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科普新未来  服务双城经济圈

层林尽染山川美

田间地头农事忙 抢抓时节促增收

领略科幻魅力 共赴“未来之旅”

晚秋蚕茧采收忙

焦点新闻
更多
一起向科学要答案 11场科普大讲堂干货满满 
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首届川渝科普大会期间,11场科普大讲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相继举行。各领域权威专家走进企业、学校、乡村、社区,围绕生命健康、食品安全、阳光心态等主题,作了精彩的科普报告,在全社会营造出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此次科普大讲堂到底带来了哪些科学知识呢,一起来看看吧。如何护好人体“承重墙”铃医脊科门诊部创始人南贺教
董沙沙 | 1天前 1330点击
照亮青少年科技梦——首届川渝科普大会科普展举行
首届川渝科普大会期间,位于中国(绵阳)会议展览中心3号馆的首届川渝科普大会科普展同步举行。首届川渝科普大会科普展是作为首届川渝科普大会的主要活动之一,展区面积7200平方米,设置各类展品300余件(套),分划有序厅、科普资源展区、科普成就及展演展区、数字科普体验展区。其中,九-黄世界钙华自然遗产生态保育模型、行走的树叶—— 叶䗛等科技资源科普化成果,首次面向公众作集中科普展
汤莉华 | 1天前 1331点击
科普大讲堂|高校教授进校园,讲解生活中的微生物知识
11月24日,成都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四川省微生物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刘松青走进绵阳三江实验学校,带来了题为“生活中的微生物”的科普讲座。“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包括病毒、细菌、放线菌、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和原虫等。”讲堂上,刘松青从“什么是微
4天前 1841点击
首届川渝科普大会组织与会代表参观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两弹城”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快培育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进一步推动川渝地区科普事业蓬勃发展,11月23日下午,首届川渝科普大会组织300余名与会代表前往绵阳梓潼县参观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两弹城”,重温先辈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学习“两弹”元勋们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在“两弹城”,与会代表先后参观了情报中心、两弹历程馆、邓稼先旧居、王淦昌旧居、三防教育馆等地,
汤莉华 | 4天前 1982点击
地方报道
更多
共筑锂电新生态 共谋绿色新未来
——四川省锂电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推进大会在眉山举行
绿色新生态,共筑新未来。11月27日-28日,四川省锂电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推进大会在眉山举行。本次大会以“共筑锂电新生态,共谋绿色新未来”为主题,汇聚锂电行业龙头和专家学者,聚焦提升锂电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推动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深化全国和成渝地区锂电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促进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级锂电产业基地等核心内容,共商产业合作、共享市场机遇、共绘发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 8小时前 889点击
岳池县公安局圆满完成第七届“岳池杯”曲艺展演暨第十一届岳池农家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安保工作
11月20日至24日,第七届“岳池杯”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展演系列活动暨第十一届岳池农家文化旅游节活动在广安市岳池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曲艺专家、演员、爱好者以及客商齐聚岳池,听曲艺、尝美食、观展演、游农家、谈投资,品味千年银岳池的独特魅力。为保证系列活动顺利进行,岳池县公安局聚焦“安全、有序、精彩”的活动要求,立足主场、担当主责、增强主动,以细致、精致、极致的标准,全力开展文化节系列活动的安全保卫工
程川华 | 8小时前 901点击
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荣获“2023大世界基尼斯中国魅力榜一长三角国潮戏剧榜”金榜
11月26日,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荣获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上海大世界和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联合发布的“2023大世界基尼斯中国魅力榜一长三角国潮戏剧榜”金榜。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董事、《诗忆东坡》总制作人刘鹏代表领奖。当晚,“第六届长三角非遗节闭幕式暨2023大世界基尼斯中国魅力榜·长三角国潮戏剧榜发布活动”中,上海市文旅局一级巡视员、副局长程梅红,黄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玉峰和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 8小时前 894点击
青神县:探索“绿色”密码  建设美丽社区
近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省级示范绿色社区名单》和《第五批绿色社区名单》。在两个名单中,共393个社区被评为省级示范绿色社区、305个社区确定为第五批绿色社区。其中,眉山市青神县青竹街道花园社区上榜四川省省级示范绿色社区名单。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青神县的这个“绿色社区”,看看他们如何以“绿”为底,为社区“添绿提能”。搭建沟通平台 发动社区力量“绿色社区”如何创建?面对这一课题,青神县花园社
陈梦颖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 8小时前 898点击
科技前沿
更多
探秘雷达的奥秘!精密测量雷达系统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举行公众开放周活动
雷达如何为灾害预测提供监控指挥调度的手段?精密测量又是如何助力雷达系统升级?在智能安防方面,精密测量雷达系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精密测量雷达系统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它究竟是干什么的?智能安防雷达系列产品如何服务国家反恐作战和边防空管的?5月27日上午,精密测量雷达系统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联合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图书馆二楼光影厅,举行“讲座+直播”的2023年度公众
