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含量”赋能丹棱乡村全面振兴

2025-08-22 08:45 严丹玫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846 点击

今年4月,华南农业大学丹棱食品生物智造研究院揭牌成立,以“技术协同攻关—中试放大—标准输出—产业孵化”全链条转化机制,打通科技转化“最后一公里”;7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西南中心与丹棱县签署乡村产业振兴行动试点县合作协议,双方携手踏上科技赋能产业振兴的示范新征程……

当前,眉山市丹棱县正以生态筑基、科技赋能、人才聚力,开启通向农业强县的未来之门。

生态筑基

“含绿量”筑牢发展底色

丹棱县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6.8℃,无霜期长达312天,黄壤土pH值5.6~6.8、加之有机质含量高,孕育了18万亩优质晚熟柑橘。

“好果子的秘诀在于全县推广的‘双替双升’行动,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用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以此促进土壤、大气质量和农产品品效显著提升。”丹棱县桔橙产业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主任邓明雪的话道出了关键。

走进四川丹橙现代果业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郭海罗告诉记者,自基地严格执行“双替双升”行动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基地通过悬挂黄板、诱蝇球和太阳能诱虫灯的方式,减少病虫害发生;每年每株果树施用2次有机肥,每次用量25~50千克不等,减少化肥使用量。同时,引进高压弥雾打药系统,让果品优质率显著提升。”郭海罗说。

支撑“双替双升”行动取得成效的核心要素,是科学施用有机肥以改良土壤、提升地力。再通过自动化高温好氧发酵、添加微生物菌种增效以及陈化腐熟等先进工艺,将令人头疼的畜禽粪污和烂果废枝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有机肥产品,成功串联起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循环链”。如今,全县有机肥使用覆盖率超80%,随着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有机肥正成为当地农耕首选。

“双替双升”行动在全县规模推进的同时,个体的智慧也在田间地头悄然绽放。在张场镇金峡村,“稻鸭蛙鱼”立体种养模式,形成了“虫喂鸭、草养鱼、粪肥田”的生态闭环。“立体种养可以达到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就能种植出绿色、有机水稻,每千克大米能多卖5元。”种植户方聪高兴地说。

科技赋能

“含新量”激活产业动能

科技赋能,产业焕新。今年1月,“丹棱冻粑”首条标准化生产线正式投产,彻底改变了该产业以往“作坊式”“手工化”的生产模式。“果小酒”品牌的创立,延长了“丹棱桔橙”的产业链,提升了整体附加值。

今年4月下旬,丹棱经开区食品园区,华南农业大学丹棱食品生物智造研究院揭牌成立。这个集生物技术研发、农产品高值化加工、健康食品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创平台,为丹棱县抢占生物制造赛道注入强劲动能。

此外,丹棱县积极推广“留树保鲜”技术,让“不知火”等柑橘错峰上市,价格翻了一番;“生草栽培”技术不仅可以抑制杂草生长,改善土壤环境,还能提高果实品质,让果农直接受益。

现在,丹棱县已成功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7个,牵头制定地方标准10余项,累计取得实用新型专利10余个,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20余篇,荣膺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的“硬实力”不断彰显。

从生产车间的自动化升级,到实验室里的尖端生物智造探索,再到田间地头的实用技术革新,丹棱县正聚力拥抱科技,激活发展新动能,驱动传统农业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为乡村产业振兴描绘出充满希望的科技图景。

人才聚力

“含智量”驱动全链升级

立秋时节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丹棱县齐乐镇龙鹄村柑橘园里,丹棱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袁兴亮蹲在地头,手把手教果农如何正确补水、施肥、修枝等。“水分‘少量多次’,疏果修枝一定要科学!”袁兴亮说。他还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柑橘树给出具体的管护建议。

这样下沉一线的农技服务,在丹棱县已成常态。多年来,丹棱县围绕柑橘品牌,持续开展全县轮训,连续13年举办种植技术“大比武”及“果王”评选,构建起庞大“人才库”。目前,全县已有2300余名果农获种植“绿色证书”,职业果农队伍壮大至8万余人,占农村人口的73%。

“农业高质量发展,单靠‘土专家’不够,但丘陵小县吸引高端人才扎根于此也不容易。”丹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杨鸿告诉记者,为保持领先优势,丹棱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院校+基地”合作关系,成立了“中国晚熟柑橘专家大院”;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通过带技术、带人才、带项目、建基地等方式,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将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今年7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西南中心与丹棱县展开合作,将进一步夯实丹棱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根基。

如今,这座丘陵小县发展动能澎湃,农业“含绿量”“含新量”“含智量”持续提升,不断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的“丹棱样本”。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小灵芝让昭化区林下生“金”

“这一批灵芝是我们首次尝试仿野生种植模式种植的,目前长势不错。”近日,广元市昭化区瞻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肖水根指着一株株饱满鲜亮的灵芝向笔者介绍道。笔者在现场看到,100余亩肥硕的灵芝整齐地排列在树林间,10余台智能化微喷设备正有序运转,为灵芝生长补充水分。“这阵子气温高,无论空气还是土壤的含水量都比较低。我们每天都会定期开启微喷设备,对灵芝浇水,确保林地土壤湿润。”肖水根补充道。近年来,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