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 科 技 工 作 者 服 务 为 创 新 驱 动 发 展 服 务 为 提 高 全 民 科 学 素 质 服 务 为 党 和 政 府 科 学 决 策 服 务
2025年04月17日 星期四
焦点新闻
科技前沿
科普生活
天府人才
在川院士
科技工作者
乡土人才
微人物
地方报道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眉山
巴中
雅安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回头看”
乡村振兴资讯
新风新貌
一线故事
农业技术
创新创业
科教兴川
教育在线
高校之窗
基层学校
科技小记者
畅游科普共享基地
走近科学家
优秀作品展
科技夏(冬)令营
首页
专题: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
正文
直播|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分论坛(医科专场)
2021-05-11 14:46
36740 点击
分享
yyyy
热点推荐
HOT
促进学术交流 唱好“双城记”
12月10日,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在成都市举行。川渝两地科技工作者和相关行业专家汇聚一堂,共话两地如何强化学术基础、引领学术风尚、促进学术交流、唱好“双城记”。让我们来听一听代表们的声音吧。 提升两地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水平重庆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长 许世虎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搭建了川渝两地综合性、跨学科、开放型的学术交流平台,可带动川渝学会学术水平提升,促进学术繁荣和科技创新。下一步,协
“川渝最具影响力学术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年度川渝最具影响力学术活动”获奖代表领奖 在12月10日的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上,川渝两地举办的20个学术活动获评“年度川渝最具影响力学术活动”,也再一次将国际国内前沿学术成果带入了两地科技工作者的视野。2020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今年7月末,一场由中国、法国、美国等10国相关专家参与的“新形势下放射治疗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国际研讨会”,在位于成都市的四川省肿
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年度川渝一流学会”获奖代表领奖“现在,发布重庆市和四川省年度一流学会。”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开幕式上,随着激昂的音乐响起,四川省科协、重庆市科协联合发布了年度川渝一流学会名单,并为获奖学会颁发了“年度川渝一流学会”奖牌。记者了解到,大会前期,四川省科协、重庆市科协根据四川省省级学会、重庆市市级学会在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等方
共谋合作发展 唱响时代强音
特等奖论文获奖者上台领奖张蔺、王德辉、蒋太翔、李启权、樊聪……12月10日,在成都举办的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上,当这些获奖代表上台领奖、接过荣誉证书时,全场响起的热烈掌声表达了对他们学术成就的充分肯定。此次大会是川渝两地科协联合举办的综合性、跨学科、开放性科技学术盛会。作为大会的重头戏,184篇优秀论文在会上正式发布。这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是一个个科研团队的坚守与力量。潜心钻研
重庆医科大学教授陈娟:重庆的院士等高端人才不足 特别希望四川的大专家多来重庆
▲陈娟。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四川的大院大所多,高端人才相应也多,包括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端人才,重庆还是有不足。”重庆医科大学教授陈娟在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上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在前不久举行的2020重庆英才大会上, 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协会成立。该协会由13名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发起,已吸引166名会员加入,陈娟也是常务理事之一。她表示,协会将致力于打造人才交流、联谊、服务
重庆大学教授臧志刚:川渝两地可围绕国家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展开更大合作
▲臧志刚。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我的获奖论文是关于高性能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这是一种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教授臧志刚在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上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通过对薄膜结晶退火温度高等技术难点进行攻关,研发的这种低温薄膜结晶太阳能电池可以应用于柔性可穿戴设备、无人机飞行器、太空设备等供电方面,具有成本低、转换效率高、轻量化等特点,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四川农业大学博士郭超:“两校签约,我们的川渝合作是‘名正言顺’了!”
“我是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七个月前,我还是一名博士生。因为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这一平台,我能与川渝两地的科技工作者展开交流,非常荣幸。”12月9日,来自四川大学玉米研究所的科技工作者郭超在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上说。▲郭超。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他表示,川渝两地为科技工作者营造了潜心钻研的科研环境,制定了深入人心的科研政策,提供了普惠与专项相结合的科研资助,这都有助于科技工作者的成长。“我的专
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举行 川渝一流学会、最具影响力学术活动、优秀论文发布
12月10日,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在成都举行。年度川渝一流学会、年度川渝最具影响力学术活动、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在会上正式发布。▲12月10日,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在成都举办。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此次会议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以“潜心钻研、引领创新”为主题。前期,大会在四川省省级学会和重庆市市级学会中,根据川渝学会在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服务
学术“双城记” 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在成都举办
为强化学术基础、引领学术风尚、促进学术交流、打造学术品牌,12月10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在成都举办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以此引导川渝广大科技工作者潜心学术研究,营造安心、静心、专心的学术氛围。开幕式上,四川省科协和重庆市科协联合发布了年度川渝一流学会20个、年度川渝最具影响力学术活动20个、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优秀论文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参会
携手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12月10日,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在成都举行。作为川渝两地的综合性、跨学科、开放性科技学术盛会,此次大会促进川渝两地学术繁荣和科技创新,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记者在现场采访发现,不少川渝高校的科技工作者已有合作成果,未来还会有更多合作。已经结出川渝合作之“果”“我是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七个月前,我还是一名在读博士生。通过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这一平台,我能与川渝两地的科技工作者
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召开 搭建两地综合性跨学科开放性交流平台
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为年度川渝一流学会颁奖。市科协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为促进学术交流、打造学术品牌,今(10)日,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在成都举办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以此引导川渝广大科技工作者潜心学术研究,营造安心、静心、专心的学术氛围。开幕式上,重庆市科协和四川省科协联合发布了年度川渝一流学会20个,重庆市医学会、重庆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重庆市
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在成都开幕
大会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为强化学术基础、引领学术风尚、促进学术交流、打造学术品牌,12月10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在成都举办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以此引导川渝广大科技工作者潜心学术研究,营造安心、静心、专心的学术氛围。颁奖(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此次大会主题为“潜心钻研 引领创新”,采用“现场+线上”形式进行。大会旨在以川渝广大科技工作者为主
搭建川渝学术交流平台 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在成都举行
12月10日,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举办的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在成都举行。大会以“潜心钻研、引领创新”为主题,旨在搭建川渝两地综合性、跨学科、开放性的科技学术交流平台,引导川渝广大科技工作者潜心学术研究,营造安心、静心、专心的学术氛围,带动川渝学会学术水平提升,促进学术繁荣和科技创新。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现场。开幕式上,四川省科协和重庆市科
首届川渝科技大会举行 聚焦西部科创中心建设
10日,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作为川渝两地共同打造的学术成果精品创新平台,大会以川渝科技工作者为主体,发布优秀学术成果184篇,推出最具影响力一流学会20个,为川渝建设国家第四个科技创新中心作出积极贡献。 今年9月以来,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分别在所属学会、各级科协、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优秀论文申报工作,并组建专家评审委员会按照理、工、农、医、交叉
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在成都召开
12月10日,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在成都开幕。此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举办,聚焦“潜心钻研、引领创新”主题,着力推动搭建川渝两地综合性、跨学科、开放性的学术交流平台,引导川渝广大科技工作者潜心学术研究,营造安心、静心、专心的学术氛围,带动川渝学会学术水平提升,促进学术繁荣和科技创新。大会上,184篇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优秀论文正式揭晓,引发广泛关注。据
阅读下一篇
直播|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分论坛(交叉学科专场)
返回首页
返回专题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头条号
人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