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 科 技 工 作 者 服 务 为 创 新 驱 动 发 展 服 务 为 提 高 全 民 科 学 素 质 服 务 为 党 和 政 府 科 学 决 策 服 务
2025年08月24日 星期日
焦点新闻
科技前沿
科普生活
天府人才
在川院士
科技工作者
乡土人才
微人物
地方报道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眉山
巴中
雅安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回头看”
乡村振兴资讯
新风新貌
一线故事
农业技术
创新创业
科教兴川
教育在线
高校之窗
基层学校
科技小记者
畅游科普共享基地
走近科学家
优秀作品展
科技夏(冬)令营
首页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资讯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回头看”
乡村振兴资讯
新风新貌
一线故事
农业技术
创新创业
三个“含量”赋能丹棱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4月,华南农业大学丹棱食品生物智造研究院揭牌成立,以“技术协同攻关—中试放大—标准输出—产业孵化”全链条转化机制,打通科技转化“最后一公里”;7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西南中心与丹棱县签署乡村产业振兴行动试点县合作协议,双方携手踏上科技赋能产业振兴的示范新征程……当前,眉山市丹棱县正以生态筑基、科技赋能、人才聚力,开启通向农业强县的未来之门。生
严丹玫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
1天前
845点击
小灵芝让昭化区林下生“金”
预计产量超40吨,产值达320余万元
“这一批灵芝是我们首次尝试仿野生种植模式种植的,目前长势不错。”近日,广元市昭化区瞻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肖水根指着一株株饱满鲜亮的灵芝向笔者介绍道。笔者在现场看到,100余亩肥硕的灵芝整齐地排列在树林间,10余台智能化微喷设备正有序运转,为灵芝生长补充水分。“这阵子气温高,无论空气还是土壤的含水量都比较低。我们每天都会定期开启微喷设备,对灵芝浇水,确保林地土壤湿润。”肖水根补充道。近年来,昭化
邹星雨
|
22天前
1094点击
大竹县“云上广子”项目开启智慧乡村新篇章
AI当导游 智能手表办业务 云平台筑牢数字化根基
晨光掠过达州市大竹县乌木镇广子村的竹篱茅舍,村口的AI交互一体机正在为游客展示手绘版游玩攻略;农户家门口的“数字门牌”轻轻一扫,纠纷调解、事项办理便能指尖搞定;乡村AI云脑大数据中心里,招商进度、共享菜园长势等数据实时更新……广子村,这个藏在川东丘陵里的村落,正用“数运融合”的创新实践,让“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三美”愿景长出智慧的翅膀——从游客点赞的“AI导游
曹芮铭
|
29天前
1549点击
惠定村:金银花里采“金银” 花香溢满致富路
村民学习金银花种植技术。 粟棠查看金银花长势。 盛夏7月,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荍坝镇惠定村的山坡上,成片金银花随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药草香。村民李代军弯腰采摘花苞,动作娴熟利落。谁能想到,这位几年前还固守着玉米地的庄稼汉,如今已是村里金银花种植“明星户”。“去年靠金银花挣了1万多元。”李代军抹了把汗,笑着说。这一切改变的起点,源于一位“90后”返乡创业青年—&mdash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
07-18 08:55
1287点击
“头雁”领航“群雁”飞 宣汉县大力培育乡村振兴带头人
“培训让我开阔了眼界,学会了用工业思维发展农业,也让我认识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近日,刚通过达州市宣汉县“头雁”培育计划,参加了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组织的农业游学活动的宣汉县晓龙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小龙如是说。近年来,宣汉县以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为抓手,通过选好辅导员、开展“头雁”培育、抱团开展服务等举措,打造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头雁”队伍,带动形成了“头雁”领航、“
孙伟 张平
|
07-11 09:38
1902点击
竹丝织就振兴卷 雅州编出共富图
——雅安市竹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在四川盆地西缘的青衣江畔,一片片竹林翻涌成浪,一根根柔韧的竹丝编织着“以竹代塑”的绿色愿景,也串起了乡村振兴的共富链条。作为四川省竹资源大市(竹林面积215万亩,居全省第4位),雅安市紧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竹编产业为抓手,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消费需求深度融合,让“指尖经济”成为林农增收的“绿色引擎”,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小竹丝撬动大产业雨城区周公山镇,青翠的竹林随风摇曳。20世
吴倩颖 魏华刚 鲁妮娜
|
06-27 08:59
1450点击
“颜值”变“产值” 村民吃上旅游饭
尖山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的乡村振兴实践
近日,自贡市自流井区荣边镇尖山村2组村民余海滕的农家乐又迎来一拨游客。四菜一汤很快上桌:火爆腰花、蒜苗炒回锅肉,外加两个炒素菜。“2009年,我们返乡流转了1亩土地开办农家乐。这些年,生意日益兴旺,最多时一天接待了60桌客人,要请10多个村民来帮忙,每人每天开150元工资。”忙完后,余海滕脱下早已被汗水浸湿的厨师服,坐在院坝里的板凳上与客人聊起了过往。尖山村“颜值”变“产值”,带动村民吃上旅游饭,
虞黎君 陈凡逸 陈行
|
06-13 08:45
1510点击
“中华李村”的乡村振兴新叙事