05-30 18:29 41979点击
科技前沿|人工智能 (AI) 的发展和未来
人工智能 (AI) 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数学家和发明家阿奇塔斯首先探索了创造智能机器的概念。然而,现代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是在 1956 年达特茅斯学院的一次会议上创立的,当时一群计算机科学家和数学家讨论了构建“思维机器”的可能性。在人工智能研究的早期,重点是开发能够执行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任务的计算机程序,例如下棋和解决数学问题。这些领域的早期成功有助于将人工智能确立为一门科学学科,并促成
02-14 15:11 58648点击
“月宫”过“一天”,“地上”过一月!
一直以来,人们对月亮有无尽的好奇与向往。宋代苏轼曾写下“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追问月亮上的时间。那么,月亮上也有白天和黑夜的变化吗?月亮上的“一天”是多久呢?天文科普专家为你揭秘。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地球上之所以有昼夜交替,主要是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同一个地点有时候照得到太阳,有时候照不到。天文学上,描述地球昼夜周期有一个专门的概念:太阳日。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同一子午
王珏玢 邱冰清 | 02-10 14:38 58929点击
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
新华社上海12月5日电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获悉,随着圆满完成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的3位航天员平安归来,经历了120天全生命周期的水稻和拟南芥种子,也一起搭乘飞船返回舱从太空归来。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12月5日,在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生物实验室,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郑慧琼研究员处理从太空归来的水稻样品。新华社发人类要在空间长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张泉 | 2022/12/06 10:14 77123点击
推荐阅读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用脚步丈量巴山蜀水 用挚爱记录中国西部生态变迁
用脚步丈量巴山蜀水 用挚爱记录中国西部生态变迁
西部调查中,马是印开蒲常常依靠的交通工具。(受访者供图) 人物名片:印开蒲,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原研究员、生态学家。从17岁到80岁,从一名科研辅助人员干起,一生从事中国西部地区植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致力于中国西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成长为国际知名生态学家。3月21日,第11个“国际森林日”,省政府在成都召开国际森林日四川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座谈会。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为一位
核动力专家赵仁恺:为中国核潜艇“画”一颗坚强有力的心脏
核动力专家赵仁恺:为中国核潜艇“画”一颗坚强有力的心脏
人物名片:赵仁恺(1923年—2010年),国际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科学与工程技术设计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46年国立中央大学机械系大学本科毕业,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参加了中国第一座重水实验堆的建设。1960年,他率领的技术团队首先提出了我国第一个潜艇核动力初步设计方案,1965年开始,他作为主要技术负
“大熊猫之父”胡锦矗
“大熊猫之父”胡锦矗
上世纪80年代,胡锦矗在研究大熊猫。(西华师范大学 供图) 人物名片:胡锦矗,1929年3月24日出生于四川开江县,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脊椎动物研究班,是世界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大熊猫生态生物学奠基人。1974年受命牵头组织全国第一次野外大熊猫调查,发明了研究野生大熊猫的“咬节法”,参与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大熊猫生态观察站。1983年,牵头组建了世界最大的大熊猫科研机构中国保护大熊
达成合作意向643项,金额15.34亿元  第二届“科创会”圆满落幕
达成合作意向643项,金额15.34亿元 第二届“科创会”圆满落幕
2月16日,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集中签约仪式在成都举办。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经戈、周利平、徐勇,省科协党组成员、四川科技馆党委书记、馆长王欢出席签约仪式。现场集中签约集中签约仪式现场,“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综合处理技术及成套处理装备”“核桃油脂及蛋白综合精深加工产业发展项目”“低碳绿电智能微网牧草大棚(成都)示范项目”等33项科创项目现场集中签约,总金额达2.93亿元
推介科创项目5740项  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在成都开幕
推介科创项目5740项 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在成都开幕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要求,精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协“四服务”重要指示,以“天府科技云”服务全省“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部署,2月15日,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以下简称“科创会”)在成都启幕。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桂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延政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谢商华、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全胜出席会议。省科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