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乡村好“丰”景

开好局 起好步

“四好农村路” 串起乡村新图景

发展桑枝菌 环保又增收

多彩活动送欢乐

焦点新闻
更多
文化下乡 年味渐浓
近日,在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正子村,村民高兴地挑选自己喜欢的春联和“福”字。春节临近,内江市总工会开展“文化惠民迎新春”活动,组织文化志愿者队伍深入乡村,为村民表演文艺节目、写春联、送“福”字等,营造出浓浓的文化年味。
四川科技报通讯员 兰自涛 摄影报道 | 15小时前 928点击
交出亮眼成绩单 中国空间站实现多个国际“首次”
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创造了国际空间水生生态系统在轨运行最长纪录,在国际上首次检测到空间微重力环境下骨骼肌细胞的自噬现象……中国空间站自2022年12月31日全面建成以来,凭借长期微重力、宇宙辐射等独特环境条件,交出亮眼成绩单,实现多个国际“首次”。1月13日,中国空间站空间应用系统科学与应用进展情况介绍会在上海举办。会上,空间应用系统总体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
15小时前 925点击
绘就乡村好“丰”景
近日,在素有“中国脐橙之乡”之称的广安市邻水县,果农奔忙在果园里,采摘、转运、洗选、分拣刚采摘下来的优质脐橙。经过打包装箱,这些脐橙将销往重庆、成都等地。近年来,邻水县以建设“全国脐橙强县”为目标,打造万亩现代柑桔产业示范区4个、千亩以上柑桔标准化果园30个、百亩以上柑桔标准化果园262个,全县脐橙种植面积达28.4万亩,年产量20万吨以上,小小脐橙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果”,绘就了乡村产业发展
邱海鹰 张天文 摄影报道 | 5天前 1643点击
战略科学家引领 科技人才梯队助力乡村振兴
省农科院首次集中增补23名“百人计划”成员
1月6日下午,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省农科院”)改革深化年暨人才学科建设提升年大会在成都举行。会议正式公布了院“百人计划”23名结构调整和人员增补名单,并为其颁发了证书。这也是该院首次在“百人计划”中置顶设置战略科学家1名,另增补资深科学家1名、领域科学家6名、青年领军人才15名。“院‘战略科学家’如塔尖,首席科学家、领域科学家和青年领军人才是‘百人计划’的主体。他们如塔身和塔基,总数约10
5天前 1605点击
地方报道
更多
内江东兴区:和美乡村 文化铸魂
1月12日,内江市东兴区白合镇苏家村李家堰嘴以赠书籍、送字画、文艺联欢、篝火晚会等形式,欢庆李氏家族陈列室和丈雪文化陈列室开放迎宾。当天,位于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白合镇苏家村李家堰嘴的李氏家族陈列室和丈雪文化陈列室正式揭牌对外开放,向当地群众及各地游客展示优秀的家族文化、家风文明和蜚声海内外的丈雪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乡村文化铸魂助推和美乡村建设。
李建明 樊文秀 摄 | 15小时前 964点击
遵义会议九十载,浚源探迹传红魂
——四川农业大学浚源团队开展遵义会议纪念馆调研
2025年1月11日,为深入学习党的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四川农业大学浚源团队一行踏上了前往遵义会议纪念馆的旅程。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纪念馆。通讯员 刘政君 供图 遵义会议纪念馆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这座中西合璧的两层砖木结构楼房,因遵义会议在此召开而闻名。穿行于纪念馆的各个展厅之间,从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
文/郑媛鑫  图/刘政君 | 15小时前 1229点击
邻水县:交通引领 城市繁荣 乡村蝶变 三大会战共铸辉煌
2024年,在广安市邻水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邻水县以交通建设、城市建设、乡村振兴为三大抓手,掀起了一场场波澜壮阔的发展大会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今,站在岁末年初的交汇点上,笔者深入一线,实地探访邻水县的发展变化,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视角,为您呈现邻水在2024年书写的辉煌篇章。织就畅达路网 铺就发展坦途近日,在邻水县S406二期二标段施工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
吴乾超 | 15小时前 929点击
隐形守护者严强获评“四川好人”
聆听好人故事,感受榜样力量。1月10日,“德耀巴蜀·礼润广元”——2024年第四季度“四川好人榜”发布仪式在广元市举行。其中,来自南充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民警严强获评敬业奉献“四川好人”称号。严强,男,1984年4月出生,法律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南充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新型犯罪侦查大队副大队长。从警16年来,他始终战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凭借过硬的刑事技术手段,
黄桐熊 四川科技报记者 周宇 | 15小时前 933点击
科技前沿
更多
探秘雷达的奥秘!精密测量雷达系统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举行公众开放周活动
雷达如何为灾害预测提供监控指挥调度的手段?精密测量又是如何助力雷达系统升级?在智能安防方面,精密测量雷达系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精密测量雷达系统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它究竟是干什么的?智能安防雷达系列产品如何服务国家反恐作战和边防空管的?5月27日上午,精密测量雷达系统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联合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图书馆二楼光影厅,举行“讲座+直播”的2023年度公众
2023/05/30 18:29 106973点击
科技前沿|人工智能 (AI) 的发展和未来
人工智能 (AI) 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数学家和发明家阿奇塔斯首先探索了创造智能机器的概念。然而,现代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是在 1956 年达特茅斯学院的一次会议上创立的,当时一群计算机科学家和数学家讨论了构建“思维机器”的可能性。在人工智能研究的早期,重点是开发能够执行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任务的计算机程序,例如下棋和解决数学问题。这些领域的早期成功有助于将人工智能确立为一门科学学科,并促成
