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琼:科技赋能苎麻业 匠心传承千年艺

2025-03-21 08:34 汤莉华 875 点击

李文琼。    

在中国西南的广袤大地上,达州市大竹县以其悠久的苎麻种植历史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苎麻之乡”。3月中旬,在大竹县连片的苎麻种植基地,一位眼镜轻架鼻梁、束着低马尾的女性正忙着育苎麻苗,她就是李文琼。多年来,她带领乡亲们,用苎麻铺就了一条乡村全面振兴的新道路。

李文琼整理苎麻。    

凭着一股“闯劲”  投资100万余元种植苎麻

2000年,年仅19岁的李文琼离开大竹县,先后到深圳、无锡、重庆等地工作,从普通一线职工逐步成长为年薪高达20万元的公司中层管理者。但迫于家庭和事业的压力,她决定回乡创业。

201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文琼接触到苎麻产业,并看到了这个传统产业背后隐藏的潜力以及可能为家乡带来的改变。于是,同年5月,李文琼和丈夫决定开始发展苎麻产业。

大竹县的苎麻产业长期以来面临种植效益低、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且县内的麻纺企业只能进行脱胶、纺纱等粗加工……面对这样的困境,李文琼并没有退缩。“最初是我丈夫提议要发展苎麻产业。”李文琼回忆道,“我看他态度如此坚决,就跟他说,既然决定要做,我们就要全力以赴,争取做出成绩来。”于是,她和家人投资了100万余元。这一决定在当时并未得到亲戚和朋友的看好,甚至遭到了劝阻。然而,李文琼与丈夫坚定地抵押了房产,通过多种途径筹集资金,决心要在这个行业闯出一片天地。

在当地村干部的协助下,李文琼逐家逐户上门协商土地流转事宜。经过数月的辛勤筹备,成功种植了360亩苎麻。

然而,创业初期她就遭遇了干旱的严峻考验,加之灌溉系统不完善,苎麻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并且,由于当时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贷款难度加大,融资无望。到了年底,发放完员工工资后,她的银行卡里仅剩下1000元。然而,这些挑战并没有击垮李文琼。她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迎来转机。此后,她积极参加各类展会和活动,学习行业内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面对手工打剥苎麻效率低、人力成本高的问题,她决定实行机械化生产,并与高校合作,成功研发了反拉式剥麻机、直喂式复剥机。这些机器仅需少量操作人员就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反拉式剥麻机的效率是人工的10倍,直喂式复剥机的效率是人工的20倍以上。不仅如此,机械化生产还提高了苎麻打剥质量。

村民在苎麻地里收麻。    

金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苎麻种植农业基地。    

持续深耕赋能  “老”产业焕发新生机

2021年,李文琼成立大竹县金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培育川苎8号、川苎11号和川苎16号等优质苎麻品种,并打造超2000亩的苎麻种植基地,实现了从育苗、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运营。此外,公司旗下还拥有大竹县乾城家庭农场和大竹县科隆农机专业合作社两家专业合作组织。

李文琼介绍,目前公司已发展苎麻种植基地达2700余亩,带动500余户农民种植苎麻,为2000余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大竹县科隆农机专业合作社与省农科院合作研发新型打麻机,助力大竹县苎麻产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苎麻产业的价值链,李文琼还积极探索苎麻的深加工领域,引进先进的纺织设备和技术,将苎麻纤维加工成高品质的纺织品和服装。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受到欢迎,还远销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李文琼等种植大户的带动和影响下,如今,大竹县的苎麻产量品质有了显著提升,并在2023年创下产值达5亿元的新纪录。初步建成了涵盖种植、收储、脱胶、纺纱、织布、服装等苎麻全产业链,年脱胶产量达1.8万吨,年纺纱规模达10万锭。大竹县也被授予“苎麻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的称号。

对于未来,李文琼有着更高的目标。她表示,公司计划加大科研投入,继续提升苎麻的产量和品质,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将“大竹苎麻”打造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品牌。同时,她深入挖掘苎麻文化底蕴,建立现代优质苎麻纤维新材料生产基地,延长产业链,构建涵盖苎麻纱线、织布、服装的全产业链新格局,努力将大竹县打造成为全国苎麻产业发展的高地。(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秦嫡:探索“粮食+”模式 让荒地变沃野

秦嫡分拣豌豆尖。 3月,在眉山市仁寿县汪洋镇联系村210亩水稻基地里,旋耕机忙着旋耕土地,为水稻育秧做准备。不远处,100亩小麦基地里,处于拔节期的小麦长势良好。但此时也是条锈病、蚜虫等病虫害易发期,农技人员正在基地上空进行无人机飞防作业,无人机所到之处,麦浪翻滚,雾状农药均匀喷洒在小麦叶面上,为今年小麦丰收打下基础。这一片盛满希望的田野,正是“90后”新农人秦嫡的“振兴梦”摇篮。村民打包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