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芝让昭化区林下生“金”

预计产量超40吨,产值达320余万元

2025-08-01 08:32 邹星雨 858 点击

“这一批灵芝是我们首次尝试仿野生种植模式种植的,目前长势不错。”近日,广元市昭化区瞻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肖水根指着一株株饱满鲜亮的灵芝向笔者介绍道。

笔者在现场看到,100余亩肥硕的灵芝整齐地排列在树林间,10余台智能化微喷设备正有序运转,为灵芝生长补充水分。“这阵子气温高,无论空气还是土壤的含水量都比较低。我们每天都会定期开启微喷设备,对灵芝浇水,确保林地土壤湿润。”肖水根补充道。

近年来,昭化区深挖本地自然资源禀赋,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因地制宜发展灵芝种植产业。如今,小灵芝已成为支撑当地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仿野生种植

铺就林下灵芝发展新路径

“仿野生种植通过模拟野生灵芝所处的阴凉湿润、氧气充足、微生物多样性高的生长环境,不仅提高了灵芝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含量,还可以避免野生灵芝可能存在的重金属污染风险,有效保证了灵芝的品质和功效。”谈起仿野生灵芝种植模式的优势,肖水根如数家珍。

2024年,肖水根了解到林下仿野生灵芝需求旺盛、品质出众,市场前景广阔,便萌生了发展林下灵芝的想法。但对于长期深耕大棚灵芝种植的他来说,无疑是一场不小的挑战。

“大棚种植完全依靠人工控制温湿度、光照等条件,灵芝稳定性较高;林下仿野生种植必须减少人工干预,受气候影响较大。”肖水根坦言,昭化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为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024年11月,肖水根开始策划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相关事宜。太公镇对此高度重视,积极为其协调土地、人工等资源,全力为他消除后顾之忧。

今年4月,林下仿野生灵芝的菌棒稳稳扎进沃土,一场与山林共生、与草木相依的中药材生长故事,在昭化区缓缓拉开序幕。

据介绍,今年,昭化区林下仿野生灵芝预计产量超40吨,产值达320余万元。下一步,该区将持续推广这一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模式,让更多林地变身“聚宝盆”,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产业链辐射

拓宽群众就业增收路

作为高照村的支柱产业之一,灵芝种植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流转土地、盘活林地资源、入园务工,高照村创新推行“党支部+基地+农户”灵芝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农户主动参与灵芝种植,助力村民就近务工。

据介绍,该产业每年可吸纳7000人次务工,解决30余户村民就业问题,实现人均年增收1万余元。

“我已经跟着肖总干了6年了。”高照村村民薛菊华一边拔草,一边乐呵呵地说,“我家就在这附近,工作比较轻松,平时还能照顾家人,感觉这个工作还是可以的。”

2018年,肖水根借东西部协作的东风,通过招商引资来到昭化区发展灵芝产业。从最初的大棚种植到现在的林下培育,从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到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现在,不仅是太公镇高照村,在王家镇金星村、卫子镇千秋村、元坝镇金星村等地,不少村民都在肖水根的带动下开始尝试自己种植灵芝。灵芝种植产业正悄然成为当地撬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让越来越多像薛菊华这样的村民尝到了甜头,更成为当地激活乡村发展活力的新引擎。

“2023年,我靠着灵芝种植挣了50余万元,效益确实不错。今年种了20多亩灵芝,看这长势,基本上都很旺盛。”昭化区灵芝种植户任良凯说,“而且我在种植前就跟企业签订了订单合同,不用担心销路。”

全链科技赋能

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在抓实助农增收的同时,如何通过科技赋能,推动灵芝产业全链条发展,让产业链上的增值收益更精准地惠及农户?

昭化区深化院地协同,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探索灵芝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专家常态化深入基地一线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为昭化灵芝产业发展注入强劲技术动能。

同时,昭化区依据不同品种灵芝的特点,将灵芝加工成灵芝孢子粉片、灵芝孢子油、灵芝孢子粉、灵芝茶等系列农特产品,再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销售渠道,以此让灵芝系列农特产品出川达海。据介绍,这些经过加工的灵芝系列农特产品还销往韩国、日本等地。

“这段时间,我们正和直播平台的头部主播沟通合作,打算等灵芝成熟了,就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卖出去。”肖水根表示。

今年,昭化区采用“村集体+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170余万元、自筹资金20万元,在高照村新建加工车间1015平方米、灵芝棒粉场200平方米和养菌棚10座,购置粉碎机、拌料机、分料机等设施设备248套,并对1000平方米管理用房进行了维修。目前,该工程正有序推进中,预计将于8月底正式完工。

“建成后,这里将成为西南地区灵芝菌种菌棒加工基地之一,绵阳、汉中等地的灵芝种植基地都将从这里采购菌种。”昭化区太公镇高照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王咸勤表示,“届时,我村集体经济将进一步壮大,还能有效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大竹县“云上广子”项目开启智慧乡村新篇章

晨光掠过达州市大竹县乌木镇广子村的竹篱茅舍,村口的AI交互一体机正在为游客展示手绘版游玩攻略;农户家门口的“数字门牌”轻轻一扫,纠纷调解、事项办理便能指尖搞定;乡村AI云脑大数据中心里,招商进度、共享菜园长势等数据实时更新……广子村,这个藏在川东丘陵里的村落,正用“数运融合”的创新实践,让“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三美”愿景长出智慧的翅膀——从游客点赞的“AI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