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凤阳社区,出家门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到达综合文化中心;从社区向南走5分钟,就能在便民服务市场购物。在花园社区,步行5分钟就可抵达爱邻街坊花小美咖啡厅,车行2分钟就到学道街小学……“15分钟养老服务圈”“15分钟托育圈”“15分钟医疗圈”“15分钟健身圈”……如今,在眉山市青神县,15分钟不仅是时间尺度,更是衡量居民生活方便程度、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尺。
“唐书记,上次跟你反映楼顶有建筑垃圾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谢谢哈!”在每周五设置的“书记接待日”,老国税局小区的居民又一次来到青竹街道花园社区爱邻街坊花小美咖啡厅,向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唐冲表达谢意。
在花园社区打造的集商业与公益为一体、休闲与议事相结合的居民活动场所里,不仅提供免费休闲、有偿饮品、半公益户外体验、就业培训等服务功能,还特别设置周五“书记接待日”,方便与社区群众零距离沟通交流。此外,居民们还可以在改建后的综合便民社区服务站获取党建、政务、托育、养老、助残等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花园社区还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在小区建成面积为200平方米左右的微邻里中心7个,新(改)建健康小屋2个、老年之家8个,为居民就近提供活动、阅读、交友等基础服务功能,社区微阵地每日使用时间达10小时以上。便民生活圈把居民的生活、休闲和交流等接连成串,形成了可观可感的“家门口的幸福”。
“这个面好吃,给我再来一份拌面。”
“不够再来加,不要浪费哦!”
…… ……
每天临近饭点,阵阵饭菜香味就从青竹街道凤阳社区老年人、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里飘出,就餐的居民也陆陆续续多了起来,荤素搭配的四菜一汤整齐地摆放在餐台上等待居民挑选。
一餐饭看似是小事,但对于独居、空巢、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来说却是大问题。为了让居民吃出“家的味道”,凤阳社区从老年群体需求出发,饭菜力求健康、少油,做到每周有食谱,分量有保障。社区于2012年成立凤阳社区老年人、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主要是为社区独居、空巢、留守老人和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据悉,常年在社区接受日间照料的老年人、残疾人有30多人,解决了社区老年人、残疾人家庭的后顾之忧,赢得了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社区是群众共同的“家”,也是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凤阳社区围绕群众需求,将便民服务由“坐等上门”转变为“主动下沉”。社区党委联合县行政审批局及相关政务服务、公共服务部门,在小区内开展便民服务进小区活动。通过实地走访收集居民需求,设置流动便民驿站,为居民提供包括医保报销、社保缴费、水电气缴费等在内的135项服务事项咨询和办理。这种服务模式不仅缩短了居民办事的距离,还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真正实现了“家门口的服务”。
“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温度。近年来,青神县不断提升城市综合运载能力,完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就学、看病、休闲、购物各项公共服务就在家门口,让居民在社区内就能享受高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