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碰撞 融合

第三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专题报告会精彩纷呈

2022-11-25 17:31 董沙沙 四川科技报记者 陈兰 马静璠 3879 点击

第三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开幕式余温未过,专题报告会又将学术碰撞的精彩延续。

当日下午,理科、医科、交叉学科三场专题报告会分别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天使宾馆、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热烈开讲,各学术大咖围绕各自领域的学术成果和科研感悟进行了分享。

现场互动交流    

理科专题报告会:分享最新学术成果

“请问老师,加入你们课题组有什么要求?”

“老师,我的专业领域与课题组相契合,我申请加入!”

……

在理科专题报告会上,师生们聆听完学术报告后积极申请加入课题组,以求与大会优秀论文获得者进一步探讨交流。

这场报告会究竟有怎样的吸引力?

“我国应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何确定不同地区适应未来气候变化且适宜种植的林木树种?”“如何达到‘宜林则林、适地适树、最优管理’的森林碳汇最优化目的?”现场,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婧开门见山,抛出三大问题,带领现场观众一起思考。

王婧告诉大家,由于温室效应加剧、极端天气频发,生物的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威胁,而森林作为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承载着水土涵养、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功能。因此,系统挖掘和利用能适应不同气候条件的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可从源头上保障我国林木种业发展和生态安全。基于此,王婧课题组开展了“林木树种响应未来气候变化的遗传机制研究”。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将分布在我国东北温带针阔混交林的重要林木树种香杨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从头组装并注释了香杨染色体水平的参考基因组,并对野外采集的24个香杨自然群体的230个体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全面阐释了香杨在当代和未来环境的适应性模式,为育种和种质保护提供了重要信息。

王婧的讲解一点点将林木树种响应未来气候变化的遗传机制研究引向深入,科学、系统地回答了开场问题,让现场观众获益匪浅。

此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窦超博士分享了“甲烷氧化菌素生物合成及催化机制研究”,展示了来自两个不同物种的 MbnABC 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孙萌萌分享了纳米酶应用于智能传感、伤口治疗、动物肠炎等方面的进展情况……会上,大会优秀论文获得者还分享了所在专业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随后对自己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和发展需求进行了全面介绍,并向现场观众抛出“橄榄枝”,邀请大家加入课题组,携手在学术研究上有更大创新。

医科专题报告会:共话医学前沿科技

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受糖尿病和肥胖等问题困扰的人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恶性肿瘤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在医科专题报告会上,大会优秀论文获奖者就围绕人们关心的肥胖、恶性肿瘤等话题进行了分享。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博士研究生马文娟分享了题为“红细胞膜包裹HApt-DNA四面体/美登素偶联药物对HER2阳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初探”的主题报告,她指出,在中国,乳腺癌已成为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而HER2阳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极具侵袭性的一类,凶险程度高,病情发展快。在临床治疗中,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在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时表现出良好的靶向性和杀伤力,但其存在生产成本高、药副毒性大等问题,因此,他们团队提出了一种新型药物“PEOz-erythrosome@HTD”,有望在降低HER2阳性肿瘤治疗成本的同时,显著提升抗肿瘤作用。

如何正确治疗超重或肥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教授李舍予这样回答:“很多人难以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超重和肥胖如此常见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很多场景下,减重药物还是有其临床价值的。”于是,李舍予团队对全球获批的八类减重适应症或有潜在减重作用药物进行了临床研究,希望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将该研究结果提供的直观信息作为“理论依据”,快速选择最合适的减重药物。此外,李舍予也通过他所作的“超重或肥胖成人的减重治疗: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主题报告,分享了他们的研究历程。

报告精彩纷呈、亮点频现。四川省肿瘤医院主治医师陈梅华所作的题为“摩擦纳米发电机与人工智能促进肿瘤精准诊疗”的报告,吸引了众多青年专家的目光,并纷纷与她交流;四川省人民医院研究院研究员龚波的“中国人群危重症COVID-19的遗传研究”报告,另辟蹊径从遗传学角度揭示了中国人群新冠肺炎重症化的遗传易感因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罗薛峰以“从成都到Baveno——临床研究之‘小题大做’”为题,分享了临床上的真实案例,引起了大家共鸣。

张亚刚作专题报告    

交叉学科专题报告会:学科融合拓宽视野

交叉学科专题报告会上,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张亚刚、四川大学特聘研究员程冲、电子科技大学特聘研究员郑婷婷、四川大学特聘副研究员何菡娜、四川大学副研究员王颖伟分别以“电催化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二维金属硫簇化合物晶相结构调控机器储钠性能研究”“Halogen-bond-assisted radical activation of glycosyl donors enables mild and stereoconvergent 1,2-cis-glycosylation”“抑菌抗炎促再生人造酶的创制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研究”“Direct Observation of the Mpemba Effect with Water- Probe the Mysterious Heat Transfer”为题作了主题报告。

作为会议主持人,张亚刚表示,“很荣幸邀请到优秀专家来作交叉学科的专题报告,我们平时做科研很多时候是中规中矩,很难跳出惯性思维。通过学科交叉交流,常常会碰撞出火花。”张亚刚认为,川渝科技学术大会对于青年科技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希望通过搭建这样的交流平台,让川渝两地的青年科学家有更多的交流和碰撞。

唐晨娜是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她告诉记者:“我是专门来听何菡娜老师的报告的,因为跟自己的研究有一定的相关性,另外也想来学习一下老师们的研究思路,包括怎么提出科学问题和找到解决方法,希望对我以后的科研有所帮助。”唐晨娜说。

现场,程冲不仅分享了自己的研究,表示同样也收获满满,“目前我们研究的人造酶大多是在医疗、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但是刚才我和张老师还在交流,其实这种酶也可以应用在碳中和等多个领域,所以这次交流对我来说收获也非常大。交叉学科的交流对于搞科研非常有帮助,可以看到别的领域的研究思维,看别人是怎么思考的,为自身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野。”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学科之路遍地开花 学术之旅硕果累累

发布第三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获奖名单 11月23日,第三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在成都举办。作为开幕式的重磅环节,会上集中发布了184篇优秀论文,其中,特等奖4篇、一等奖20篇、二等奖60篇、三等奖100篇,涵盖理科、工科、农科、医科、交叉学科领域。聚焦百姓健康把研发成果运用到生活中大家都知道,高盐饮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饮食风险因素。那么,高盐导致的肝损伤是否会影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