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南江县作为典型山区农业大县,以农为生、以农为本,农业产业是当地最坚实的底气和最有力的支撑。近年来,南江县依托本地特色优势品种、独特的自然地理风貌,精准聚焦“一只羊、一朵花、一片叶、一粒米、一壶油”,以“70年育一羊、60年培一花”的坚韧执着,积极探索山区乡村振兴发展路径,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牵住一只羊”
南江本地流行一句话:“喝的矿泉水,吃的百草药。”说的就是南江黄羊的健康生活。南江县最高海拔2508米,最低海拔370米,森林覆盖面积率71%以上,水资源富含硒、钾等微量元素,杜仲、青钱柳等50种道地药材遍布全县。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南江黄羊“三高两低一丰富”特点,其肉内蛋氨酸、赖氨酸、肌苷酸含量均高出同类山羊30%以上;胆固醇、脂肪含量分别低于同类山羊13.5%、5%;硒、钙、铁等微量元素丰富,肉质性温和,四季皆宜,营养价值颇高,被原农业部认定为国内肉用性能最好的山羊,享有“亚洲第一羊美誉”。
为把南江黄羊产业真正地打造成富民强县的优势产业,全域推动南江黄羊全产业链发展,南江先后建成了元潭笔架山、大河芭蕉溪、公山古耕等5个一级扩繁场以及石滩永祥禾、关门白果树等3个二级扩繁场,创办领办2573个南江黄羊适度规模场(户),成功实现了南江黄羊由放牧向集约化养殖转型,年养殖26万只以上。
为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南江相继推出南江黄羊羊肉酱、酱卤羊排、灯影羊肉等佐餐、预制菜、休闲食品7大类32个品种。同时,与川农大、省畜科院等科研院校聚焦南江黄羊良繁提纯开展了深度合作,突破种繁技术,将南江黄羊的种业“芯片”牢牢掌握在南江人民的手中,确保了南江黄羊的生产性能、品种纯度、产量品质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南江黄羊产业基地在全县32个乡镇(街道)293个村遍地生花,南江黄羊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领头羊”,实现养殖户户均增收3.8万元以上。
“送上一枝花”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一簇簇金银花在阳光下摇曳生姿,今年南江的金银花迎来了大丰收。每天,兴马镇木罗村的村民忙碌着用手持式金银花采摘装置采摘金银花;公路上的货运车络绎不绝地将金银花送往九龙农牧等加工厂。这仅仅只是全县金银花基地一个缩影。
金银花是我国大宗中药材和名贵中药材,享有“植物抗生素”之美称,而南江独有的“南银一号”叶绿原酸高,茶用药用优势明显,还具备适应性广、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等特点。南江县按照因地制宜、错位发展、集中连片的原则,围绕“一核五片”规划布局,在海拔800米以上区域,利用田边、地边、沟边、路边及坡台地种植大窝银花,连片发展金银花产业,覆盖16个乡镇120余个村。全县金银花初步实现种植区域化、基地规范化、产品品牌化、加工精深化,正在努力打造全国绿色有机富硒农产品供给地和秦巴药谷。
截至目前,南江金银花种植面积达18.9万亩,已建成50条金银花加工生产线,年加工金银花1万吨。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培育了2家市级龙头企业、50余个家庭农场及大户,并吸引300余家经销商售卖南江金银花。上年度线上线下营销800余吨金银花茶,营销收入1.45亿元,线下销售药用4730吨金银花,实现收入2940万元。全县增加2200个就业岗位,带动3.5万户16.5万人增收致富,“南江金银花开遍金银”成为真实写照。
“沏开一盏茶”
走入云顶茶乡4A级景区,一排排绿油油的茶树格外惹眼。“一缕茶香沁润千年”,南江大叶茶最早可以追溯至商周时期。在南宋和明清时期,南江的金玉茶、金尖茶等茶叶数以万担沿着米仓古道运至陕西、甘肃等地。1965年,南江大叶茶被中国茶叶协会认定为全国21个地良种之一,后被原农业部批准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南江大叶茶嫩绿有毫,内含丰富的茶多酚、氨基酸、硒等营养物质,具有独特的兰花香味,尤其是云顶早、云顶绿、川茶5号等品种。截至目前,全县茶园基地已达16.99万亩,主要分布在云顶、下两等18个乡镇。县内茶叶经营主体45家,其中8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年加工干茶叶5000吨,直接带动茶农户增收3000元以上。
