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开幕。展会中不仅有中国自主研发的J-20、J-35A等先进的隐形战机,更有白帝空天战机、彩虹系列无人机、智能机器人、AI技术、各种航空航天设备。展会上人山人海,更有许多外国人前来参观、购买中国先进的设备。这一切的背后,是无数中国科研人员持续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时间回到1955年,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新中国,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后来协助聂荣臻成功组织了中国首次导弹与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1970年4月,牵头组织实施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任务,成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钱学森作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奠基者,他不仅担负着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还心系广大的科研人员与学生。在导弹研发期间,他竭尽心力,面对成千上万的零件他一一记录、仔细分类,作为一个要思考诸多大事的技术统帅来说,是何其可贵。数据有问题,他一遍又一遍地从头计算,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就像他说的:“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神殿门,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钱学森的事迹深深地触动了我,也让我在生活中懂得坚持。
记得有一次,我代表学校篮球队参加“锦江杯”中小学篮球联赛。前几场比赛我们“一路高歌”猛进,不费吹灰之力就取得胜利。可在半决赛时遇到“克星”菱窠路小学。比赛中我们拼命防守,一刻也不敢松懈,可还是被对方找到破绽,对方突破防线连续得分。我们反攻不下,只能站在三分线投篮,这样既不容易投准又会丢失球权,得不偿失。而对方又抓住机会再次猛攻,打得我们毫无还手之力。这时我们已经落后整整14分,队员们垂头丧气,甚至想要放弃。我看到后心里非常着急,大声说道:“比赛还没结束,我们还有机会追平比分。只要大家坚持到最后,一定能打赢比赛。”此时教练紧急叫了暂停,修改战术。大家调整心态后重新上场,按照新战术一路稳扎稳打比分逐渐缩小。到了最后20秒,我们只落后2分。此时球权在对方手里,我们的机会渺茫。我全力进攻,与队员默契配合,突破对方层层封锁终于在仅剩10秒的时候拿到了球。我们摆开队形,准备组织最后一次进攻。队友拿球想强行突到对方篮下,结果失败。转身将球传给了我,我接球后对方的2名防守球员立刻跑了过来,不得已我退到了3分线处。此时距离比赛结束还有2秒,我拍着球、看着篮筐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周围的一切仿佛都安静了,我屏住呼吸“起跳、投篮”只听见“唰”的声响,球进啦!三分球进啦!全场欢呼、沸腾。这一刻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比赛结束,我们以1分的优势绝杀对方。大家相互拥抱、庆祝,赛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从此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钱学森爷爷说的“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不到最后一秒比赛就没有结束,坚持,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