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件码头货运忙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五号

春暖花开农事忙

书香溢满城 全民享阅读

打造甘蔗“种子基因库”

大件码头货运忙
今年以来,乐山大件码头运输车辆穿梭如织,货物进出频繁,工人操作设备装卸作业,繁忙有序。据悉,乐山大件码头是我国内河港口跨度最大、起吊单件最重、技术含量要求最高的机械化装卸码头之一,为我省大型设备进出川提供了一条快捷的安全通道。
李华时 摄影报道 | 10小时前 914点击
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专题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
3月12日,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省委书记王晓晖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今年全国两会,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要一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鼓舞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团结奋进、真抓实干,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就,具有重大意义。会议指出,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与代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立东 付真卿 | 5天前 1521点击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五号
3月1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五号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完成。据悉,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图为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整装待发。
肖国军 摄影报道 | 7天前 1864点击
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四川引发强烈反响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让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和四川广大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
7天前 1546点击
祝贺!四川这位科技工作者获2024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
近期,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2024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授奖名单公布。其中,四川大学智能交叉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章毅获科技贡献奖,电子科技大学牵头的复杂场景高性能目标检测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据公开资料显示,章毅,人工智能与智能医学领域专家,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现为四川大学智能交叉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四川省人工智能
7天前 1502点击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基层医疗?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报告还指出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当AI加上医疗,会如何赋能基层医疗?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四川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杨正林,以及来自基层的医疗工作者针对“人工智能(DeepSeek)+医疗”展开了热烈讨论。杨正林表示,从患者就诊开始,DeepSeek就可以提供一些服务,
12天前 937点击
春暖花开农事忙
春暖花开,泸州市各地村民积极开展春耕备种、田间管护等春季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劳作景象。
廖胜春 肖光荣 摄影报道 | 12天前 1895点击
发展新质生产力 四川如何解“新”题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具身智能、6G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迅速成为两会热词。一年前的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就火出了圈。一年过去,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仍是“必答题”。一年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哪些新变化?开新篇又有哪些新打法?与会代表委员就此展开热议。有何新变化?各地加紧布局“智改数转”,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
12天前 1862点击
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科技热词
3月5日,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用数据说话,历数过去一年取得的发展成就: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增长5%,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7.7%,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成绩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坚强支撑。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如何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推高质量发展?聚焦政府
13天前 997点击
书香溢满城 全民享阅读
近年来,乐山市积极打造“书香城市”,推广全民阅读,弘扬“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社会文化风尚,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图为近日在乐山市图书馆,家长陪着孩子静享阅读,度过周末时光。
李华时 摄影报道 | 14天前 2099点击
聚焦“国之大者”“省之要事”“民之关切”
今年全国两会,四川的代表委员都关注什么?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一件大事。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蓄势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更加凸显开好全国两会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过去一年间,在川全国人大代表和四川省全国政协委员结合专业特长和工作实际,开展大量实地调研,深入基层一线察民情听民声,一件件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聚焦“国之大者”“省之要事”“民之关切”,都凝聚着代表、委员的心血与汗
14天前 1885点击
打造甘蔗“种子基因库”
近日,在内江市史家镇四美桥村的内江现代农业科创示范园,一幅充满生机的春耕画卷徐徐展开,村民们在科研试验基地内忙碌着。据悉,这片科研试验基地承载着重要使命,它将被打造为四川省甘蔗种质资源圃,堪称甘蔗界的“种子基因库”,主要承载品种展示、品种实验、基因库建立以及实生苗培育等关键功能。
徐飞 摄影报道 | 19天前 2158点击
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加力推进乡村振兴
——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月2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将从何处发力?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端牢“中国饭碗”,确保粮食稳产丰产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
19天前 2124点击
热点推荐
HOT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用脚步丈量巴山蜀水 用挚爱记录中国西部生态变迁
