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李勇,男,中共党员,正高级讲师,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党委书记,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校长、全国第七届黄炎培奖杰出校长、四川省特级教师(校长)、四川省中小学名校长、四川省魅力职教奋斗者、巴中市首届巴山优才巴山杰出人才、巴中市2024年第一季“巴中好人”、巴中市最美教师、巴中市教书育人名校长、南江县优秀校长、南江县“农信杯”优秀校长、高中教育质量优秀管理工作者;四川省督学、四川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副会长、四川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中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现代学徒制专家、巴山土鸡产业研究院名誉院长、四川省职成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主研课题《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四川“9+3”学校教育改革创新与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笔撰写的典型案例《布局“一体两翼”,践行“三个服务”,农村职业教育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改革与创新探索》获评四川省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典型案例,主持编写的《中职语数外导学案》由南京出版社公开发行,推广到省内外中职学校广泛使用;主研课题《农村中职学校“三训一学”办学格局下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荣获四川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巴中市人民政府第六届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研课题《新课标理念下中职语数外导学案开发与应用》四川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巴中市人民政府第六届教学成果一等奖。
“我的教育生涯,有两个大的转型:一个是从语文教师转型为教育管理者,躬耕普高教育;另一个是由普高教育转型为职高教育,视野转向“三农”和乡村振兴。”回顾自己的从教历程,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以下简称“小河职中”)校长李勇这样说。在他的带领下,小河职中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荣获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四川省首批五星名校立项建设单位。
在李勇看来,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职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类型教育,更是爱的教育、负责任的教育,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民生工程。“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教育就是给予种子以真善美的阳光雨露。”
以躬为笔耕为墨,饱蘸强国书芳华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从教师到专家、从普教到职教,在李勇心中,教育工作始终如苏格拉底的名言一样不曾改变。李勇说:“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教育就是给予种子以真善美的阳光雨露。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职业教育这块依然贫瘠的土地上,需要更多的爱的聚焦:因为它是素质教育—职业素养决定就业的高度,是负责任的教育—每位学生都有出路,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民生工程,代表着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他强调,教育是最大的慈善,教育是最复杂的工程,教育也是最有价值的投资;教育工作者应该眼里有光、手上有活、心中有爱。
李勇践行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勤政务实,大胆创新,勇于担当,深化内涵建设,坚持“五育”并举,推进“三教”改革,以教育促进乡村振兴。他坚持理论教学、技能实训、技能竞赛、顶岗实习相结合。在他的带领下,近五年来小河职业中学获得县级以上技能竞赛等次奖累计两千余人次,获奖人次居巴中首位、四川前列,其中国家级奖项3人次、省级63人次;本科人数和升学率一直居巴中首位、全省前列。
他也努力深化国际化办学,促进学校与新加坡(上海)ITE合作办学;与上海恒翔电梯、新希望集团等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探索开办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冠名班。近五年,在李勇的带领下,学校先后承办了四川省中小学后勤工作现场会,省级党员示范培训,市、县职业教育类交流活动20余场次,多次在国家、省、市、县职教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推介学校的办学模式。
狠抓常规管理,提升办学质量
南江县委书记程秋到校调研
李勇受邀出席四川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李勇带领团队在促进学校内部治理、社会服务、创新发展、升学就业、技能鉴定、校企合作、技能竞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四川省首批五星名校”等荣誉称号。上级领导来校调研,均给予高度评价。学校也曾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教育导报、人民网、四川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同时,李勇注重加强教师全员培训和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进修学习。学校现有教职工309人,双师型教师168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62%;培养了市级专业带头人19人、县级专业带头人22人;挂牌成立省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2个,市级名师工作室2个,县级名师工作室3个,带动一大批骨干教师迅速成长。
培育实用人才,服务地方发展
巴中村政学院培训2021学员合影
旅游服务与管理现代学徒制拜师仪式
返乡人员SYB创业培训
李勇始终秉持“负重自强、团结奋进、创新争优、不胜不休”的兴校精神,开办了巴中村政学院、大巴山农民工学校、巴山土鸡研究院,积极培养实干型人才。
巴中村政学院承担了扶贫工程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劳务品牌培训等各类培训,承担了农艺工、乡村旅游服务员、中式烹饪师、美容美发等20余个工种的初、中、高级人才培训和技能鉴定。学校被评为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SYB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劳务品牌培训基地,被表彰为四川省扶贫工程培训先进基地、四川省先进劳务开发培训基地,被列为四川省产业工人培训基地、四川省高素质农民培训基地。2020年10月学院被表彰为四川省脱贫攻坚奖先进集体;2021年2月学院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巴山土鸡研究院现有院士(专家)3人、专(兼)职教师25人、合作企业(行业、合作社)45家,编写、推广乡村教材20余种,被列为四川省科研计划项目和省级众创空间并验收通过。开展线上培训与技术服务2500余人次,线下培训每年近30期约两千人次,辐射带动25000人发家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