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旬,南充阆中市金垭镇中和大石村“第一书记”张明胜将代收的200余枚土鸡蛋,交给阆中市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两天内,这些土鸡蛋将装入手工编织的竹篮运往北京市场。
阆中有农户21万户,过去一直“单打独斗”,发展产业规模小、数量少、运输不便、无人组织,农产品很难批量进入高端市场。
为解决这个难题,阆中市摸索出电商扶贫模式,由贫困村“第一书记”统一收集农户剩余农产品交由企业进行品牌化包装,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该市还专门制订了相应的措施,实现农民、本地电商和村集体共同受益。企业与乡镇、村签订收购协议,约定农户违反种养规范或有作弊行为的将退出。同时,若一个村的违约农户达到一定比例,则整村退出;如果一个乡镇的违约农户达到一定比例,则整个乡镇退出。
该市还建立了质量追溯机制,农产品均由企业建立诚信档案并设置二维码,保证产品质量可追溯。市场监管部门对企业收购的农产品进行抽检,维护品牌影响力。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直接负责对本乡镇生态农产品进行普检;各乡镇政府(办事处)直接承担监管责任,各村(居)委员会则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协会,负责监督本辖区的种养过程。
同时,将本地慈竹按照工艺化、可再利用的原则进行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带动该市竹产业和手工业发展,农产品包装则优选本地慈竹。
据悉,今年底前,该市将完成300个一般贫困村及其他村的电商扶贫相关工作。3月前,完成全市去年33个拟出列省定贫困村的电商扶贫工作,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张晓东 本报通讯员 莫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