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笔者在广安市广安区肖溪镇竹山村看到,11台挖掘机正在对水田进行集中调型,调型后田成方沟成条,旱能灌水能排。“我们调型后完成后将按照规划,实施稻田养鱼,这种综合配套的养殖模式将极大的促进水稻和稻田鱼效益的增加,提高土地使用率。全镇将发展稻田养鱼1000亩。”正在田间指导调型的广安区农业农村局肖溪镇农技站站长杨先浪介绍道。
稻田养鱼指的是在稻田里养殖稻田鱼,鱼苗便能驱除稻田里的虫害,等稻米成熟后又是一笔收入,这样做既能减少农药的使用,也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广安区肖溪镇通过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引用了“稻田养鱼”的养殖模式,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发挥资源利用最大化。同时,该镇积极引导肖溪镇竹山村、碧佛村、勤劳村率先将土地承包给业主,采用“稻田养鱼”的模式实现生态养鱼。据了解,竹山村占地面积共计200余亩,目前已经调整150亩,预计将在三月底调整完成;碧佛村占地面积500余亩,土地已经调整完成,正等待栽苗;勤劳村已经调型完毕,鱼苗已经下田。
杨先浪介绍,这种生态养鱼的模式给老百姓带来了“一减两增加”的好处,即减少农民外出务工,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对养殖本身而言,鱼苗吃掉水里的浮游生物当作鱼食,排出的粪便也能当作天然肥料,供给水稻生长实现生态循环;其次,鱼在水里游动能赶走虫害,减少化肥的使用,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质量。“这种模式极大程度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做到生态保护、增加收入两不误。”
除此之外,肖溪镇竹山村、碧佛村的村支部书记在在积极思考“未来可持续发展”这一关键问题,除大力发展稻田养鱼模式,还引进了花椒种植、湖羊养殖等其他产业。
据碧佛村支部书记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村有花椒产业基地400余亩,湖羊养殖400头,稻鱼综合养殖500亩,接下来,还将进行粮油土地调型1000亩。“整个产业规模形成以后,将对我们老百姓增收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