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城市街道在城市配套基础设施提升中变了模样;青神中学与海亮集团携手合作,助力“学在青神”高质量发展;一条条高品质“四好农村路”进村到户,勾画出美丽乡村的发展新图景……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今年以来,眉山市青神县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牵头县领导靠前指挥、统筹调度,部门、镇(街道)履职尽责、协同发力,让群众一个个期盼成真,让城乡同步发展、让青神人民更有幸福感。
就学、就医、托育……
一件件民之所盼陆续实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地方发展的民生工程。又到了一年开学季,青神教育又有了新的进步。
为打造青神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资源,满足百姓多层次教育需求,今年8月11日,办学规模居中国民办教育集团之首的海亮教育管理集团团队正式入驻青神中学校,助力“学在青神”高质量发展。
青神中学是海亮教育管理集团在四川的重要合作项目,海亮团队成员全力以赴,自正式入驻青神中学校以来,充分调研青神中学管理运营情况,结合现有的痛点、难点,从组织架构、课堂改革和教学教研等方面入手,制定新学期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以崭新姿态和良好精神风貌迎来了新学期。
2022年,青神县有效服务城乡基层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经验全省推广。2023年,青神县加大投入,建设县妇儿中心、县康复康养中心和县医院胸痛、卒中、创伤急救中心,提升医疗服务和传染病防治能力。
“启动汉阳医疗次中心建设;完成县人民医院不少于200台(套)医用设备采购,提升全县医疗系统综合服务能力”更是列入青神县2023年度10件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
目前,汉阳医疗次中心已成立项目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组建项目工作专班,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和地勘作业,正在加快进行施工图设计,计划2023年12月开工建设。
“汉阳医疗次中心建成后,青神将形成‘一主一副’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服务格局。”青神县医疗系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今年,围绕服务“一老一小”牵动万千家庭的特殊群体,青神筑牢保障防线——
在救助儿童方面,已为557名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打卡发放学前保教费31.58万元;为17名0~12岁残疾儿童提供了康复救助,均超额完成任务。
2022年“0~3岁托育服务中心建设”让青神有了全市首家公办公营的普惠托育机构,为全县0~3岁的婴幼儿家庭提供科学照护、早期教育、儿童保健、健康通道等特色托育服务。2023年,青神县再接再厉,完成托育服务中心(二期)施工招标,目前正在进行基础施工,计划11月底前建成投用,规模比一期更大。与此同时,青竹幼儿园和南城小学附属幼儿园托育中心已建成并通过验收。
养老服务方面,眉山市养老服务中心青神区域中心项目正在进行装饰装修,预计2023年底投用。与此同时,青竹街道花园社区教师公寓小区养老服务点已建成投用;青竹街道桥楼村养老服务分中心完成室内装饰装修和电梯安装调试;西龙镇观金社区长者食堂主体已完成,正在进行装饰装修;已完成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入户评估110户,适老化改造57户;政府已为60周岁以上困难家庭失能、半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困难家庭高龄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2.5万人次。
出行道路畅、居住品质优、买菜环境好……
幸福之城触手可及
杨坡儿街是青神一条重要的南北向街道,从城东过岷江二桥跨江入城的车辆,第一眼看到的南北向横路,就是这条街道。长期以来,道路状况不佳。9月5日,记者在这里看到,这条路已经全面黑化,标志标线清晰。美丽是表象,更大的改变还在路面之下。据工程人员介绍,这条路已经完成了雨污混流管网改造。
污水管网作为城市的地下“静脉血管”,担负着污水收集和输送的重任。雨污管网改造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通过雨污分流改造,让污水、雨水“各行其道”,实现雨水入河、污水进厂,既可提高城市排水能力、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又能避免因雨水混入造成污水处理厂超负荷工作,可大幅提高污水收集处理效能。
“改造的同时,我们还完善了路面黑化、路两边的绿化及其他设施全面改造,道路焕然一新,大家居住起来也特别舒服。”工程人员说。
发生在杨坡儿街的改变,是城市配套基础设施持续提升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青神县在老城区雨污混流管网改造中已完成杨坡儿街、盐关路、商贸街等改造26公里,道路及人行道提升2.2万平方米,正在按计划实施建设路、花园街等管网、道路、人行道改造。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及既有住宅电梯增设是直接提升群众获得感的重要工作。2023年东部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共31个小区,已开工11个小区。既有住宅电梯增设方面,青神县已进行12台既有住宅电梯安装,完工2台。
