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赋能布拖县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4-09-12 17:49 4556 点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体现了党中央对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决策,并被视为新时代农村工作的核心。其中,振兴乡村文化是该战略的关键部分,并对促进农村文化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各级政府和部门近年来已增加对乡村文化发展的扶持,实施了多项政策,促进了文化活动的兴盛。此外,文化产业在实现文化及产业振兴的整合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转型期间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的一种探索,旨在通过利用乡村资源,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从中国宏观背景来看,文化产业不仅是现代化强国实现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之一,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几年来国家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

1布拖县彝族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1.1布拖县彝族文化产业类型划分

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对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布拖县彝族文化资源类型丰富,呈现出多样性。因此,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利用是高质量发展布拖县彝族文化产业的必要手段。根据文化产业的分类标准,再结合布拖县的文化资源概况对其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产业划分,主要可分为民族文艺创作与表演业、工艺美术品制造业和文化旅游业三大类

文艺创作与表演业是指从事与其相关性质的生产与服务活动,如戏曲、歌舞、音乐等表演艺术。布拖县作为彝族阿都文化的代表,素有“阿都高腔之乡”“彝族朵洛荷之乡”等美誉,且阿都文化在民间保留较为完整。目前,布拖县的文艺表演业在四川省范围内影响力较大,其中朵洛荷舞蹈、高腔等多次参加国内国际的表演,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布拖县彝族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制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通过工艺品的造型、款式、色彩、图案等充分展现,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展现了深厚的民族文化与精神内涵。布拖县素有“彝族银饰之乡”的美称,其银饰制作种类繁多,按照用途可分为酒具、餐具和首饰。2021年布拖县政府工作报告指出95%的贫困人口依靠特色产业稳定增收,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9146元。

旅游业是一种经济文化型产业,将旅游与文化相融合是当前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布拖县着力打造“旅游+”模式(详见表1-1),推动布拖县旅游业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例如,作为彝族火把节的发源地,将火把节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为布拖县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2018年,布拖县“火把原乡·燃情阿都”原生态火把节举办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54.8万人次,增长了3.1%;实现旅游收入1.18亿元;2019年累计接待游客17.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89.4万元。

表1-1布拖县“旅游+”模式    

2布拖县彝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1文化产业人才匮乏,文化意识淡薄

文化产业是一个高度依赖人才的领域,缺乏人才支撑将导致文化失去动力,产品丧失市场竞争力,这成为布拖县文化发展的一大短板。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加速,带来了人口频繁流动和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乡村常见的是老年人和儿童,他们往往思想较为保守,教育水平有限,难以有效地推进乡村文化发展。虽然布拖县有丰富的彝族文化资源,但这是以长期的封闭性为代价的。许多人尚未深刻理解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未能营造一个每个人都关注和关心文化产业发展的大环境,对文化的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认识不足。

2.2产业规模不成熟产品缺乏竞争力

当前彝族文化产业主要依赖于传统的产品,其业务主要围绕民族歌舞表演、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民族旅游等传统领域展开,这些均以火把节为中心。文化企业经营规模小、粗放式管理,处于小、散、弱状态,且集中在几个企业。对民族民间文化可以市场化的部分缺乏开拓,当前阶段仍属于改革起步期,诸多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对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不足,市场开发程度有待提高。同时文化产业内部各板块之间的资源整合不够,尚未形成具有互通有无和各自特色的大型民族文化产业链,未能实现规模效应。此外,产品制作质量不高,缺乏创意和创新。在品牌建设方面,总体影响力偏弱,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足够影响力的品牌数量较少。在文化产品品牌推广过程中,大部分资源仍集中在传统媒体上,这导致品牌推广效果不理想,媒体融合营销传播仍有深化空间。

2.3政策性资金支持力度不济,产业自身融资能力不足

布拖县曾是全国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县,当地政府地方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不大且增长缓慢,且很大部分是来自上级补助。而很多减贫项目都要求地方政府配套相应资金,增加了县财政压力,故其自身财政收入已然难以满足扶贫的需要,更不用说大力扶持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全县公共预算支出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占比最多仅为1%,与全国水平1.6%相比较低。而布拖县彝族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且产业发展基础条件薄弱,企业长期处于“小批量生产吃不饱”的状态。留存收益不足使得企业内源融资难以实现,减缓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等的步伐。最后融资成本普遍较高。该产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是银行贷款,而贷款利率比基准利率普遍高10%到20%左右,企业还要承担资本管理费、财务顾问费和审计费等交易费用,加总下来该产业融资年化利率高达13%至15%,平均融资成本高于平均利润率。

3布拖县彝族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实践路径

3.1并轨开发保护,实现动力可持续

挖掘文化资源的价值、开发文化产品,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是布拖县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会窗口”。但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民族文化资源非常脆弱,如果开发不当会对当地的民族文化、习俗等造成损害,因此,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

第一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对民族民间艺术表演开发利用,挖掘其作为彝族文化资源被传承的精髓和风格,在把握原型和核心,保证原汁原味复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再创作;对工艺品和彝族服饰的开发利用,要顺应市场的需求,开发一系列阿都文化包、阿都文化服装、阿都文化饰品等品种和样式,并不断推陈出新。第二,民族文化资源的再造。首先,民族文化的重建基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通过精心挑选民族文化元素,对其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挖掘,总结和提炼出具有高度文化价值或形象价值的元素。接着,这一过程需顺应现代人的审美和消费心理,对这些元素进行转换和重构,创造出超越传统范畴的现代文化产品和服务。

