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 科 技 工 作 者 服 务 为 创 新 驱 动 发 展 服 务 为 提 高 全 民 科 学 素 质 服 务 为 党 和 政 府 科 学 决 策 服 务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
焦点新闻
科技前沿
科普生活
天府人才
在川院士
科技工作者
乡土人才
微人物
地方报道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眉山
巴中
雅安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回头看”
乡村振兴资讯
新风新貌
一线故事
农业技术
创新创业
科教兴川
教育在线
高校之窗
基层学校
科技小记者
畅游科普共享基地
走近科学家
优秀作品展
科技夏(冬)令营
首页
科技小记者
畅游科普共享基地
科技小记者
畅游科普共享基地
走近科学家
优秀作品展
科技夏(冬)令营
胡海:让更多人认识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
胡海在制作木偶。 木偶,本身没有生命力,只是一种被美化的人形物体,通过演员的操纵表演,配上语言、音乐节奏,得以活灵活现的展现,由此成为千百年来一直流传在民间的神奇而古老的艺术。内江市资中县曾被誉为“木偶之乡”,在当地有一种名为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的传统戏剧广为流传。演唱时,演员左手持主杆、右手持侧杆,托举着木偶操纵其动作,以极具地域特色、乡土风情的表演,在舞台上演绎出人间百态、离合悲欢。说起资
4天前
885点击
遍寻巨匠足迹 传承济世精神
——探班三台县潼川古城萧公馆中医药科普基地
小朋友来萧公馆学习八段锦。 萧龙友,本名方骏,字龙友,出生于绵阳市三台县,后定居于北京,与施今墨、孔伯华、汪逢春并称“京城四大名医”,因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在20世纪30年代就享誉华夏,是最负盛名的中医大师。近日,四川科技报探班员来到三台县潼川古城萧公馆中医药科普基地(以下简称“萧公馆”),追忆一代儒医萧龙友的传奇一生。萧龙友雕塑。 领略中医文化 感受传统药香推开古色古香的大门,踏入
董沙沙
|
11天前
1100点击
“针”功夫“绣”出大世界
——探访平武·走马羌寨羌绣产业园培训展教基地
沈艳燕整理绣品。在纸上绘出精美的纹样,将剪下的纹样固定于布面,五颜六色的绣线在绣娘手中飞舞,一幅精美的羌绣作品逐渐成型……在平武·走马羌寨羌绣产业园培训展教基地(以下简称“羌绣培训展教基地”),当地绣娘们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一针一线“绣”出美好生活新图景。近日,四川科技报探班员走进羌绣培训展教基地,探索羌绣刺绣技艺,开启民间艺术之旅。沈艳燕(右)为绣娘指导羌绣技艺。 羌绣传承一
汤莉华
|
18天前
1317点击
感悟蜀道文化 追忆千年历史
——探访明月峡古栈道
明月峡古栈道。 说起蜀道,相信大多数人的认识都来源于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究竟有多难?其实,除了李白的诗,我们还可以在素有奇骏古蜀道“咽喉”之称的明月峡找到答案。在明月峡,保存着蜀道上最壮观、最标准、最经典的栈道遗迹——明月峡古栈道,其中幸存的最具古栈风貌、最长、最完整、栈孔最多的嘉陵云栈孤本,更是全国乃至世界的古栈范本。如今,此处已是
杨晓慧
|
25天前
1587点击
只此“青绿” 留住生命自然之美
——探访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科普基地
成都市温江区光华实验小学学生在川农大参加科普活动。 蜡叶标本储藏室。 标本不仅证明着过去,也影响着未来。作为息息相关的信息来源,它与野生动物保护、气候变化、流行病防治、粮食安全、入侵物种和生物经济等各种问题直接相关。而隐匿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以下简称“川农大”)的植物标本收藏室里,就陈列着大自然中万千草木生命的标本,这些标本让植物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也让生命的荣枯在枝叶间尽显端
黄梅兰
|
10-20 09:06
2123点击
在方寸之间探寻“光影”故事
——探访王皮影博物馆
王彪在博物馆为游客讲解皮影文化。 川北皮影艺术大师王文坤进行表演。(资料图)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在山水古城南充阆中市,有一家深受游客喜爱的王皮影博物馆,其上演的“王皮影”因表演形式和唱腔独特,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皮影戏曲中影响最大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拥有“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
董沙沙
|
10-13 14:53
2383点击
守护生命 “救”在身边
——探访四川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
学生进行互动答题。开展培训活动。学生体验打绳结。运动扭伤时怎么处理?地震火灾时如何逃生?意外溺水如何自救、施救?……近日,四川科技报探班员走进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东秀一路的四川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学习应急救护知识,掌握应急避险技能,做守护自身生命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学生体验VR灾难体验项目。VR体验区。数智赋能“情境” 互动式教学成效十足走进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只见
黄梅兰
|
09-15 09:33
3327点击
体验农耕乐趣享受田园生活
——探访稻乡渔歌科普教育基地