达州市通川区凤北街道双鱼湖社区,由原插旗山村、田家塝村和张金村合并而来。这里还有个广为人知的名字——“中华李村”。在这片12.95平方千米的土地上,1708亩耕地错落分布,4233名居民在此栖居。近两年来,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万余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1.6万元。特色水果产业是这里的鲜明印记,青脆李等特色水果集中连片发展超万亩,“通川脆李”品牌有着颇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任枺早 胡健 李斌 杨波
|
05-30 08:32
1628点击
道孚县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产业发展立足特色 共同富裕绘就底色 党员永葆初心本色
5月19日,鲜水河畔的甘孜州道孚县,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当天,作为甘孜州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题会现场参观点位之一,与会人员走进道孚县鲜水镇,参观了解当地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典型经验、扎实举措和显著成效。现场,三种颜色格外引人注目:远处雪山白、近处草地青以及随处可见的党旗红。“三色”见证了近年来鲜水镇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党员服务、数字赋能”三大行动,探索乡村善治新路径。放眼整个道孚县,党建引
黎明 伍佑
|
05-23 08:40
1717点击
四川这样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零彩礼”婚娶、推广“道德银行”、培树典型示范……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2月2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持续整治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并首次将“加强宗祠规范管理”“深入整治低俗表演活动”等纳入治理框架。随后,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前往省内各地,探访农村推进移风易俗的探索。建章立制形成移风易俗“硬约
02-28 08:35
5130点击
叙永县的富民兴村“黄金通道”
一条赤水路有了“三重身份”
赤水河畔,赤水路蜿蜒在柑橘园中。 郭荞璐 摄 还有不到两周时间,18岁的罗馨怡就要离家去雅安求学了。近日,这位泸州市叙永县石厢子彝族乡堰塘村的姑娘,站在家门口看着赤水路上来来往往的汽车,回忆起曾经走泥巴石子路进城的场景。赤水路,也称赤水河环线公路,从叙永县赤水镇街口一直延伸到水潦彝族乡东皇庙,全线长38.72千米。自赤水路2014年建成通车以来,给沿线群众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便捷了
杜杰 郭慧琳
|
02-14 08:24
4885点击
中查村增收有道
深挖文旅资源,得益交通红利
“来,请喝茶,这是我们的特色藏茶。”近日,在阿坝州九寨沟县漳扎镇中查村,甲尕塔忙着接待体验藏家风情的游客。离家不远处的国道上,旅游大巴车、自驾车辆川流不息。川青铁路开通至黄龙九寨站后,九寨沟的旅游热度持续不减,使得途经弓杠岭前往九寨沟的国道成了最繁忙的道路之一。记者顺着弓杠岭的冰雪世界一路而下,中查村进入视野。甲尕塔的喜悦 来到甲尕塔的传统藏式木屋,甲尕塔迫不及待地向记者分享一个好消息:“眼下本
01-17 08:35
5673点击
今年3月1日起 四川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有法可依
近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笔者从会上获悉,四川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3月1日起施行。“四川作为农业大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担负着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2023年省委常委会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重大立法事项启动前期工作,2024年将制定本条例纳入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并列入省人大
邱可欣
|
01-03 08:36
6242点击
打造“村”字号文化活动品牌
我省乡村文化振兴按下“快进键”
12月12日~13日,四川省农村社会事业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市新都区举行。此次会议总结交流经验,全面部署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农业农村领域在乡村治理、乡村文化建设以及移风易俗等方面的重点任务,包括丰富乡村治理“工具箱”、建立全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库、打造“村”字号文化活动品牌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在这些关键领域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徐斌在会上对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在乡村治理、乡村
2024/12/21 08:53
6301点击
铺展蜀乡振兴新画卷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11月16日清晨,成都市蒲江县明月村,接踵而来的游客抵达村口。依靠传统陶艺等开发出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明月村已成为成都近郊的网红“打卡点”。同一天,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雪平,把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这个习近平总书记来过的村庄,依靠“稻—药—菜”模式,每亩土地产出高达9000元。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特别强调学习运用“千万工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成栋 阚莹莹
|
2024/11/22 08:35
7973点击
热点推荐
HOT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头条号
人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