2023/02/14 15:11 122602点击
“月宫”过“一天”,“地上”过一月!
一直以来,人们对月亮有无尽的好奇与向往。宋代苏轼曾写下“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追问月亮上的时间。那么,月亮上也有白天和黑夜的变化吗?月亮上的“一天”是多久呢?天文科普专家为你揭秘。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地球上之所以有昼夜交替,主要是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同一个地点有时候照得到太阳,有时候照不到。天文学上,描述地球昼夜周期有一个专门的概念:太阳日。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同一子午
王珏玢 邱冰清 | 2023/02/10 14:38 122891点击
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
新华社上海12月5日电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获悉,随着圆满完成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的3位航天员平安归来,经历了120天全生命周期的水稻和拟南芥种子,也一起搭乘飞船返回舱从太空归来。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12月5日,在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生物实验室,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郑慧琼研究员处理从太空归来的水稻样品。新华社发人类要在空间长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张泉 | 2022/12/06 10:14 140886点击
推荐阅读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用脚步丈量巴山蜀水 用挚爱记录中国西部生态变迁
用脚步丈量巴山蜀水 用挚爱记录中国西部生态变迁
西部调查中,马是印开蒲常常依靠的交通工具。(受访者供图) 人物名片:印开蒲,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原研究员、生态学家。从17岁到80岁,从一名科研辅助人员干起,一生从事中国西部地区植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致力于中国西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成长为国际知名生态学家。3月21日,第11个“国际森林日”,省政府在成都召开国际森林日四川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座谈会。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为一位
核动力专家赵仁恺:为中国核潜艇“画”一颗坚强有力的心脏
核动力专家赵仁恺:为中国核潜艇“画”一颗坚强有力的心脏
人物名片:赵仁恺(1923年—2010年),国际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科学与工程技术设计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46年国立中央大学机械系大学本科毕业,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参加了中国第一座重水实验堆的建设。1960年,他率领的技术团队首先提出了我国第一个潜艇核动力初步设计方案,1965年开始,他作为主要技术负
“大熊猫之父”胡锦矗
“大熊猫之父”胡锦矗
上世纪80年代,胡锦矗在研究大熊猫。(西华师范大学 供图) 人物名片:胡锦矗,1929年3月24日出生于四川开江县,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脊椎动物研究班,是世界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大熊猫生态生物学奠基人。1974年受命牵头组织全国第一次野外大熊猫调查,发明了研究野生大熊猫的“咬节法”,参与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大熊猫生态观察站。1983年,牵头组建了世界最大的大熊猫科研机构中国保护大熊
达成合作意向643项,金额15.34亿元  第二届“科创会”圆满落幕
达成合作意向643项,金额15.34亿元 第二届“科创会”圆满落幕
2月16日,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集中签约仪式在成都举办。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经戈、周利平、徐勇,省科协党组成员、四川科技馆党委书记、馆长王欢出席签约仪式。现场集中签约集中签约仪式现场,“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综合处理技术及成套处理装备”“核桃油脂及蛋白综合精深加工产业发展项目”“低碳绿电智能微网牧草大棚(成都)示范项目”等33项科创项目现场集中签约,总金额达2.93亿元
推介科创项目5740项  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在成都开幕
推介科创项目5740项 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在成都开幕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要求,精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协“四服务”重要指示,以“天府科技云”服务全省“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部署,2月15日,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以下简称“科创会”)在成都启幕。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桂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延政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谢商华、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全胜出席会议。省科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