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之父”胡锦矗

他的眼里只有黑白分明的世界

2023-02-22 09:03 王成栋 王培哲 56594 点击

上世纪80年代,胡锦矗在研究大熊猫。(西华师范大学 供图)    

人物名片:

胡锦矗,1929年3月24日出生于四川开江县,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脊椎动物研究班,是世界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大熊猫生态生物学奠基人。1974年受命牵头组织全国第一次野外大熊猫调查,发明了研究野生大熊猫的“咬节法”,参与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大熊猫生态观察站。1983年,牵头组建了世界最大的大熊猫科研机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被誉为“熊猫教授”、研究“国宝”的“国宝”。

 

2月16日晚,94岁的胡锦矗走了。2月19日下午,胡锦矗遗体告别仪式在南充市殡仪馆举行。胡锦矗生前亲友、同事、学生以及业界代表数百人送别先生。

在很多人的朋友圈,他的照片已经调成黑白色——那是大熊猫的颜色。与大熊猫相伴半生,胡锦矗留给世界一个不再濒危的大熊猫种群。“大熊猫之父”,人们不曾吝啬对这位力挽狂澜者的赞美与敬意。只是,胡老先生眼中,或许只有黑白分明、相伴近半个世纪的大熊猫世界。

胡锦矗为学生授课(西华师范大学 供图)    

拓荒者

四十九年前开始和大熊猫打交道

也许是巧合,胡锦矗去世的消息公布的这一天,距离他第一次跟卧龙和大熊猫打交道,过去了整整49年。

1983年的初春,窝在木头和泥砖垒成的房子里办公的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首任主任赖炳辉,迎来了一位头戴牛仔帽的美国人——乔治·夏勒。受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派遣,研究了半辈子雪豹的夏勒一路颠簸来到卧龙。在这里,他将和中方专家一道,探索最适宜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新模式。

在卧龙吃的第一顿饭,夏勒看到了一个身着中山装的中年人——端着一碗玉米和红薯熬成的粥,就着几根小拇指粗的清炒箭竹笋。中年人叫胡锦矗,他对夏勒说,翻山越岭很耗费体力,大熊猫主食箭竹笋又苦又没有营养,只是山里没有其他蔬菜,拿来充饥正好。

来卧龙第一天,夏勒就在日记里写道:这里比想象的要糟糕。

但在胡锦矗看来,卧龙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因为,他才是真正的拓荒者。

1974年2月,45岁的胡锦矗受命进入四川卧龙,组建一支30人的四川省珍稀动物资源调查队,开展全国第一次大熊猫野外调查研究。

这位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脊椎动物研究班的学生,毕业时遵从组织号召回到家乡,任教于刚刚组建的南充师专(西华师范大学前身)生物系。从此,他的人事单位再也没有换过。但是,直到45岁前,他研究的都是飞鸟鱼虫。大熊猫?他只是零散地听过介绍。

日后回想起来,胡老先生也没弄明白组织为什么选中他。2015年,他曾对记者提到,接到通知的那一刻他明白:这辈子要和大熊猫打交道了。

被任命为这支调查队队长的胡锦矗,后来才认识到,接手的是一个难以想象的任务。调查队出发前,业务主管部门竭尽所能,从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林科院等高校、机关挑选出一支30人的野调队。在那个年代,这支野调队成员复杂,有的仅学会了最基本的生物学常识,还有的压根就看不懂地形图。

比这更没谱的是,这支30人的队伍要弄清楚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但大熊猫的活动区域具有季节性,春季为了相亲求偶,往往“串门”几十上百公里。秋冬季,又跑到低海拔地区找饭吃。就算是相对固定的区域,高海拔地区跑步速度奇快的大熊猫也不会等着调查队员来挨个点名。

咋办?只能从最明显的活动痕迹,也就是大熊猫的粪便里找答案。胡锦矗发现,不同大熊猫的粪便中竹节长短、粗细、咀嚼程度、咬痕各不相同。有限的资料显示,大熊猫是个“直肠子”,吃进去的竹子什么形状,还能原样拉出来。仔细分辨,就能确定大熊猫的大体年龄、种群数量等信息。这套方法后来被命名为研究野生大熊猫的“咬节法”——又称“胡氏方法”,沿用至今。