西部调查中,马是印开蒲常常依靠的交通工具。(受访者供图) 人物名片:印开蒲,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原研究员、生态学家。从17岁到80岁,从一名科研辅助人员干起,一生从事中国西部地区植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致力于中国西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成长为国际知名生态学家。3月21日,第11个“国际森林日”,省政府在成都召开国际森林日四川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座谈会。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为一位
“大熊猫之父”胡锦矗
上世纪80年代,胡锦矗在研究大熊猫。(西华师范大学 供图) 人物名片:胡锦矗,1929年3月24日出生于四川开江县,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脊椎动物研究班,是世界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大熊猫生态生物学奠基人。1974年受命牵头组织全国第一次野外大熊猫调查,发明了研究野生大熊猫的“咬节法”,参与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大熊猫生态观察站。1983年,牵头组建了世界最大的大熊猫科研机构中国保护大熊
达成合作意向643项,金额15.34亿元 第二届“科创会”圆满落幕
2月16日,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集中签约仪式在成都举办。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经戈、周利平、徐勇,省科协党组成员、四川科技馆党委书记、馆长王欢出席签约仪式。现场集中签约集中签约仪式现场,“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综合处理技术及成套处理装备”“核桃油脂及蛋白综合精深加工产业发展项目”“低碳绿电智能微网牧草大棚(成都)示范项目”等33项科创项目现场集中签约,总金额达2.93亿元
推介科创项目5740项 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在成都开幕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要求,精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协“四服务”重要指示,以“天府科技云”服务全省“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部署,2月15日,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以下简称“科创会”)在成都启幕。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桂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延政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谢商华、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全胜出席会议。省科协副主席、
第二届“科创会”发布30个重大科创项目
2月15日,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在成都开幕。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毛大付发布30个重大科创项目开幕式上集中发布了“高钢级厚壁套管修井技术研究”等10个重大科技难题攻关项目、“非能动管道爆破应急阻断技术”等10个重大高新技术推广项目、“超低温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等10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鲁力:十年深潜,创造物联网边端系统新架构
人物名片:鲁力,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联网边端系统、无线系统安全。作为主要成员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20余项国内专利授权和1项美国专利授权。2022年11月中旬,从珠海航展归来,鲁力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四号科研楼5楼的办公室里,复盘见闻,筹划新研究。这一趟珠海之旅,他为自己的物联网新系统找到了不少新的应用场景。在
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
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王晓晖主持开幕会并宣布开幕 黄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田向利出席迈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1月11日上午,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成都开幕。肩负着9100万四川人民的重托,800多名新一届省人大代表步入锦江大礼堂,依法履行神圣职责,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贡献代表力量。大会应到代表880人,实到853人,符合法定人数。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开幕会执行主席王晓晖主持开幕
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
1月10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成都开幕。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和开幕会执行主席田向利、钟勉、杜和平、尧斯丹、林书成、欧阳泽华、刘成鸣、杨丹、谢商华、刘旭光、许唯临、李建勤在主席台前排就座。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等到会祝贺,并在主席台就座。十二届省政协主席柯尊平在主席台就座。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应出席委员873人,实到844人
为高能物理探索乐章添上中国音符
人物名片:曹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首席科学家,四川天府新区宇宙线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2022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主持完成了1993至1996年HiRes prototype的数据处理和物理分析,证实了位于亚EeV能区的宇宙线能谱“第二个膝”的存在和相应的宇
无惧风沙 勇趟科研荒漠
人物名片:梁海波,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石油总公司-西南石油大学钻井安全防控技术研究联合体负责人,长期从事油气井智能感知与安全防控、人工智能系统、智能测控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实践。近年来,以第一负责人身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油气重大专项、省部级纵向项目10余项,主持各类企业横向合作项目80余项,完成科研成果转化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月的新疆,寒风
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四川
人物名片:田玲,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大数据、人工智能理论及应用研究。国家级领军人才。担任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学生英才计划”导师,12年来服务于全国及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负责教育部“计算机科学拔尖计划2.0”电子科技大学基地,及全国首个跨校“新工科+新商科”智能金融与区块链金融专业的方案规划与制定。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先后荣获四川
雍太文:笃行不怠,事皆有成
人物名片:雍太文,四川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理事、四川省作物学会豆类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作物高产栽培生理与营养生态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6项,主持(研)其他省部级课题2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获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1项、省部级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