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为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近日,广安市邻水县第六小学联合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举办了“科学家进校园”活动,让师生家长零距离感受到科技的神奇魅力。
清晨的阳光沐浴着美丽的校园,学校篮球场上,早已布置好的机甲赛道,在熹微中整装列队,仿佛在等待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赛。9点整,在老师的带领下,300余名小学生依序进入场地,寻找着自己最喜欢的项目。
令人着迷的Tello小型无人机吸引了一大群孩子,他们自觉排好队,站在操控线边,在科技辅导员的指导下,一一尝试第一次飞行操作。瓦蓝瓦蓝的天空下,飞行中的无人机,一次又一次地挑逗着孩子们高涨的热情。“哇——”不约而同的一声惊呼传来,威风霸气的RoboMaste机器人场地火爆,同学们把赛道围得水泄不通,几个同学手持操控板,催动着机器人时而激进、时而急转、时而回撤……场面惊险而刺激。可拼装、可编程、可遥控的雷霆机器人和拼搭场地,吸睛程度也“不遑多让”,让爱动手的孩子流连忘返。
一双双眼睛如浩瀚星辰一般,闪烁着好奇与渴望,掌声、欢呼声、惊叹声此起披伏。此刻,科学的种子已经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悄悄萌芽,探索钻研的科学精神也深入他们内心深处。
下午3时,学校演艺中心,两场报告深深地吸引了前来体验的家长们。首先是中国科学院山地研究所罗辑教授,为大家带来一场题为《高山生物与环境变化》的主题报告。他从我国地形地貌、火山地震分布带谈起,介绍了丰富多彩的动植物和土壤变化规律,讲述了自己在贡嘎山的考察探索之旅,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科学家的渊博知识和厚重情怀,激发了家长们支持科学、支持孩子的热忱,现场赢得阵阵掌声。
第二场报告来自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的何梦欣女士,她从硬件设施、课程内容及机器人赛事等方面入手,介绍了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项目在全国、四川的发展情况,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机器人项目在青少年成长中的巨大激励作用,让在场300余名家长惊叹不已。
她在报告中表示,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将联合相关部门,为学校升级“创客教室”,建立国家级比赛专用赛道,并在本月启动机器人普教班教学和竞赛班遴选工作,为邻水县青少年机器人项目的人才培养加一把力。
据了解,自建校以来,邻水县第六小学以“智慧校园”为依托,以社团活动为抓手,在乐高、编程、3D打印、木工坊社团活动基础上,倾力建设机器人课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该校将以此次“科学家进校园”为契机,增设机器人普教班和竞赛班,扩大机器人人才培养和储备规模,升级课程教学与竞赛环境,优化科创教育工作新体系,为孩子们播下热爱科学的种子,点燃他们心中的科学梦。
期盼勤奋好学的六小学子志存高远,在科学之路上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