根据“咬节法”,1977年,全国第一次大熊猫野外调查研究显示,全球野生大熊猫共有2459只(当时对外公布数据为1000只左右)。

1978年,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着手建立野生大熊猫种群保护体系。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在四川、甘肃建立三个定点观察站。其中,名气最大的,是位于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南核心区的“五一棚”。之所以叫“五一棚”,原因有两个:刚刚设站时,胡锦矗和同事们只能蜗居在几个简陋的窝棚里;从窝棚到最近的水源地,共有51个台阶。此后,以“五一棚”为原点,胡锦矗和大伙开辟了7个观察点(线),每天巡线一次。在那些山道上,胡锦矗一点一滴地记录、分析、归纳着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根据第一手资料,胡锦矗领衔建议将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从2万公顷扩面至20万公顷。1983年,又牵头组建了中国乃至世界大熊猫最大的科研机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出任首任主任。离任之际,带领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实现了大熊猫科研从一穷二白到突破人工繁育难关等诸多“零的突破”。

有人说,胡锦矗是大熊猫科研走向正规化、规范化的引领者。也有人说,他是整个大熊猫研究的奠基人。但无论哪个说法,从来没有人驳斥过。

勇敢者

为拯救大熊猫写下“宣言书”

现在看来,大熊猫生死攸关的时刻,出现在1980年代。而大熊猫的命运翻转,与两个人的两篇文章直接相关。

第一篇文章的作者,是四川日报的记者陈能文。1983年春,58岁的陈能文进入了数着日子等退休的年纪,但天生就不是坐办公室性格的他,决定接受原四川省林业厅的邀请,走一趟林区。原本定下的主题之一,是采写集体林承包到户改革。但在川西北林区走了一圈,陈能文发现了不对劲的事:山上的箭竹开花了。采写了大熊猫新闻半辈子的陈能文意识到,这下要出大事了。因为,箭竹是大熊猫的主食竹之一,而竹子的特性是,只要开花就会死亡。

事不宜迟,陈能文回到成都后就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反映箭竹开花的情况,并写下了一篇只有两三百字的报道——《竹子开花 忙坏专家》。随后,这篇报道引发了全川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大熊猫的热潮。那时,四川林区大熊猫抢救队员巡山乘坐的是日本丰田援助的最新款越野车,吃的是美国人寄来的罐头饼干,穿着英国人捐的防寒服。大熊猫分布区各县级政府,收到的是全国各地寄来的鼓励信和汇款,省林业厅野保处原处长胡铁卿干脆登报:大家别寄信寄钱了!因为,拆信封、回信忙到凌晨两三点的日子,他足足过了大半年。

如果说陈能文那篇两三百字的报道是“鸡毛信”和“求援书”,那么,胡锦矗的那篇短文则是一封“宣言书”。

《大熊猫东迁宜慎重》,这篇1987年发表于学术刊物《野生动物》的文章,是胡锦矗一生中仅有的“吵架”文章。而让胡锦矗决定参与“吵架”的,是愈演愈烈的“大熊猫东迁论”。

1980年代中期,随着箭竹开花全面蔓延至川陕甘三省大熊猫栖息地,大熊猫挨饿甚至饿毙野外的现象屡屡发生。仅1983年9月至1986年9月,四川全省就发现饥饿病倒的大熊猫59只。在胡锦矗的笔下,饿极了的大熊猫,甚至啃食野草,但又消化不良。而1983年到1988年的全国第二次大熊猫调查表明,箭竹开花让野生种群数量缩水了一半,只剩下1100余只。由此,全国唯一没有出现开花现象的大熊猫主食竹主产区湖北神农架,成了不少专家眼中大熊猫理想的避难地。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观点并非毫无科学依据。在清光绪末年,神农架还有野生大熊猫活动的记载。而1980年代的神农架林区,主食竹面积并不亚于四川,且长势良好。

胡锦矗在《大熊猫东迁宜慎重》一文中指出:川陕甘地区的箭竹开花均已接近尾声,大熊猫的食物正在加速恢复。同时,三省已经集聚了最优秀的科研团队、设备和配套保护政策,在这一背景下,“另起炉灶”既没有必要也得不偿失。此外,就自己观察而言,对野生种群危害最大的不是箭竹开花,而是人类活动。

