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藏族自治州,俗称“康巴地区”,是中国第二大藏区,在这里,生活着体格硕大、肉质优良的高原动物——牦牛。甘孜州草地资源丰富,拥有天然草原1.42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原1.25亿亩,是牦牛生长的天然家园。数据显示,2020年底,甘孜州牦牛存栏191.31万头,出栏牦牛48.09万头,牦牛产业总产值已经达到44亿元。据悉,甘孜州对牦牛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专题研究,计划用3年时间,实施牦牛特色产业革新式发展,在甘孜州打造年产值50亿元的国家级牦牛特色产业集群。
全世界牦牛品种众多,其中属“九龙牦牛”最为人熟知,是已见有资料报道的国内外牦牛中体型最大者。
宝贵的九龙牦牛
九龙牦牛是二十世纪70年代末四川省畜禽品种资源调查中发掘出来的优良牦牛地方品种,在贡嘎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而形成,以高大的体型、丰厚的毛绒、良好的肉用性能和肉质驰名中外。
然而,长期以来落后的生产方式和闭塞的自然地理环境,导致牦牛近亲繁殖严重,品种退化严重。目前,牦牛产业至今还保持传统畜牧业养殖方式,单纯依靠对廉价现有草地资源的索取来获得收入,草地长期超载过牧,畜牧业资源遭受破坏。此外,由于受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牦牛饲养区新技术推广缓慢,饲养管理技术滞后,适应杂交牛生长发育快的饲喂管理技术没有得到深入系统地研究与开发。繁育技术、饲养管理技术、畜产品加工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等缺乏综合配套,更缺乏系统性、规模化的生产实用技术。总之,培育优良血统的九龙牦牛迫在眉睫。
建立健全九龙牦牛生产繁育体系,做好良种繁育,对有效的保存优良基因,提高牦牛生产性能,充分发挥和合理开发利用及促进牦牛业的发展、繁荣民族地区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调查认为,九龙牦牛通过有组织、有目标、有方向、有基地的管理,在统一领导和专业技术指导下开展大规模的系统选育,极有希望成为世界第一个肉用型优良的牦牛培育品种。
良种繁育的核心在种业
良种的繁育不是单纯的卖几头种公牛或卖几头种母牛就完成了良种繁育,如何做好系统的良种繁育呢?有专家建议,建立九龙牦牛种群是九龙牦牛良种繁育的关键。九龙牦牛本身就具有共同来源、遗传性稳定、体格硕大、肉用性能及肉质优良的特点,是我国动物遗传资源中宝贵的基因库和种质资源。从良种繁育的理论来讲,即动物的繁殖与品种的改良(选育),是动物种族得以延续的基础。
四川省九龙县隆之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之汇公司”)至成立以来,就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四川省草科院、甘孜州畜科所等科研机构和站所院校达成合作意向,长期对九龙牦牛的种群研究进行科研与技术投资,以期贡献牦牛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方案。种群的建立不仅可以突破牦牛养殖业发展的瓶颈,提升产业层次,依靠科技做大做强特色牦牛产业,而且可以有效利用藏区的资源优势,实现企业增收、农民致富、乡村振兴、财政增长、带动就业,增强民族团结,保持政治社会稳定。
系谱调查是牦牛种群建立的首要条件
建立核心种群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对这个地区的牦牛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系谱调查。12月16日,隆之汇公司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九龙牦牛繁育中系谱溯源的技术”参加了首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作为重大高新技术推广的项目之一,该技术充分对九龙牦牛进行了全面的基因检测,是九龙牦牛目前最全的基因数据库。检测九龙牦牛的遗传基因,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查清牦牛的祖辈——父辈——子辈,外祖辈——母辈,建立完整的九龙牦牛系谱,避免九龙牦牛近亲交配的现象产生,找到纯血的九龙牦牛血统。检测牦牛的生产基因,找到生长速度最快,体重最大的九龙牦牛,缩短牦牛的养殖时间。检测牦牛的遗传疾病源,有利于降低牦牛的死亡,增强牦牛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感染力。
大会现场,隆之汇公司开设了专门展台,与感兴趣的企业及社会各界人士进行了交流沟通,将最新科研成果与社会共享。该成果可以提供具有谱系的九龙牦牛优质的种质资源,种公牛、种母牛、胚胎、冻精;提供具有溯源数据优质的牦牛血液、心脏、肝脏等用于生物健康科技领域;为消费者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优质九龙牦牛肉。诚邀全世界牦牛研究专家、生物领域专家、遗传学专家共同研究九龙牦牛、发展九龙牦牛、推广九龙牦牛,使九龙牦牛走进千家万户、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