3.2培育文化意识,强化传承空间

布拖县发展落后,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上的落后,也体现在精神上的极度匮乏。因此,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布拖县从“帮扶”发展到“自主”发展转变的关键核心在人。实现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要维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民自身的积累和发展,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获得实在的红利,减少外部“输血式”帮扶,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断提升农民参与的观念和意识,形成广泛参与式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必须坚持文化振兴与扶志相结合,引导农民克服“等、靠、要”思想,逐步消除精神贫困,通过改造和投资,激发农民的创造思想,领悟到文化的作用和力量,提升村民进行文化振兴的内生积极性,提升乡村最大化产出的可能,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从外源性推进转向内生性发展。

此外,要推动农村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增强民众对文化遗产意义的理解,鼓励大众积极参与文化保护工作,营造一个全民爱护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在提高公众的文化自觉之后,还应致力于文化发展的实际行动,依靠专业团队的引导和现代科技的支持,普及传统文化,让每位村民都能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首先,对民族文化的再创需要建立在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上,通过筛选民族文化元素,深入研究并提取具有文化价值和形象价值的要素,接着依据现代人的审美和消费心理进行创新和重组,打造出超越传统范畴的现代文化产品和服务。

3.3强化政策引导,完善市场机制

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首先,加大政策性资金投入。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发展较为落后,仅靠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以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中央政府要相对提高对该产业的资金投入,来弥补地方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其次,政策适度向民营文化企业倾斜。布拖县彝族文化企业位于民营文化企业之列,很多都面临资金短缺问题,只能选择短期贷款融资,但融资数额较小,发展受到阻力,因此要提高对民营文化企业的支持力度。

完善市场融资体系。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要政府发力,还要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首先,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一是增加当地金融机构的种类和数量;二是切实发挥各金融机构的作用,如通过商业银行来加快少数民族文化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同时增加信贷规模。此外还要完善对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担保机制。其次,搭建产业信息平台。可以尝试搭建新媒体信息平台,提供关于该产业资产状况、经营成果等财务方面的信息资讯服务,加快投资者们对该产业的了解,进而提高其投资意愿。最后,提高自身融资能力。通过延长产业链,纵向整合文化资源,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出面,同时实现跨行业、跨部门的整合,形成涵盖旅游业、出版业、餐饮业等多产业的闭环,以此推动产业集团化、规模化建设,促进产业升级。

3.4加强人才建设,实施人才战略

文化产业要发展,解决人才问题是关键,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目前布拖县在文化产业人才这方面还存在较大缺口,发展文化产业主要依靠的是部分文化学者和非遗传承人,而文化产业发展涉及的领域较多,需要的人才种类复杂,特别是管理、创意设计、技术、研究、规划等方面的人才。一是用好乡土本地资源。布拖县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文化产品创作方面,应该发挥现有文化领域专业人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骨干作用,调动他们文化创作的积极性。二是培养文化产业后备人才。一方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对人才定期开展培训和进修,开展文化产业需求的各层次人才的培训,可以安排去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进行交流学习。三是完善人才队伍。引才首先可以先通过政府人才市场将对应专业高校毕业生和有志从事文化工作的人才充分吸纳到文化行业和文化企业,积极参与省、州组织招才引智及自行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建设服务布拖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3.5创造文化品牌,推动产业融合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依靠文化品牌的推动。布拖县要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必须塑造文化品牌形象,增强品牌效应,提升品牌知名度。布拖县要积极促进文化产业同其他产业融合,即发展“文化+”的模式,联合打造创新文化品牌,打响布拖县特色民族文化品牌战略。一是促进布拖县“农文旅”产业融合,打造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品牌。根据当地特色打造“康养乡村”、农业景观生态旅游和全域旅游等项目,同时开发“农文旅”休闲食品,充分利用布拖县乌洋芋、苦荞等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快休闲食品的加工制作和销售,促进“农文旅”资源的增值。二是促进布拖县“非遗文化+”产业融合,打造非遗文创品牌。布拖县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布拖县打造非遗文化品牌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一方面,构建布拖县内部“非遗+文创”的发展模式,打造非遗文创IP品牌。布拖县要充分利用非遗资源,挖掘其创意价值并转化为创意资本,通过打造布拖县非遗文化品牌,赋予非遗文化新的活力,提升布拖县文创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实施外部品牌联合策略,打造“非遗+品牌+产品”发展模式。将非遗文化与品牌跨界联合,将其生产为大众消费品,从而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4结语

民族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源泉,是各民族在习俗、观念、意识形态和制度层面同大自然相处中所形成的特有的顺应性与协调性。大力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必须清楚并保持发展的初衷。布拖县作为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最后脱贫地区,通过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具备长远眼光,保证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要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强。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的结合,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投入和社会参与等多方合作,打造更加完善的文化产业生态系统。

(杨木英,西南科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李国良,布拖县委党校;课题资助:西南科技大学定点帮扶布拖县乡村振兴研究课题xkbt20240001)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凉山魏燕工作站参加课例实践研修活动

8月18日,四川省熊继华名师工作室“聚焦情境教学,培育核心素养”第10期课例实践研修活动如期举行。工作室各市(州)工作站全体成员及学员相聚云端,共研情境教学之美。本次活动以“根‘植’素养,一‘树’繁花”为主题,由达州孙前工作站承办,围绕《植树问题》课例展开研修。活动采用“1+N”研修方式进行,即一名学员情境教学课例展播,多名学员观课议课。凉山魏燕工作站成员全程参与活动。活动伊始,达州孙前工作站领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