这种观点的论战并非没有风险。赖炳辉曾经劝胡锦矗要“谨慎”,胡铁卿更是劝胡锦矗“别再吵了”。但胡锦矗仍然坚持:这只是学术问题。

学术问题自然遵循科学规律。胡锦矗的文章发表后不久,箭竹开花基本结束,野生大熊猫的种群开始全面恢复。“东迁论”就此销声匿迹。

治学者

耄耋之年仍坚持上高山住窝棚

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的筚路蓝缕和80年代的唇枪舌剑后,1990年,胡锦矗选择回归自己曾经执教过的西华师范大学。在此前后,他一一推掉了出国、前往更高平台的邀约。被他深深折服的老友夏勒说:胡改变了我对中国学者的印象。

胡锦矗的解释是,相较于关注度越来越高的大熊猫专门保护机构,以及经费更为充足的其他国内外平台,自己仍然觉得西华师范大学的“旧鞋好穿”。何况,当年自己已经年过六旬,即便是返聘回来,也只有为数不多的时间教书育人、做好研究。

教书育人、做好研究,这成了他余生最大的事业。因为,夏勒等外国友人带来的不只是世界各国的援助资金,还有一系列闻所未闻的野保理念和科研逻辑。而这些,需要有人吃透弄懂,需要有人传承下去,更需要人开拓创新。从此,西华师范大学的校园里,多了一个面目慈善的白发学者。

“我们有世界上唯一的种群和栖息地,科研搞不好,对谁都没法交代。”胡锦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沉默者,连弟子们发表论文时提及的“胡氏方法”,都被他亲手改成了“咬节法”。

作为科研工作者,胡锦矗有着自己发言的方式。直到84岁高龄,他依然坚持亲自授课。期间,科研遇到关键节点,七八十岁的他,仍然选择上高山、进森林、住窝棚。只是因为,这样才能拿到最真实、最一线的数据资料。只是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感知当年自己播种下的大熊猫保护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变化:大熊猫保护从“为什么”到“必须做”;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从1个变成40多个;大熊猫野生种群从1100只恢复到1864只;大熊猫保护从“保种”到“野化放归”;大熊猫国家公园从设想变成现实;大熊猫从“濒危”降级成“易危”……

面对变化,胡锦矗是沉默的。但因为他的存在,西华师范大学一直是国际、国内大熊猫科研的重要学府。也是因为他的存在,一代又一代大熊猫科研人员走上前台、一项又一项大熊猫科研成果问世出炉。直至退休,他手下培养出近二十届研究生。他们中的多数,成为大熊猫研究界的扛鼎者,包括首位研究大熊猫出身的中科院院士魏辅文等业内学术权威,皆出自胡锦矗门下。

从1974年与大熊猫打照面开始,胡锦矗先后发表论文近200篇、出版专著23本。1991年起,他正式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007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授予胡锦矗教授的濒危动物研究团队“自然保护贡献奖”;2010年,胡锦矗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学生们的记忆中,胡老先生绝口不提这些荣誉。但在课堂上,他却总能围绕大熊猫有关话题滔滔不绝——哪怕是一块骨头和一撮毛发,也能一眼分辨出是不是大熊猫的。

