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于,女,汉族,1985年出生,广安市广安区人,大学文化。201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8年1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邻水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双井社区民警,二级警长。参加公安工作以来被邻水县公安局记个人嘉奖两次。
扎根基层 做辖区百姓的贴心人
社区工作繁琐复杂,为确保一方平安,让群众满意,张于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社区当做家,一呆就是11年。刚到社区时,张于作为一名外地人,一切都要从头做起。
张于与网格员
为了打好社区工作基础,她坚持每天下班后都要去社区工作二至三小时,她和爱人签订了“协议”——家务活由爱人全包,她还专门把女儿交给了重庆的父母照顾,一个月才能和女儿见一次面。为了让自己熟悉辖区每家每户,也为了让群众熟悉自己,她坚持四勤(腿勤、嘴勤、手勤、脑勤)工作模式,每次进社区入户都随身携带《入户走访表》,每上门一户都要详细记录有关情况,并用不同颜色的笔做好标记。不到半年,她摸清了社区所有住户、场所基本信息,各种簿册台账占满了文件柜。作为一名社区民警,张于知道,她不仅要熟悉社区各种信息,更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深入社区与群众沟通,了解民情,广泛听取民意,才能为辖区群众解决困难。久而久之,社区群众都亲切的叫她“于妹儿”,“有事找于妹儿”也成了社区群众的习惯。
在一次走访中,张于了解到社区一名群众周某,在外漂泊20几年,家里人都以为他去世了,回到家后一直没有户口,也一直办不到低保手续。张于得知此事后,立即开展调查,帮助他查询户口底卡,了解过去的邻居及社区干部,将详细调查情况形成笔录材料,很快帮助老人办理了补录户口手续,老人感动地说:“感谢张警官!你帮我把困扰多年的难题解决了。”
拉手连心 做外来群众的热心人
“张警官,我哥哥的儿子要从新疆到邻水来上学,可以帮我们联系一下学校吗?”
“张警官,我想开一个分店,你可不可以给我一点意见,开在哪里合适呀?”
“张警官,我想在邻水买房子,像我们外地人有什么政策吗?”这些都是来自辖区居民阿卜给张于发的信息。阿卜是来自新疆墨玉县的维吾尔族人员,2020年7月从广安来到邻水做起了羊肉串烧烤生意,店刚好开在张于所在的社区。烧烤店开张后生意一直火爆,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让阿卜乱了手脚,因为有楼上居民反映烧烤店的烟味太浓会窜到上面来,城管来店称不整改就要停业。获悉这一情况后,张于主动联系城管相关部门一起协调阿卜改造店内烟道事宜,并对该楼栋居民做了一系列的解释工作,及时消除了隐患。疫情期间,阿卜主动联系张于,表示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在一线太忙碌太辛苦,经常错过饭点,他烤了馕想要送给社区工作人员应急。张于立即联系社区书记,和阿卜一起将馕送到了社区,这一暖心的行为也让工作人员纷纷对阿卜竖起大拇指点赞。
如今,阿卜已经在邻水开了分店,也将自己家人接了过来,他表示:“每次有什么事情我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张警官,她总是对我很热情,很友好,像我的姐姐一样,现在我也算是半个邻水人了,我打算以后就在邻水买房子,在这里真的很幸福!”
主动作为 做平安校园的守护人
张于所在的社区是全县中小学幼儿园集中区域。在工作中发现,影响校园安全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交通消防安全;二是校外人员不良影响;三是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
为营造良好的校园及周边环境,她积极协调县局法制大队,精心制作课件资料,主动联系学校,开展“文明上网、抵制诱惑”“拒绝毒品、珍爱生命”“抵制校园欺凌”“交通消防安全”等系列主题宣传教育,让法制教育走进学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不光如此,张于还探索出一条让学生走出校园的“进警营、进社区、进企业”三进帮扶举措。“进警营”,学习法律法规,提高警戒敬畏、遵纪守法意识;“进社区”,了解当前居民生活状态,倡导社区志愿服务,培养奉献意识;“进企业”,理解父母工作的不易,认识到劳动光荣,抵制不劳而获思想。此举也受到学校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她没有惊心动魄的壮举,也没有声名远扬的事迹。作为一名社区民警,张于坚持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事,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始终履行着一名公安社区民警的神圣职责,用实际行动书写着自己的忠诚,践行着自己入警的无悔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