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的发展与队伍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堪称“生命线”。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达州市大竹县人民医院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创新路径,为守护群众健康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作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健康管理与促进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大竹县人民医院是国家卫健委首批确认达到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推荐标准的300家县级医院之一,也是“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的首批入选医院。它肩负着大竹县及周边近200万群众的急病救治与健康保障重任,年门急诊病人达65万余人次,住院5万余人次。医院编制病床950张,在岗职工1150人,设有13个党支部,有党员386人。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的要求,医院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核心领导作用。鉴于医院党员干部职工人数众多,为实现思想统一、队伍团结、发展有力,院党委深刻把握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精心打造“四环同心”党建及思政工作体系,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四环同心”党建及思政工作体系,以“党建引领、医心向党”为核心,以“一切为了人民健康”为第一环,以“医院高质量发展、党建+业务双融合”为第二环,将实施“铸魂工程、先锋工程、赋能工程、品牌工程”作为第三环,以提升“政治素质、医疗技术、运行机制、服务质量、医德医风、群众评价”为第四环,四环协同建设、相互促进。
在铸魂工程方面,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一是深入落实党内学习制度。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严格执行党委会、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重要会议的“第一议题”制度,确保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在规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邀请县委党校专家讲师到院深入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全院党员前往达州市委党校聆听思政党课,前往达州市党史馆、神剑园、红色渠县纪念园等地开展现场教学,从红色伟业中汲取奋进力量。三是牢牢把控意识形态领域。严格落实主体责任,院党委每季度专题研究部署并分析研判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坚持正确思想导向,借助医院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2023 年以来发布各类宣传文章500余篇,正面报道典型和先进事例40余人次。
先锋工程的实施,鼓足了奋进的干劲。一是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23 年,医院严格评选推出“党员先锋岗”22 个、“党员责任区”7 个、“党员服务站”8 个,实行“亮身份、亮承诺、亮标准、亮质量”,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每季度评选优质服务集体和个人并进行深入宣传报道,持续强化标杆和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持续激发模范带头的积极性。今年以来,院党委大力开展“做表率、树标杆”活动,全院 360 余名党员干部积极响应,主动承诺“零投诉、零违规、零违纪”,以实际行动引领全院职工规范医疗行为、优化医疗服务。三是锻造政治过硬的干部队伍。近年来,医院大力推行“党员+业务骨干”双培养机制,将思想政治过硬、医疗业务精湛的党员骨干培养为中层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及人才培养中始终将思想政治放在首位,确保医院干部队伍的先进性。
赋能工程的推进,有效提升了服务质效。坚持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能力有机融合,实现双融双促。突出“学”,将思想政治列为中心组学习、支部“三会一课”、科务会的固定内容;强调“融”,每周三开展医疗业务学习时穿插思政“微课”,定期组织行风医风培训和新入职员工培训必上思政“大课”,党委班子每月开展党建查房和下沉指导上好思政“专课”;注重“干”,以实际行动彰显学习成果,院党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号召广大职工将思想政治学习与推动工作紧密结合,聚焦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三甲复评、科研创新、重点专学科建设和双“五大中心”建设,持续完善服务功能、优化诊疗流程,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群众就医满意度和健康获得感。
品牌工程的开展,凸显了强大的引领力量。2023 年,医院积极探索加强党建工作的新举措,制定并出台《“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全面推行支部党建品牌化战略。各党支部按照创建要求,紧扣“有品牌、有内涵、有载体、有阵地、有成效”的“五有”标准,结合支部党建实际,成功培育出一批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同时,各支部围绕品牌建设积极探索“党建+业务”双融合,以党建品牌带动专科学科品牌建设,打造了一批深受患者信赖的省、市临床重点专科群,神经外科、骨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内科、妇产科 8 个专业成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骨科、康复科、护理学、麻醉科、神经外科被列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培育对象,有力推动了专学科发展和服务能力提升,赢得了群众和同行的广泛赞誉。
通过运用“四环同心”党建及思政工作体系,大竹县人民医院推动了思想政治与业务发展的深度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外科第二党支部“神‘抢’手”、内科第一党支部“红色 e 线”先后荣获2023年、2024年达州市卫健系统“十佳党建品牌”,离退休第一党支部被评为达州市“六有六好”离退休示范党支部,并推荐创建省“六好”离退休支部。医院成功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第三批“脑出血外科诊疗能力提升项目基地单位(筹建)名单”,成功创建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年防治卒中中心,成功通过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第二批适宜技术基地验收,累计荣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25项次,其中省医学科技三等奖8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11项。培养出省“天府青城计划”天府名医1名、医疗卫生领军人才1名,省“基层卫生拔尖人才”5名,“达州名医”3名,市“十大科技未来之星”1名。
未来,医院将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思想政治保障。
大竹县人民医院将在党建引领和“四环同心”的助力下,不断书写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