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广元市旺苍县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线,探索东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新途径,不断加强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抓好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做好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做好船舶码头污染防控,不断改善东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打造旺苍滨水经济休闲带,让市民共享更多的绿色空间。
旺苍县在加强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城镇污水直排口整治方面,深入实施“厕所革命”,按照“一户一厕、厕屋入室,建档立卡、逐个销号”的原则实施新(改)建;抓好城乡生活垃圾治理方面,旺苍县东河镇、嘉川镇等5个乡镇新建垃圾分类收集点57个,并在五权镇、水磨镇安装10组密闭式垃圾分类收集亭。
为保障建筑垃圾固体废物及弃土规范堆放,在嘉川镇新建一座建筑垃圾消纳场,同时还在垃圾填埋场配备一套200m3/天的进水系统作为后期渗滤液应急处理系统;在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持续强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回收利用,深入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工程,并常态化对流域7家畜禽养殖场户进行有效监管;在做好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和“散乱污”治理工作方面,旺苍县对流域规模以上企业全面开展专项监督检查20余次,对流域沿边乡镇的餐饮服务、食品生产加工、工业产品生产加工、维修行业等单位累计督导380余次,督促县域部分堆场新增散水收集池,对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下发整改通知书15份,并做好隐患整改回访工作;在做好船舶码头污染防控方面,旺苍县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水上运输检查22次,对机动船舶油水分离器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严禁油污垃圾直排入河。利用“船 E 行”对码头垃圾、污染物(包含油污水)的转运进行台账管理。
旺苍县通过对东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保护治理进行改革,目前已取得明显的治理成效。全县已建污水管网143.5公里,其中主污水管网15.3公里,截污干管41.4公里,污水收集管网(含雨污分流)86.8公里,污水提升泵站10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达到95.15%,18个建制镇平均污水处理率达到79%。完成胜利村、大树村等1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千村示范工程”建设。2024年度东河流域(旺苍段)2414户农户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全县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100%。流域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2.2%,废弃农膜及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回收率达90.5%,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率达92.8%,农药使用量减少1.32%,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26%,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通过系统治理,流域水质持续保持良好,县域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恩阳河拱桥河国控断面、东河喻家嘴省控断面基本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无超标出境断面,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同时,旺苍县在东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滨水经济带城市建设项目实施,建成环城区10公里的亲水栈道,建成红桥、绿桥标志性建筑2座,口袋公园9个,形成170万平方米的绿水青山壅水景观,改造旺月堤环线步游道1.23公里,新建步游道730米,改造公园绿地47350平方米,建设停车位213个,建设亲水栈道、滨河步道约等约1500米,新建公共厕所1处。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抬头赏景、移步闻香,处处皆可打卡,在“小而美”中感受“微幸福”,滨水经济休闲带,串起公共绿地等一颗颗“明珠”,成就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城乡新貌。
随着东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和滨水经济休闲带项目建设的深入推进,旺苍县进一步做好“水”文章,引入多元投资方式为城市发展注入新业态、新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园服务业态,水清岸绿的生态效益和水岸联动发展的经济效益已开始显现。滨水经济休闲带建设项目带动了城市综合商业项目开发,推动了更多民间资本投入到城市建设中。
“水变清了,景色美了,鱼也多起来了。”在旺月堤亲水栈道散步的市民感慨地说:“我一直住在这里,现在家乡的环境变化太大了,河水越来越清,河两岸也像画一样美,就像住进了公园里。”
如今,东河流域(旺苍段)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一条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休闲步道,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正在旺苍大地不断延展,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加速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