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松:峨眉山上的龙头拐杖非遗传承老艺人

2022-03-18 17:03 董志培 邹久安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4528 点击

近日,记者闻讯登上巍峨秀丽的峨眉山,在千年古庙万年寺附近的“龙头拐杖”雕刻小作坊,采访“龙头拐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五老”志愿者陈正松。

据了解,陈正松出生于1938年,现今 84岁,四川省峨眉山市黄湾镇万年村人,家中世代以务农为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陈正松的家乡实行起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下户后,农村逐步走向小康生活,陈正松就利用富余的时间尝试简单的竹雕和木雕。据陈正松介绍,他的师傅李兴友(现已过世多年)曾在峨眉山上各寺庙的柱、坊、斗上从事花鸟、人物、文字雕刻工作,有一副精巧的雕刻手艺,在师傅的指导下,在陈正松高超的艺术天赋和执着的创意恒心下,经过刻苦练习,举一反三,陈正松先后学会了木雕、竹雕和石雕,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雕刻作品在他的刻刀下活灵活现。

1982年,中央领导人邓小平来峨眉山视察后,峨眉山旅游业迎改革开放的东风全面对外开放,山上农民也在政府退耕还林政策指引下,纷纷转行投入第三产业,陈正松的儿子们顺势走上了旅游服务业这条致富之路。这时,陈正松这位“民间英雄”也有了用武之地,他所学的雕刻艺术派上了大用场。他结合峨眉山上大大小小“龙”的地名,决定雕刻龙头拐杖服务于游山客人。

陈正松雕刻龙杖四十年来,木雕工艺精益求精,依靠竹、木、树根为原料雕刻创作出各种档次的“单龙拐杖”“双龙拐杖”及融使用和收藏为一体的“九龙拐杖”“寿星拐杖”。陈正松雕刻的拐杖引起了峨眉山市政府和景区管理委员会领导的重视和一致好评,也深受国内外广大游人、收藏家的喜爱,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可喜的经济效益。据陈正松介绍,一般龙头拐杖每根销价在几十元至几百元之间,高档龙头拐杖的每根销价3000余元。

2002年,陈正松雕刻的龙头拐杖引起了广东省汕尾市电视台记者的注意,该电视台立刻邀约陈正松拍摄以《龙杖》为主题的纪录片,并在汕尾市电视台反复播出,陈正松的龙头拐杖一跃闻名海内外。

2008年,陈正松受峨眉山景区管委会领导的牵线搭桥和委托,为前来峨眉山视察的两位中央首长精心特制了一幅雕刻有龙的滑竿和一幅雕刻有凤的滑竿,让中央首长坐上龙凤滑竿安全登上海拔3000多米高的峨眉山金顶,顺利完成视察秀丽峨眉的工作任务。

陈正松的龙头拐杖雕刻艺术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广大游人的喜爱,他毫不保留地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现在,他的第四个儿子已经学会掌握了全套雕刻艺术,并已进行独立雕刻营业,为来峨眉山旅游的游客服务;他的孙子们节假日从学校回家总要看看爷爷的雕刻作品,听听爷爷的雕刻门道;寒暑假期间,各地来峨眉山夏令营、冬令营的中小学生们总是好奇地参观陈正松爷爷的各种龙头拐杖雕刻艺术品,听陈爷爷讲雕刻技术,听陈爷爷讲述峨眉山“龙”的各种传奇故事。

2011年,陈正松被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峨眉山‘龙头拐杖’制作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2020年,陈正松被乐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认定为“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龙头拐杖’的代表性传承人”。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乐山市市中区探寻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嘉州模式”

乐山市市中区,古称嘉州,幅员面积8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0.5万人,其中涉农人口占比近三分之一。近年来,市中区结合乐山市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路径,锚定“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区”的发展目标,走出一条农业高质发展、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路子。地点:牟子镇苏坪村模式:产业、产村、城乡“三融合”古儿坝,是坐落于苏坪村岷江上的一座江心岛。岛上,随处可见一畦畦碧绿的香葱。“岛上种的全部都是四季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