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同样也是人体需要增添阳气,清除体内累积寒气的时候。那么,怎样才能将积累了一个冬天的寒湿、浊气等代谢掉呢?下面,让我们共同探索如何通过养护背部来达到这一目的。
◎春天是养背的最佳时节
在中医养生观念中,人体背部向来是中医养生的关键区域。背部与体内的阳气有着密切关系,冬春季节天气由寒冷逐渐转为温暖,相应地,人体内的阳气也逐渐呈复苏趋势。因此,在这个时节积极养护背部,有助于巩固阳气,维护身体健康,进而延年益寿。
有传统医学认为,后背属阳,背部的正中为“阳脉之海”,是总督一身阳气的督脉,督脉两侧是足太阳经的循行范围。
循行于后背的足太阳膀胱经,其腧穴分布从头至足,是手足六条阳经中循行长度最长、穴位分布最多的阳经,也是守护人体阳气的屏障。
督脉、膀胱经两条经脉都在背部循行,就如同背部的铠甲保护着人体。然而,如果在春季疏忽对背部的保护,“铠甲”的保护功能可能会出现失常,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后背弱,全身受累
寒邪、湿邪、风邪等致病因素常易经背部侵入人体 ,进而引发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背部,以脊椎为中心,五脏六腑均可找到对应区,正确保养背部实则是在养五脏六腑,调理心肝脾肺肾。
通常情况下,一个强有力的背部能帮助身体维持平衡性和稳定性,防止跌倒和骨折的发生,同时减缓身体老化进程。此外,脊柱作为支撑人体整个躯干的“顶梁柱”,其椎管内中空管道有很多神经经过,一旦脊柱不够强壮,就可能出现侧弯、驼背、椎间盘脱出等,不仅会让身体失去平衡,更易诱发多种慢性疾病。
◎保护背部 改掉这些坏习惯
保暖不当。风寒之邪极易通过人体背部侵入,损伤阳气,导致疾病复发或加重。
背重包。长时间背重包会导致双肩失衡,导致脊椎变形。
长时间穿高跟鞋或人字拖。鞋跟抬高会导致背部弓起,关节压力增大;穿人字拖时间过久也容易导致脚部不稳定,进而导致背痛。
久坐不动。身体活动少,背部肌肉减弱,易导致背痛。
精神压力大。过度紧张会导致全身肌肉僵硬(如颈脖、背部肌肉),持续紧张会使这些肌肉无法放松,导致全身酸痛。
◎春季养背5大妙法
春季是养背的最佳时期,以下是几种有效的养背方法,帮助你保持健康:
晒背。在阳光明媚的春日,选择空旷、阳光充足的地方,背对太阳晒20~30分钟。温暖的阳光直接照射背部,有助于补阳气、通经络。注意避免在阳光最强烈时晒,以免晒伤皮肤。
摇篮式滚背。坐正,双腿弯曲,双手扶住膝盖,重心落到臀部下面,左右脚抬起,大腿靠近小腹,保持此动作前后摇摆。每天早晨反复做3~5分钟,感受背部发热,气血疏通,阳气生发。
双手搓热后腰。后腰是命门穴、肾俞穴所在,也是督脉、膀胱经的中部枢纽。每天随时随地用双手搓热后腰,刺激命门穴、肾俞穴,打通后背经络。
刺激打通膀胱经。位于膝盖窝有一个委中穴(膝内窝腘窝处中点),是膀胱经上的重要大穴。腰部背部问题可通过经常按揉或拍打这个穴位,刺激膀胱经气血运行。
运动养背。瑜伽中的猫牛式、拱桥式,八段锦中的双手托天理三焦等动作,能拉伸背部肌肉,增强背部的力量,促进气血流通。每天坚持做10~15分钟,对养背大有益处。
- 划重点·
3个动作可强化背肌
每个动作练习10~15次,完成所有动作为一组,每天3组,每周间断练习3~4次。
俯卧A字伸展。俯身趴姿,腹部及大腿贴紧地面;双臂向下伸直,掌心朝向天花板,向身体两侧打开呈A字,背部发力向上抬起,抬至最高处停留2~3秒,再缓慢还原。
俯卧抻毛巾。俯身趴姿,腹部、髋部及大腿贴地;双腿向后伸直,双手拉住毛巾两端,背部发力向上挺直,同时将毛巾拉直并向上举过头顶,能感受到肩胛骨有充分打开之感,停留 2~3 秒缓慢还原。
俯身哑铃弯举。双脚比肩略窄站立,核心收紧,双手各握一哑铃垂于双腿两侧;背部挺直,屈膝、屈髋并向前俯身,至大腿与上半身垂直;做哑铃弯举动作,至大臂与小臂垂直时停留 2~3 秒,然后慢慢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