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的霓虹淹没黄昏时,青神的竹林泛起点点“萤光”,这便是眉山市青神县三月独有的浪漫萤火时节。
据了解,青神县2025年萤火虫观赏季已于3月21日正式启动,观萤区域包括中岩景区、兰厂沟、黄水凼3处。游客可通过“青神文旅投”公众号和“文旅青神”小程序预约观萤
近年来,青神县通过创新实施全民共治、科研赋能等举措,不仅让县域内萤火虫种群数量在五年内稳中有增,更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之路。
该县依托 “岷江生态长廊”建设和“万亩栽竹”计划,构建起“村级林长+监管员+护林员+护萤员+监测员”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建成了覆盖全县的萤火虫多元监测网络。该县在瑞峰镇天池村、白果乡黄水凼等11个重点区域聘请专业监测员,开展系统监测、数据记录、标本采集等工作;同时,培训60余名本地村民成为生态护萤员,负责萤火虫栖息地环境守护、赏萤秩序维护等日常工作。截至目前,全县萤火虫栖息地总计达53处,涵盖12个种类,数量达上亿只,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赏萤地。
为推动当地生态价值更好地向经济、社会效益转化,青神县创新“萤火虫+”产业模式,将萤火虫保护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竹里萤光”旅游品牌。该县投资数千万元修建21公里竹林观萤大道、竹里萤光艺术馆等,并于2024年观萤季期间推出萤光夜市、篝火晚会、戏曲表演等多元游玩项目,总计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超过8000万元,切实推进“助力萤光夜经济”发展。此外,该县还在瑞峰镇打造了“萤火虫主题研学基地”,开展“萤火虫创作之旅”等竹里系列研、竹里科普,并连续5年举行“东坡宋韵·竹里萤光”生态文化旅游季。同时,该县还积极探索“萤火虫认养”项目,邀请企业、群众认领特定区域的萤火虫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