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6岁的赵小建辞去外地公司副总职务,回到家乡青神县担任村干部;2017年,他当选镇人大代表并担任青神县青竹街道兰沟村党支部书记。从镇人大代表到省人大代表,赵小建用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为人民”的使命担当。
坚定代表信念 争做集体经济“带头人”
赵小建说,“以前,我的家乡兰沟村有丰富的竹生态资源优势和传统竹编产业优势,但是村里连水泥路都没通。是‘抱着金饭碗讨饭’的村子。”回到家乡后,如何带领全村共同富裕,成为赵小建的“心头事”。在走访了川内经济发达的村子后,他开始考虑发展集体经济。
为走出“有土地无资金项目、有人员无专业技能、有资源无经营思路”的困境,赵小建号召党员、群众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兰沟村交通区位和主导产业优势,立足竹资源,发展竹产业,传承竹文化,巧用中省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搭建旅游管理、餐饮、竹编专业合作社三大集体平台;探索“盘活资产赚租金、承接劳务挣佣金、股份合作分股金、留乡就业得薪金”四种发展模式,带领群众走出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收致富的路子。
现在的兰沟村以“竹”搭台,以“竹”唱戏,定期开展竹编技艺培训,村民们有的在家里开起了茶园,有的加入竹编工作室制作竹编,实现了在家门口以“竹”增收。仅2023年,兰沟村集体经济收入就突破了200万元。
坚守代表初心 争当共同富裕“引路人”
“集体经济是什么?”“说什么分红,什么时候才能分到钱!”在最初讨论村集体经济如何持续向好发展的坝坝会上,村民们充满疑虑。
为了消除村民们的疑虑,赵小建号召人大代表和村干部先带头入股,上门挨家挨户答疑解惑。村民们的思想开始慢慢转变,纷纷入股集体经济。
2019年8月,村集体成立青神莺初兰沟旅游服务管理公司,引导村民筹集资金、承接业务,迈出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第一步。
2020年7月,村集体经济组织向成员发放股权证,每人107股,每股1元,量化资产总额64.8万元。同年,村集体经济实现盈利约1万元,带动300余名村民灵活就业,人均增收2500元。
“我们家2019年分红分了3000元,2020年分红有7000多元,2021年分得到一万七千多元,收入非常可观。”兰沟村村民涂素芬说到村集体经济的分红笑得合不拢嘴。
2024年,赵小建将集体经济中的一部分收益用作保障资金,用于村公益事业发展。村内每个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奖励500-1000元;参军家庭奖励2000元;学生考上重点大学奖励1000-3000元;村内60岁以上的老人享受村集体酒店提供的“长者餐”。
赵小建牢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后,他提出“普遍受益+重点惠及”的思路,建立了“保底分红+灵活就业+助贫增收+公共保障+闲置资产转化”的利益联结机制,科学制定收益分配方案,定期公示收支情况,让村民真正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的见证者、推动者与受益者。2023年,村集体经济向成员发放分红31万元,提供就业岗位80余个,投入58万元发展村级公益事业,28户村民闲置房屋改造出租获取租金户均1.5万元。
履行代表职责 争当人民群众“贴心人”
2023年1月,赵小建当选省人大代表。对于他而言,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他坚持深入田间地头考察调研,经常走访联系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积极围绕省人代会会议主题建言献策,立足基层实际,结合群众所需所盼提出了《关于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建议》和降低农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标准等相关建议。
2023年底,阿坝州金川县卡撒乡猫碉村党委书记张世均在兰沟村挂职学习。其间,赵小建了解到猫碉村村民大量花椒滞销情况后,立即到当地走访交流,积极商议,制定了销售方案。他不仅联系了多地餐饮协会、食品企业,开展线下促销,还成功争取到了眉山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支持,将猫碉村6.5万斤花椒卖到了重庆、成都等地,解决了花椒滞销难题。“能帮则尽最大的努力帮,我希望不论是我们兰沟村,还是其他村,大家都能一起走向更美好的明天。”赵小建说道。
如今的兰沟村,一幢幢小洋楼鳞次栉比,4.5米的社道通往家家户户,6米宽的村道繁花盛开,被称为“中国竹编第一村”“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擦亮‘中国竹编第一村’的金字招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赵小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