粮,努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示范区,为全国粮食生产贡献更多力量。把保地稳粮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中、落到实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 07-14 14:41 4899点击
乡村振兴的“新丝路”——杨家镇一根蚕丝挑大梁
近日清晨,漫步在绵阳市涪城区杨家镇万和村,连行成片的桑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跟随养蚕人谭运斌来到他在万和村承建的蚕棚里,层层叠叠的蚕床上满是胖嘟嘟、白花花的蚕宝宝,正在“沙沙沙”地咀嚼桑叶。谭运斌的蚕茧被收购,经过公司加工后,将漂洋过海,进入欧洲市场,成为众多奢侈品牌的指定原材料。高品质蚕茧也为谭运斌和周边数千户蚕农带来了回报。今年3月,杨家镇因其蚕桑产业发展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古老的蚕
杨海燕 田明霞 徐玮 | 07-14 09:07 4707点击
跟随邛窑足迹 追寻田野上的“诗和远方”
——探访蒲江·明月国际陶艺村
礼遇天府熊猫盖碗 位于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的明月国际陶艺村是成都周边有名的“网红村”,被誉为“成都人文新圣地”,其创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甘溪明月窑完整沿用唐代工艺使用至2008年,被称为“活着的邛窑”。近日,四川科技报探班员慕名来到明月国际陶艺村,实地探寻和美村落,体验陶艺魅力。游客体验草木染 到山水之间 过想象中的诗意生活伴随着初夏惬意的微风,探班员走进了明月国际陶艺村。漫步一圈,松林
董沙沙 | 06-16 09:42 6710点击
沃野田畴 生机勃勃
——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洪雅示范区发展现场目击
高标准农田 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眼下,“天府粮仓”洪雅示范区的田间,正如苏轼诗句中这番模样:“初夏,秧苗已种在田里,我们带着欢喜的心情看着叶子长大。夜晚,明月升起,稻田里起了露水,每片秧叶都垂着晶莹的露珠。”放眼洪雅乡村,民居
王敏子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 06-16 09:35 6418点击
农业强 农村美 农民富 邻水县发展特色产业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近年来,广安市邻水县主动对标“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总抓手,坚定实施市委同城融圈、优镇兴乡、品质主导、产业支撑“四大战略”,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支撑,实现镇镇有特色、村村有产业,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瞄准市场需求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快来看,这个枇杷又大又甜……”近日,在邻水县丰禾镇泥汉坪村杜家沟枇杷园里,黄澄澄的枇杷挂满枝头
李勇 | 06-09 08:52 6629点击
做优做强丘区表达 擘画乡村振兴“简阳实践”
简阳市禾丰镇连山村大景 孟夏之月,青丘原野,草木并秀,瓜果飘香。在成都简阳市平武镇尤安村,漫山桃树上,一个个胭红丰盈的脆桃挂满枝头,桃香迎风袭来,香甜扑鼻,又是一年桃子丰收季。果园里,村民们忙着采摘,朝天火热。一筐接一筐脆桃装上车,将从这里走向千家万户。满园香桃令人垂涎欲滴,也吸引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据了解,桃产业是尤安村的重点产业,以农户入股、合作社统一包装、销售的方式,逐渐形成了规模、打开
范宇 四川科技报记者 张跃明 | 06-02 09:20 7213点击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景村一体化”下的产业蝶变
在广袤乡村,“数字化”正助力乡村振兴和乡村产业发展。尤其是乡村旅游越发火热的当下,数字化的植入,将为乡村旅游业注入哪些发展新动能?5月18日,2023四川数字文旅发展大会召开,笔者以省内部分地区及乡村型景区智慧乡村旅游的发展案例,看各地如何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旅游发展,试图从这些“新玩法”中寻找数字乡村建设的可循经验。提升体验感 一部手机“玩转”乡村位于南充市南部县的八尔湖镇因八尔湖绮丽的风光,成为当
罗敏 | 05-29 09:33 6994点击
借东西部协作东风 南充与浙江共同打造“造血”工程
日前,南充阆中市乡村振兴干部培训班的48名学员前往浙江省温岭市、临海市等地,通过听讲座、实地观摩、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学习浙江省乡村振兴创新实践的经验做法。借东西部协作东风,今年南充全面与浙江省援建单位加强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交流,共同打造东西部协作“造血”工程和共赢工程。从“一个人”到“一支队伍”5月4日,在仪陇县嘉欣幼儿园“爱国卫生月”主题活动上,对口支援仪陇的医疗人才夏雅以“儿童身高
张斌 | 05-19 09:03 7279点击
热点推荐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