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跟跑到领跑 中国技术开启生物医药新赛道

第二届核酸四面体产业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

2025-07-01 14:14 四川科技报记者 马静璠 1079 点击

6月29日,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DNA纳米技术研讨会暨2025第二届核酸四面体产业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论坛聚焦核酸四面体技术最新发展,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院士专家、临床科研学者与产业界代表齐聚成都,共同探讨核酸纳米技术特别是框架核酸四面体平台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

本届论坛由口腔疾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华西口腔医院)、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省口腔生物材料工程中心主办,成都云海四面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论坛设置主题报告、圆桌论坛、成果展示等板块,突出技术、产业、应用融合发展的特色。

四川大学副校长叶玲在致辞中说,核酸四面体技术作为具有颠覆性潜力的前沿突破,不仅承载着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使命,更将成为驱动生物医药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为攻克重大疾病、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学校在生物医药研发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充分发挥百年名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在生物医药领域构建了完整的创新生态。”她说,“特别是在框架核酸领域,我们的研究团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跨越式发展。”叶玲说,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充分发挥自身在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企业应充分发挥在市场转化和产业化方面的优势,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通过产学研的深度合作,我们能够更好地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樊春海在致辞中表示,自己作为深耕DNA纳米技术领域二十年的研究者,见证了框架核酸技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完整历程。他指出:“特别是核酸四面体技术,以其独特的结构可编程性和生物相容性,在精准医疗、靶向药物递送等领域展现出革命性的潜力。”“最让我感到振奋的是,我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实验室的创新。核酸四面体技术已经开始在临床上展现力量,比如在针对一些棘手的眼底疾病、抗击肿瘤、罕见病治疗的战斗中,都取得了非常鼓舞人心的进展!”樊春海说,“这让我们更加确信,把实验室里的‘金点子’,变成守护老百姓健康的‘金钥匙’,就是我们这一代研究者最光荣的使命!”

滴鼻入脑 神经系统疾病无创治疗新方法

口腔疾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林云锋介绍,近年来核酸四面体技术在核酸结构设计、智能药物递送、转化医学等多个领域取得系列突破。特别在过去一年中,在眼科、神经系统疾病和皮肤健康等方向均取得实质进展,在眼科方向,核酸四面体平台被用于精准递送治疗分子至眼底病灶,在新生血管性黄斑变性动物模型中显现出显著疗效,目前相关缓释凝胶剂型产品已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框架核酸四面体可以经鼻入脑,将治疗分子快速精准递送至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前研究已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模型中取得初步成果。

AI辅助  新一代智能药物递送平台的核心载体

据介绍,框架核酸四面体是一种由四条特定序列DNA单链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结构,具备精确的三维空间结构、良好的刚性与高度可编程性,已成为新一代智能药物递送平台的核心载体。

此外,在皮肤与毛囊健康领域,框架核酸四面体搭载中药单体,可实现对毛囊的高效靶向递送。数据显示,相关实验中毛囊活性提升高达150%。依托平台模块化设计与AI辅助筛选,相关产品开发周期大幅压缩,从概念到上市仅需约90天,成为框架核酸技术在大众个人护理品类的创新应用典范。

技术成果频出的同时,以成都为代表的核酸产业基地也在加快集聚发展动能。成都云海四面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林云锋教授团队,联手“口腔疾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持续产出核酸四面体相关专利,保持全面的技术领先性、趋势主导性和产业转化方向的丰富性。“此次论坛不仅是学术交流的高端平台,更是推动合作、凝聚共识、加速转化的产业引擎。”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成都云海四面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罗德伦教授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强化政产学研协同机制,加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推动中国核酸药物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生姜产业绽活力 田间采收展“丰”景

近日,在乐山市五通桥区西坝生姜研学基地,村民正动作娴熟地对生姜进行翻挖、分拣、采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近年来,五通桥区西坝镇因地制宜,引导村民发展生姜种植产业,并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方式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