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阳光明媚,宜宾市三江新区沙坪街道黄金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志恒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乡间小道上,田间地头不仅有他喜欢的好风景,还是他学习成长的另一个“课堂”。
这一切还要从2024年说起,这名年轻的“80后”科技工作者,带着对乡村振兴事业的热忱,从宜宾市新兴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来到黄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黄金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他脚踏实地地开展工作,全心全意为黄金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驻得下去
在乡间小道上布满足迹
“以前我的工作是和机器打交道,驻村以后我的工作是和村民打交道,然而因为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和村民交流往往陷入‘不会说话’‘说不进去’的尴尬境地,导致闹了不少笑话。”刘志恒回忆说。
初到黄金村,刘志恒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便是如何与村民打成一片,然而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他却不知道怎么打开局面。为了练练胆,他想到一个好主意——购买一辆自行车,每天骑着它绕着村子转,逢人就厚着脸皮拉家常。渐渐地,当村民被问及是否知道村里的第一书记时,他们都会笑着回答:“咋个不晓得嘛,骑自行车那个刘书记噻。”这辆自行车,成为刘志恒打开村民心门的第一把钥匙,“自行车书记”也因此成了他的另一个名字。
靠着这辆自行车,刘志恒对全村村民进行了走访排查,并详细了解脱贫户家庭收入、“两不愁三保障”以及饮水安全等情况,认真记录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并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汇报解决。
干得成事
在产业发展上寻求突破
刘志恒深知,要让黄金村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在产业发展上有所突破。
经过走访调研和现场勘查,刘志恒与黄金村“两委”商定出提档升级该村小龙虾规模化养殖基地的发展思路。在三江新区党群工作部的支持下,依托区级基层党建专项资金,黄金村实施了小龙虾集体养殖项目提档升级工程,通过更换虾种、清理虾田等方式,促使基地养殖效益显著提升,实现增收3万余元。
此外,刘志恒还积极帮助村民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与派出单位签订土鸡订单,销售土鸡320余只;与宜宾综合保税区建立合作,销售桂圆等农特产品,帮助村民增收4万余元。
下一步,刘志恒与黄金村“两委”计划动员村民规模化养殖白鹅4000只,并利用高铁弃土场打造占地100亩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在未来的日子里,刘志恒将继续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快推动黄金村的发展步伐。他相信,通过他的不懈努力,黄金村的“黄金”一定会变成实实在在的现金,村民的生活一定会越过越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刘志恒的人生格言,也是他在驻村工作中始终坚守的信念。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用真情和汗水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