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安市前锋区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以加强科普设施建设、共享科普阵地平台、精准下沉科普资源、丰富科普活动供给为抓手,做好农村科普工作,不断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增强发展能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以科普活动为载体发挥正向引导作用。联合区委宣传部、区科协等科普宣传服务单位,依托流动科普馆、青少年法制宣传实践教育基地、科技小院、科普活动月、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活动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下乡等,不定期开展精细化、多元化的科普活动,为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推广良种良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信息化能力提供了新阵地。截至目前,全区共开展集中宣传、培训和讲座80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5万余人次。
二是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一体化建设。深化大数据在畜牧业发展壮大、林果业品质优化、农业节水等特色农业发展中的推广应用,增强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供给质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采用“互联网+农业”模式,高标准打造近万亩广安前锋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施“水电气路讯”五网全覆盖建设、配备无人机等现代化机械设备、设立基地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中心、建成智慧农业物联网监测系统并接入省级大平台,实行“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统一采收、统一加工”,带动全区发展花椒产业10万亩,亩均产量提高20%以上。
三是以科技服务团助推本地特色产业发展。结合本地粮油、青花椒、茶叶等特色产业,组建省、市、区三级联动的科技专家服务团,为前锋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专业咨询、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该服务团汇聚了农业、畜牧、生物工程、动物防疫检疫等领域的专家23人,其中包括四川农业大学教授任万军、副教授雷小龙,成都大学实验师周琳,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朱英等。服务团成立以来,围绕全区特色产业发展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研讨活动5次,参与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装备)的试验示范推广5次,开展青花椒、柑橘种植技术培训20余次。同时,积极帮助农产品种植和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革新工艺技术,不断提高产业、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