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在广安市广安区大龙镇战斗村,记者看到一个个蔬菜大棚拔地而起,建筑工人正在完善大棚设施设备。“我们修建的蔬菜育苗大棚是智能的,以后施肥、浇水均可以通过自动化系统进行。”正在现场督促建设进度的广安市委统战部干部、战斗村驻村第一书记万洪君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完成工程量的50%,预计5月投入使用。
据了解,大龙镇战斗村地处渠江沿岸水淹区,群众均有种蔬菜的习惯,是广安城区的重要的菜篮子基地。2021年6月,广安市委统战部干部万洪君上任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后,就发现战斗村群众种菜的菜苗大多是自己育苗或到外地购苗,质量得不到保证,群众种菜收入参差不齐,便萌生了向上争取资金在该村建智能化大棚育苗基地的想法,通过外出取经和实地考察后与村两委干部一商量,大家均表示可行。说干就干,万洪君多次主动向广安市委统战部领导和市区相关部门汇报,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为战斗村成功争取到统一战线少数民族项目资金100万元和广安市光彩事业促进会捐赠资金100万元,建20亩5个联动智能大棚,主要是根据时令育海椒苗、茄子苗、西红柿苗等蔬菜苗。此外,他还积极向区委组织部汇报成功争取到100万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资金100万元在战斗村建占地50亩的70个小型蔬菜大棚,用于种植西瓜、草莓等时令瓜果,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有了大棚,我们的菜苗质量有保障,听说本村的人购买菜苗还会优惠很多,我们举双手赞成。我将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村民吴大爷种菜有几十年了,看见村里即将修建起育苗大棚,高兴得合不拢嘴。“以前,我们自己育苗要跟天老爷斗,天气不好,苗子差劲,种出来的菜也卖不到好价钱。现在有了大棚,菜苗质量有保证,自己的收入很容易翻翻。硬是要得!”
据了解,战斗村投资300万元建智能大棚发展设施农业目前受到各方关注和支持,广安市区统战部门、工商联等多次现场调研和解决问题,大龙镇政府专门派出农技专家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该村也成立项目建设工作组,及时协调工程建设事宜。同时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目前成功招引有大棚经营经验的业主在大棚建成后开始大棚育苗和种植蔬菜、瓜果,大棚建成投产后每年将为该村村集体经济带来10余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