春日基地风景如画。在距离成都市区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大邑县,有一个名为稻乡渔歌的科普教育基地,也是一个乡村主题田园园区。从2021年开始,该园区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田园综合性实践科普教育基地,将农业生产场景、农事劳动场景、田园生活场景转化为教学实践场景,成为了孩子们“游学打卡”的好去处。近日,四川科技报探班员来到稻乡渔歌科普教育基地,追忆田坎上的童年生活。稻田迷宫。基地里养的鸭子。捡拾的花草。基
董沙沙
|
09-08 09:15
3570点击
向站在世界屋脊上的科学家们致敬
——探访青藏高原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青藏高原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红原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和“亚洲水塔”,肩负着国家畜牧业生产和生态安全的双重使命。在西南民族大学(以下简称“西南民大”)设立的青藏高原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展示着一大批站在世界屋脊上的科学家们,他们克服高原缺氧、交通不便、雪灾、泥石流等困难,几十年如一日守护着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生态安全屏障。近日,四川科技报探班员来到青藏高原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身临其境感受
杨晓慧
|
09-01 09:13
4065点击
燃千年窑火 耀彭州白瓷
——探访彭州白瓷艺术中心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它起初是一摊不起眼的泥土,经过匠人精心绘制,成为了承载思想文化的精美容器,反映出时代的审美和风貌。在四川,有着自隋唐起烧造传统技艺加持的彭州白瓷,以别具一格的审美和贴近生活的实用性,继承了宋代的极简生活美学,在当下依旧闪耀着光辉。近日,四川科技报探班员来到彭州白瓷艺术中心,探寻泥土和薪火相触后散发的艺术魅力。瓷胎竹编系列作品工匠之心让瓷器“焕生机”彭州是白瓷故里,烧造白瓷的
陈跃佳
|
08-18 10:26
5034点击
最是书香能致远
——探访成都市青白江区图书馆
网红艺术书墙 网红打卡地、文化美空间……看到这些词汇,你一定想不到它们竟被用来描绘成都市青白江区图书馆。近日,四川科技报探班员带着好奇,走进了这座书本簇拥的“秘密花园”,来了场书香浸润心灵之旅。“一带一路”新丝路文化主题阅览区 打造文旅新场景 创新“图书馆+”模式青白江区图书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位于青白江区文体中心C区大楼的四楼至七楼。现今馆内总藏书量40余万册,其中科普类书刊10万
黄梅兰
|
08-11 15:14
4389点击
领会“长江精神” 感悟“范式家风”
——探访范长江纪念馆
8月,正是荷花绽放的时节。范长江纪念馆内,满塘荷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阵阵清香扑面而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着范长江优秀的人格品质。范长江一生追求光明、进步,为新中国新闻事业不懈奋斗,是我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他关于新闻工作基本规律的论述,时至今日仍闪烁着真知灼见,被新闻界广泛引用。作为“长江后辈”,近日,四川科技报探班员怀着崇
杨晓慧
|
08-04 15:16
4527点击
讲科学家故事 传赤子报国情
——探班交通强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大桥挺立、高铁奔驰、蛟龙入海、神舟飞天……从高端装备到精密仪器,从重大工程到基础材料,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科学家精神。近日,四川科技报探班员走进了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交通强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感悟科学家精神,汲取奋斗力量。事迹陈列墙 时空对话板 精神丰碑 矗立不朽穿过重重楼宇和苍翠草
黄梅兰
|
07-21 15:18
4417点击
逐梦向苍穹 放飞航空梦
——探班成飞航空主题教育基地
歼-20模型 在成都,有这样一个逐梦星辰、学习知识的好去处,它就是位于成飞公园内的成飞航空主题教育基地。这座以园林式战斗机博物馆闻名的教育基地,展陈了14架飞机,集成了威龙广场、云中魅影、航空史迹、铁翼风华、龙腾广场、航空问道、航空拾趣7大区域,设置了“三滴油”“1飞冲天”等特色雕塑和飞行模拟舱等趣味打卡点。自2021年开园以来,基地不断向社会普及航空文化,彰显航空魅力,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
陈跃佳
|
07-14 15:21
4480点击
赏“东方神木” 寻远古文明
——探访成都乌木艺术博物馆
镇馆之宝《万根同心 太阳神》 谈起四川的文化瑰宝,大家一定会想到大熊猫,殊不知,乌木也是四川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之一。乌木又称“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由于受到地震、洪水、泥石流的影响,地上的部分植物被埋进古河床等低洼处,在缺氧、高压的状态下,经历上千万年炭化过程演变而成。历代人们把乌木当作辟邪之物,并将其制作成工艺品、佛像、护身符等挂件。古人云:“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不少人觉得
董沙沙
|
07-07 15:23
4414点击
热点推荐
HOT
云端观鸟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头条号
人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