“一叶变大业,一叶促百业”。如今,随着乡村产业的快速发展,茶旅融合成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南江将精品农业与休闲旅游有机结合,融入茶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创新茶美食、茶酥饼、茶馒头等特色美食,让游客在清新别致的环境中品茶香学茶艺,沉浸式体验茶文化,打造“茶旅融合”新范本。随着云顶茶乡文旅康养综合体项目建设,以茶笺小筑为核心的乡村旅游民宿纷纷落地,文旅体验、康养民宿、主题乐园、特色街区等多种体验形态日渐成熟,有效串联了玉湖水乡、七彩长滩等乡村旅游景点,年均吸纳当地劳动力1.2万余人次,年人均增加收入3500元以上,实现“颜值”变“产值”,“茶叶+”乘数效应不断凸显。
“碾好一粒米”
长赤翡翠米因其米粒细长、晶莹润泽,米色及粥色微绿似翡翠,故名“翡翠米”,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江县南部中、低山区。因种植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并富含硒、镁、铁等有益微量元素,造就了长赤翡翠米饭粒柔韧软滑、糯而爽口等特点。通过现代化加工设备“轻抛细碾”,最大程度保留了大米营养成分,每千克翡翠米含钙74.4毫克、硒0.23毫克,是全国知名的“中国好粮油”、全国公共区域品牌百强产品。
南江始终把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牢牢记在心中、抓在手上,以长赤翡翠米核心苗地为中心,辐射周边10万亩水稻种植区,建成了绿色生态的省四星级粮油园区。通过免费为订单农户供种、供肥、供技术;统一品种、统一收购;并补贴农户每年发放鱼苗数十万尾、鸭苗数十万只,建立了稻鱼共生、稻鸭共生及优质稻核心基地5万余亩,并辐射带动全县建设翡翠米基地20万亩。
秉承“农民种好粮,企业产好粮,消费者吃好粮”的理念,南江先后在京东、天猫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并在成都、重庆、西安等大中城市建设体验店、直营店169家、进驻商超237家,产品销往至除台湾的全国各大城市,带动片区农户增收9000余元,带领南江人民既端牢了“饭碗”,又守住了“钱袋子”。
“榨香一壶油”
四川是油菜种植大省,常年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8.1%,总产量占全国的21.7%,而在“人间仙境”光雾山的大巴山浅丘区域、全国三大富硒带之一的南江更是天然绿色油菜种植的重要产区。依托“天府菜油”和南江“亦奇牌”菜油品牌,南江集中连片发展优质粮油种植优质油菜32万亩,收获油菜籽4万吨以上。
“三月桃花含面脂,五月新油好煎泽”,南江秉承传统生产工艺“七分炒,三分榨”的方式,结合现代加工技术,采用全封闭、无污染的纯物理压榨方式和脱磷、脱酸、脱色、脱臭等核心精炼技术,保障了油品酸价低、纯度高、少油烟等特点,同时保护其菜籽油天然营养不受破坏,彻底唤醒和释放菜籽油固有的自然芳香,且油品使用量仅为普通油的1/2,达到了“少吃油、吃好油”的健康目的。通过与巴中市粮油龙头企业、南江县油脂有限责任公司等开展合作,对土地托管生产的优质菜油进行精深加工,其产品“亦奇”“光雾山”牌菜籽油先后取得国家“无公害产品”和“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远销达州、广元、成都、西安、青岛等城市,带动11300余户小农户户均增收870元。
南江不靠边不沿海,农业发展“零、散、弱、小、乱”。“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勤劳的南江人民围绕南江黄羊、南江金银花、南江大叶茶、长赤翡翠米等优质特色产业,以“企业+”“新型经营主体+”“旅游+”等模式,踔厉奋发、披荆斩棘,实现了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5740元提高到2023年的17189元,在南江这片土地上绘制着属于自己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