或许,这个时候,他的眼里只有黑白分明的世界。

热点推荐
HOT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用脚步丈量巴山蜀水 用挚爱记录中国西部生态变迁
西部调查中,马是印开蒲常常依靠的交通工具。(受访者供图) 人物名片:印开蒲,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原研究员、生态学家。从17岁到80岁,从一名科研辅助人员干起,一生从事中国西部地区植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致力于中国西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成长为国际知名生态学家。3月21日,第11个“国际森林日”,省政府在成都召开国际森林日四川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座谈会。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为一位
张亚刚:俯下身 扎下根 潜心教 慢慢长
张亚刚(前排右二)和学生 2022年7月,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张亚刚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 Infomat 发表了题为“Direct Observation of the Mpemba Effect with Water–Probe the Mysterious Heat Transfer”的研究论文,这一重大发现破解了困扰物理化学科普界50多年的难题,终结了关于Mpe
让科技创新的“千里马”竞相奔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科技是绵阳的立市之基,创新是绵阳的核心价值。为进一步激励全市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学习最美,争当最美,去年,绵阳市科协联合市委宣传部、市人才办等部门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的评选活动,经过广泛动员、组织
武俊杰:让雷达看得更清、辨得更明
人物名片:武俊杰,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新体制雷达成像与探测技术研究,担任中国电子学会数字信号处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电子学会理事、四川省电子学会信号处理专委会主任委员、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委委员,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完成人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技术发明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3项,获
核动力专家赵仁恺:为中国核潜艇“画”一颗坚强有力的心脏
人物名片:赵仁恺(1923年—2010年),国际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科学与工程技术设计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46年国立中央大学机械系大学本科毕业,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参加了中国第一座重水实验堆的建设。1960年,他率领的技术团队首先提出了我国第一个潜艇核动力初步设计方案,1965年开始,他作为主要技术负
“大熊猫之父”胡锦矗
上世纪80年代,胡锦矗在研究大熊猫。(西华师范大学 供图) 人物名片:胡锦矗,1929年3月24日出生于四川开江县,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脊椎动物研究班,是世界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大熊猫生态生物学奠基人。1974年受命牵头组织全国第一次野外大熊猫调查,发明了研究野生大熊猫的“咬节法”,参与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大熊猫生态观察站。1983年,牵头组建了世界最大的大熊猫科研机构中国保护大熊
杯酒品匠心
用心品酒的徐姿静 人物名片:徐姿静,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国家级徐姿静品酒师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高级工程师、高级品酒师、高级酿酒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酒业科技领军人才,第十二届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四川工匠,四川十大青年岗位能手,德阳市首届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德阳市首届十佳“最美科技工作者”,德阳市首席技师
朱福兴: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人物名片:朱福兴,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钛化工所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攀西钒钛磁铁矿战略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熔盐冶金、钛金属冶金等技术研发,先后主持完成了8项公司重大课题,主研完成了2项国家973课题、3项省科技支撑课题和10余项公司重大课题。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级2项、三等奖3项。荣获第十五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第十三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
朱创业教授的“创业”之旅
人物名片:朱创业,成都理工大学教授、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镇规划研究所所长、四川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公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朱创业和学生在贡嘎雪山 成都、眉山、德阳、雅安、遂宁、达州、广元、阿坝、甘孜、凉山、攀枝花……朱创业和他的团队走遍了四川每一个市(州);峨眉山、贡嘎山、夹金山、龙门山、罗浮山、格萨拉、彝海、伍须海、猎塔湖、马湖、九曲黄河第
鲁力:十年深潜,创造物联网边端系统新架构
人物名片:鲁力,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联网边端系统、无线系统安全。作为主要成员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20余项国内专利授权和1项美国专利授权。2022年11月中旬,从珠海航展归来,鲁力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四号科研楼5楼的办公室里,复盘见闻,筹划新研究。这一趟珠海之旅,他为自己的物联网新系统找到了不少新的应用场景。在
张其圣:助“东坡泡菜”香飘海内外
作为“中国泡菜之乡”的眉山,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泡菜正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2021年全市泡菜销售收入达到217.8亿元,市场份额占全国三分之一、全省50%以上,形成了“中国泡菜看四川、四川泡菜看眉山”的发展格局。一碟碟泡菜走出了四川,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眉山泡菜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以“泡菜”为主研方向的科技工作者们。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其圣便是其中一位。作为四川大学发酵
无惧风沙 勇趟科研荒漠
人物名片:梁海波,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石油总公司-西南石油大学钻井安全防控技术研究联合体负责人,长期从事油气井智能感知与安全防控、人工智能系统、智能测控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实践。近年来,以第一负责人身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油气重大专项、省部级纵向项目10余项,主持各类企业横向合作项目80余项,完成科研成果转化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月的新疆,寒风

阅读下一篇

杯酒品匠心

用心品酒的徐姿静 人物名片:徐姿静,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国家级徐姿静品酒师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高级工程师、高级品酒师、高级酿酒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酒业科技领军人才,第十二届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四川工匠,四川十大青年岗位能手,德阳市首届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德阳市首届十佳“最美科技工作者”,德阳市首席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