城乡农贸市场改造关系千家万户。青神县按照《眉山市农贸市场达标提升工程三年行动方案》要求,今年计划实施城东农贸市场、瑞峰镇农贸市场、罗波乡农贸市场达标提升改造,目前,城东农贸市场已经开始基础施工。“今年一系列改造完成后,青神县农贸市场整体管理水平将有大的跃升、群众购物环境将有极大改善、城市生活品质提升明显。”项目负责人说。
今日青神,唤鱼公园、竹林湿地、竹里海棠、竹里桃花、竹里梅花、岷江东岸翠竹长廊、尖山竹海6个竹林主题生态公园和40公里的绿道贯穿整座城市。如今,绿道还将继续延伸。
与唤鱼公园隔江而望,对岸的鱼道公园正在紧张施工。记者看到,10余名工人正在清理地块,清除江岸的杂草。现场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虎渡溪航电项目不断推进,相应的水环境保护工作持续进行,这片土地未来几年将建成条带状的生态公园,与对岸的绿道合成环江步道,进一步完善沿江湿地保护网络。
与唤鱼公园隔江而望,对岸的青神湖旅游度假区项目——唤鱼新城正在紧张施工。记者看到,10余名工人正在清理地块,清除江岸的杂草,进行微地型塑造和苗木种植等。现场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虎渡溪航电的建成,青神湖将形成万亩生态平湖,呈现绝美的两岸风光,未来与唤鱼公园隔江相望,将建设环江游步道、大型带状景观公园、酒店等,未来该地块致力于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进一步完善沿江湿地保护网络格局。
“幸福之城平地起,离不开一砖一瓦,青神县将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让群众的幸福从纸面走到台前。”青神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照明工程、供水一体、农村路畅……
民生同步惠及城乡
“以前没装路灯,天黑后走路不方便,晚上都不敢出门。现在好了,到处亮堂堂的,到河边散步再也不怕走夜路摔跤了。”青竹街道柳溪村村民刘大姐晚上出来纳凉时高兴地说。近日,该村几十盏太阳能路灯全部安装好,路灯将河边村道照得通明透亮。
中岩村、柳溪村、沙河村……一个个村庄被点亮。近年来,青神县持续投入,推进农村“照明工程”建设及电网改造,解决群众道路照明、用电短板。今年以来,“照明工程”项目,已安装1800组,已完成目标任务的90%,预计在9月中旬2000组全部安装完成。“电网改造”项目,已完成10千伏配电变压器改造12台,10千伏线路改造44.76公里,低压线路改造26.65公里,计划10月底全面完成剩余电网改造并竣工投运。
今年,位于青神县东北的安家坝村,将第一次用上自来水。“以后我们用水和城里人完全一样,吃得干净安全、用得方便省心。”该村村民告诉记者。
为彻底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今年以来,青神县全力推动青神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在白果乡、罗波乡和高台镇分别召开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动员会,充分调动村民接入自来水积极性,确保接入率不低于80%。
截至8月底,青神县已完成岷江二桥至官厅坝村、岷江二桥至中岩村、瑞西路约20公里主管网铺设,计划9月初实施高台镇安家坝村支管网铺设,12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在青竹街道白塔村,一条村民出行的必经之路正在加快改造建设。来回穿梭的压路机、轰隆隆的摊铺机正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白塔寺粮经复合产业路在完成路面铺筑后,即将建成投用。
“以往这条路狭窄坑洼,每次开车送货都得小心翼翼。如今这条路正在改建,我们非常期待改造后的道路。”白塔村村民杨彦军告诉记者。
杨彦军口中所说的就是青神县“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之一。目前,龙娴路、瑞西路、白果乡萤杏路等都相继完成建设,白塔寺粮经复合产业路也即将竣工。该路南起湿地公园白塔村,北至南竹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建成后长度约1.8公里,设计路面宽度为6米。
“之前路面较窄,两辆小汽车会车时要相互避让,通行效率极低。”青神县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刘滨介绍,白塔寺粮经复合产业路预计今年9月建成通车,让群众出行更便捷,为当地粮经产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农村公路的建设让群众出行和粮食运输更便利,赋能乡村齐富共美。目前,青神县农村公路高级铺装路面比例99.37%,实现路政管理覆盖率、农村公路列养率、建制村班车通达率三个100%。
大道如砥,不负人民。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回望今年以来的时光,青神县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进一步做好惠民生、暖民心、强信心工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如此,青神必能凝聚人心、汇聚众力,实现新征程的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