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小华:以文旅融合点燃青松村的烟火气

2025-03-07 08:44 丁飞飞 陈丹 四川科技报记者 董沙沙 1656 点击

桂小华。    

阳春三月,走进绵阳市安州区秀水镇青松村,入目皆绿,美景天成。在位于该村的桂家湾乡村印象农旅基地,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此情此景,得益于一个人的付出,他就是桂家湾乡村印象农旅基地负责人桂小华。对他而言,建设家乡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也是他准备一直做下去的事情。

“安州小江南”网红打卡地。    

情系桑梓 鸿雁归巢建家乡

1972年,桂小华出生于青松村一个普通家庭,长大后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前往新疆从事室内设计工作。1999年,有了一定工作经验的他,在新疆创办了一家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并先后带动秀水镇400余人到新疆务工。

多年在外拼搏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桂小华心里始终牵挂着家乡的发展,内心的召唤促使他毅然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回乡创业。

2018年,桂小华回到青松村,依托村里良好的生态环境,利用30多年积累的文旅资源,吸纳专业人才,建立核心团队,成立了桂家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着手打造了集康养、旅游、研学于一体的桂家湾乡村印象农旅基地。

“青松村不过是个小村子,蜿蜒曲折的小路、零零散散的人家、冷冷清清的小山谷……我想通过我的努力,把它变得更有人间烟火气。”桂小华说。

本着“诚为本、信为先”的发展理念,从桂家湾乡村印象农旅基地破土动工、规划布局、施工建设、人员招聘到正式运营,桂小华都亲力亲为。虽然这一路上遇到了不少艰难险阻,但在社会各方的关心和支持下,总投资逾1.2亿元的农旅基地得以顺利建成。

在这片精心规划的土地上,一景一物既融入了生态理念,又融入了美学体验。在这里既可以坐上乌篷船穿行于“安州小江南”的画卷中,又可以沉醉于松涛林间且听风吟,抑或是在露营基地仰望星空……丛林探秘、面包窑、陶艺工坊、插花室等团建项目更是一应俱全。

每当行走其间,看着游客嬉戏打闹、欢声笑语的热闹场景,桂小华心中的满足感油然而生。但如何为这座基地带来更高品质的体验项目,在文旅融合中发挥更大作用?他一直在思考与实践。国家出台“双减”政策后,桂小华便在基地内创新开发生态研学课程,雇佣36名高校毕业生、艺术老师担任研学导师,开展陶艺、插花、美食制作等教学实践活动,将研学课程打造成为兼具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的精品课程,吸引了众多师生和游客前来体验。

桂家湾乡村印象农旅基地。    

心系乡亲  解忧助困暖人心

“当时,我们村劳动力人口2100余人,外出务工人口就有1500余人,剩下的大多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桂小华回忆说。回到家乡后,他每次行走在村中,看着冷清的院落,以及留守在家中的老人儿童,他的心中就会涌起一股莫名的哀伤。20多年前,他为了更好的生活,带着年轻人出去打拼,如今家乡条件变好了,他又开始思考,如何把年轻人招引回来,并且留住他们?

2021年,桂小华当选为安州区政协委员。他根据自身创业经验,先后提出了《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关于完善优秀农民工回引政策的建议》等提案,其中《关于完善优秀农民工回引政策的建议》提案获得了区政协优秀提案荣誉。

为让想法变成现实,助力家乡引得来人、留得住人,桂小华依托桂家湾乡村印象农旅基地,开发了劳务、厨师、服务员、保洁员、安保人员等多个岗位,且优先聘用当地留守中老年人,吸纳了2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实现稳岗增收,拉动就业收入达680万元。此外,他还带动7户村民利用宅基地修建民宿,共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新型乡村综合社区。

“我干事业不仅要追求经济价值,还要努力实现生态价值最大化。”桂小华介绍,他依托青松村丘区地貌环境优势,因地制宜布局打造基地设施设备,在保护原始自然风貌的同时,加强基地环境打造,种植花草树木,铺设绿色植被,使基地水库面积达50亩,地貌森林覆盖率达60%,通过“生态+旅游”模式,每年带动村集体增收达10万元,巧妙地将生态资源转变为经济红利。

通过桂小华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曾经无人问津的小山村,现在成了全国各地游客前来观光体验的网红打卡地,乡村环境变得更美,当地村民的钱袋子变得更鼓,村里也更加热闹喜庆。桂小华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奉献社会,尽显了优秀创业者的担当作为,得到了社会认可,赢得了广泛好评。但他深知这一切来之不易,此后,他将继续砥砺前行,为家乡作出更大贡献。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纳溪青年返乡种稻养虾 年入200万元

李虎展示错峰销售的小龙虾。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但在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双凤村稻渔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稻田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景象:返乡青年李虎、李强、姚远同村民一起,忙着起网捉小龙虾……李虎看着篓子里一只只肥硕的小龙虾,难掩喜悦:“回来承包设施完善的高标准农田种稻养虾算是选对了创业项目,一年下来,给我们带来200万元的收益,是在外务工收入的2到3倍。”李虎起笼捕获小龙虾。 返乡创业 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