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源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题中之义。近年来,简阳市积极推动诉源治理模式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了纵向四级贯通、横向18家单位拓展的“4+18+N”诉源治理新格局,为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探索了一套基层治理新模式。
数据显示,今年1-9月,简阳市登记受理各类矛盾纠纷5431件,调处率达100%,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为98.1%;简阳市法院新收案件数量同比下降5.7%,实现连续两年下降,诉前成功调解纠纷1246件,调解成功率同比上升了近8个百分点;信访案件比去年同期减少312件次,同比下降14.5%;“110”实接报警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3782件,同比下降5.4%。
简阳市人民法院诉源治理分中心调解室 图简阳市委宣传部
社区诉源治理站为群众调解矛盾纠纷 图简阳市委宣传部
党建引领
构建“4+18+N”体系
“过去,诉源治理工作由法院主导,现在我们聚焦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贯穿诉源治理工作全过程,推动向‘党委领导、法院主推、多方协作’转变。”简阳市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宋黎说,一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案”,因为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简阳法院必须慎重对待的“大事”。
为高效运转诉源治理机制,简阳市法院专门设立了“和立方”诉源治理分中心,明确由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作为牵头部门,对口联系市级诉源治理中心、同步对接17个市级部门分中心,更有利于任务下达、资源调配、信息传递等信息“统进统出”。
据介绍,“和立方”运行以来,根据业务部门协调需求联系综合执法局、人社局、教育局等市级部门及镇(街)56次,联动化解案件713件次。
一件件矛盾纠纷化解的背后,是简阳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生动实践。2022年7月,简阳市委结合实际开始探索深化诉源治理。今年3月,平安简阳市建设领导小组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诉源治理 助力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为推进简阳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快简阳市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的步伐,装上了“加速器”。
目前通过采取“综治+”“网格+”“职责+”的方式,简阳市创新构建了“4+18+N”诉源治理组织体系,着力机制创新和多元防范化解矛盾纠纷。在市、镇(街道)、村(社区)、网格4级,简阳市纵向建立市诉源治理中心、镇(街道)诉源治理分中心、村(社区)诉源治理工作站、网格诉源治理工作点。市级部门层面,根据矛盾多少、矛盾类别等因素,简阳市在法院、检察院、教育局、公安局、司法局等18个重点部门,建立市级部门诉源治理分中心,其余N个市级部门明确专门领导、专门科室、专门人员扎实推进本系统本行业诉源治理工作。
同时,简阳市已建成部门、镇(街道)诉源治理分中心40个,村(社区)诉源治理站291个,791个网格诉源治理点。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联动、一体推进的诉源治理工作体系。
落地见效
统筹推进诉源治理运转体系建设
简阳市在推进诉源治理工作中,坚持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广大干部把热情投入在基层、把汗水挥洒在基层、把价值体现在基层。
在射洪坝街道沱江社区诉源治理工作站,矛盾纠纷调解队伍正在调解着一场因为养狗引起的邻里矛盾纠纷。如今,居民有了矛盾纠纷想到的不再是打官司,而是找网格员,找社区调解员进行调解。
今年初,简阳市民黄女士向简阳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以下简称简阳消委会)投诉,表示其于2022年12月22日通过某电商平台花费435元购买了一枚黄金戒指,佩戴一个月后戒指就脱层了,其认为不合理,希望简阳市消委会能协调电商平台办理退货退款。
简阳市消委会受理黄女士的投诉后,于第一时间联系黄女士和涉诉电商投诉专员,了解了具体情况。经查看黄女士提供的戒指实拍图,其反映情况属实。最终经简阳市消委会协调,双方达成一致处理意见,黄女士联系该戒指品牌的线下售后补差价换货。
为实现诉源治理工作便捷高效,简阳市着力实施统筹调度、信息共享和创新评估、考核激励“2+1+1机制”,统筹推进诉源治理运转体系建设。
据介绍,为强化诉源治理统筹调度,简阳市诉源治理中心通过季度联席会,研究重大事项,制定重大政策,审议重大部署,解决重大问题;每季度进行工作拉练,提升各级诉源治理工作实战化水平。镇(街道)、市级部门分中心定期分析研判工作形势,化解突出矛盾。信息共享上,对涉及多部门、多辖区的矛盾纠纷,及时将信息共享至相关部门、属地,共同做好矛盾纠纷预防化解。
简阳市还根据各阶段诉源治理工作重点,通过现场督导、查阅资料等方式,从工作重视、规范建设和矛盾排查等方面,开展全覆盖专项督导通报。同时,结合部门业务考核,以矛盾纠纷调解率、调解成功率、信访量、110接警数、调解案件转司法诉讼比例等指标,科学确定权重比例落实评估机制,对分中心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各镇(街道)分中心参照评估机制,对村(社区)诉源治理工作质效进行评估,督促工作落实。
另外,简阳市还建立了诉源治理考核激励机制,将工作纳入平安简阳建设和年度综合目标考核。通过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内生动力,确保诉源治理工作落地见效。
多元解纷
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
不久前,简阳市三星镇双桂村10组村民周宗同反映,因同组村民重新修建房子产生了“占用”林地边界的纠纷。双桂村村委接到周宗同的反映问题后,立即开展了登记,同时在简阳市诉源治理平台上进行录入。此后双桂村村委及时与三星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综合科和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林业科进行联系,双方共同组建调解小组,通过实地勘查测量,调阅相关佐证资料,经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双方达成和解。
该案例充分验证了简阳市诉源治理“4+18+N”诉源治理组织体系的作用:一是发挥基层网格员、微网格员、村社区基层力量,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登记;二是联合多部门、多单位联合开展工作,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质量和时效;三是在调解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基层五老乡贤,热心居民的作用,鼓励他们参与调解。
在壮大纠纷化解力量方面,简阳市将深化诉源治理作为整合基层治理力量、重塑矛盾纠纷排查处置闭环的有效途径,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社会解纷、行政复议、仲裁工作作用,夯实多元解纷基础。截至目前,简阳市已登记特邀调解员37人,设立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12个;培育网格员、微网格员、五老乡贤、专业律师、人民调解员等各类社会解纷力量4762人。
在建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方面,简阳市大力推进基层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建好用好“微网实格”,实现有人巡查、有人报告、有人解决、有人督查的“四有”网络管理。依托智慧蓉城综治平台,通过“模块扩建”方式,建设诉源治理信息化工作平台,实现矛盾上报、纠纷化解、在线调解、协议签订、司法确认等工作全程线上办理,为诉源治理工作提供智慧支撑。
在完善纠纷发现化解机制方面,简阳市制定矛盾纠纷登记指南,解决矛盾纠纷排查、上报标准不清、内涵不明等问题;建立市诉源治理中心与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领导小组衔接机制,对特别重大的矛盾纠纷提请领导小组专题研究;优化司法确认机制,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专业调解等司法确认的快立快办。该市还以信访、司法、法院、检察院、公安为主要实施主体,健全访调、诉调、检调、公调的“四调联动”机制,促进矛盾纠纷的发现和化解。
此外,简阳市还立足矛盾纠纷源头预防体系建设,针对深化诉源治理过程中出现的专业人才不充足、法治基础不牢固、文明村(社区)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实施人才提质增量、公共法律服务供给、重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5大专项行动,推动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发展,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矛盾纠纷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