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县: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赋能革命老区奋进力量

2021-12-22 10:56 古良驹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1558 点击

“西山烽火连天赤,血沃花红遍地开。”近期,眉山市青神县以全面深入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市第五次党代会、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为动力,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传承革命老区血脉,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充分点燃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学习热情,让革命老区获得前所未有的奋进力量。

老干部李彻新正在培训新入职的讲解员

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相结合进行宣讲

抓住关键节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学习 壮大队伍丰富平台 充分发挥叠加效应

精心组织专题学习研讨,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市第五次党代会、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叠加放大效应。

抓关键节点,抓“关键少数”。青神县委把谋划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研究部署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县委常委班子通过县委常委会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带头学习研讨,采取“自主学、现场学、比赛学”等形式,认真学习指定书目,先后到彝海结盟纪念馆、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等地现场教学,带头开展党史知识竞赛。

12月14日,西龙镇在龙凤社区举办纪念西山红军起义87周年暨社区微党校建设项目启动仪式。仪式现场,结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大家共同回顾了87年前西山红军起义惊心动魄的革命斗争史,分别对社区微党校师资顾问团、创建骨干颁发了聘书,对龙凤社区志愿服务队进行了授旗,并对革命烈士后人、抗战老英雄代表进行了慰问。

“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依托红色西山资源建立的这个微党校,打造的是精品党课,扎根于群众活跃的广场、坝坝会、街头巷尾,最终将形成一个有品质、受欢迎的党史学习教育平台。”西龙镇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传承 挖掘群众“身边历史” 传承红色血脉

西山红军起义失败后,敌人大举清乡,抓捕突围红军和家属,由于叛徒告密,敌人得知西山农民刘王氏家是共产党和红军的据点,于是抓捕了刘王氏,但敌人软硬兼施都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这段历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重新被挖掘、整理,并改编为情景剧,12月14日,在纪念西山红军起义87周年活动中演出。

刘王氏的孙子刘华清流着眼泪看完了演出。在场群众都感动不已,他们纷纷表示,“这段历史就发生在我们社区的土地上,这样的历史不能被人们遗忘。”

挖掘这段历史的是青神县“红色西山艺术团”,其广泛吸纳民间文艺爱好者30人,编排《毛慈影》《火背篼烧不屈的刘王氏》等情景剧、歌曲节目50余个。不久前,艺术团分别受乐山市夹江县梧凤社区、眉山市东坡区太平社区邀请,到场义演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节目。艺术团以青神县党史题材为主要内容,自编、自演、自导了话剧《光辉灿烂照西山》和《长征组歌》等节目,受到现场观众的欢迎和点赞。

实践 办实事 开新局 增强老区群众幸福感

“这个政策很好,我们很满意。签约后,一年只需交费140元,全年拿药都不用再给钱,而且每年还会提供4次免费体检,一年下来能省不少钱。”青神市民徐先生高兴地说。

这便是青神县制定的“两病”个性化健康服务包,只需定额交纳全年医疗费用,即可享受一整年的药物,切实做到了让百姓少花钱、少跑路,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化医疗服务。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继续深入,青神县高质量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汲取革命老区红色基因,时刻把老区发展和老区人民幸福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把交通改善、发展产业、民生保障等一件件民生实事办到老区群众心坎上,转化为造福老区人民、促进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党史学习热潮涌,汇聚发展新动力。据了解,下一步,该县各级各部门将继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全力推动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在青神落地落实,把“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强化发展担当,大力弘扬“追求卓越、做小巨人”的新时代青神精神,一级带着一级干,一年接着一年干,脚踏实地把革命老区的战略目标、工作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国际竹艺名城努力奋斗。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蒲丹融合  同“橙”发展  

“一衣带水是近邻”。为加快蒲(江)丹(棱)融合,同“橙”发展,12月17日,丹棱县齐乐镇梅湾村4组村民、桔橙种植能手郭孝举受成都市蒲江县朝阳湖镇鞍山村6组村民毛洪杰邀请,深入果园进行技术交流。修剪交流中,郭孝举注意到果树主干周围一个较小的圆形施肥带,几乎寸草不生。他立即指出,施肥方法要沿树冠滴水线外沿一尺左右均匀施肥。果树之所以草都不生,是因为以前的施肥方法不当,肥料过于集中,导致浓度过大,把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