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林草局发布当前全国各地陆续进入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期。针对2023年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形势,眉山市洪雅县始终将森林防灭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扎实开展森林防灭火各项工作。
“水资源丰富是洪雅的一大优势。全县水资源总量约31亿立方米,年均降雨量1464.1毫米,平均产水系数0.798、产水规模每平方公里164万立方米,具备较好的以水灭火基础。”今年4月,全市森林火灾“以水灭火”实战演练暨森林防灭火工作推进会在洪雅县召开,该县表示要持续加强“以水灭火”体系和能力建设,不断织密森林防灭火防护网,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洪雅森林
洪雅县域森林覆盖率超72%,森林蓄积1777万立方米,是四川省80个中火险区县之一。但就是这个森林大县,自1963年以来,已实现连续60年无较大以上森林火灾,全县森林防灭火工作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为探寻佳绩背后的“防火秘籍”,近日,记者深入洪雅部分镇和林区进行了采访。在采访中了解到,洪雅通过综合施策,“严丝合缝”的森林防火宣传、精雕细琢的“以水灭火”体系、精益求精的防患于未“燃”,才取得了如此良好的工作成效。
“严丝合缝”的森林防火宣传
“全力抓好‘清明节’期间的森林防灭火工作,倡导文明祭祀,确保全县森林资源安全。”3月30日,洪雅广场开展了“3.30”森林防灭火警示日宣传活动。县林业局森林防火股股长车慧德等人将县上统一印制的森林防火知识宣传手册、挂历等宣传资料发放到群众手上,宣传讲解森林草原防灭火法律法规,普及森林防火“十不”知识。
宣传活动
“你拍一,我拍一,森林防火要牢记......你拍九,我拍九,报告12119。”4月3日,在洪雅县东岳镇天宫学校,“小手拉大手——森林防火进校园”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如期举行。孩子们在活动中认真熟记学习森林防灭火安全教育宣传册,整个教室回响着声声入耳的“森林防火拍手歌”。
洪雅森林,来之不易,“绿海明珠”,来之不易,洪雅县国有林场是四川省国有大型林场,全国十佳林场之一。经营面积98.8万亩,三代人的艰苦努力,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在保护森林生态的前提下,洪雅找到了旅游养林的正确发展道路,在四川建成首个“森林康养示范区”,成为四川森林康养的发展样本。
洪雅率先依托丰富优质的森林资源,发展森林绿色产业。但任何事物都有正反面,这也意味着巨大的防火压力与责任。
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洪雅县共组织宣传车1675辆次、观看警示片11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0余万份,指导组织183名护林员每日打卡“熊猫护林员”APP开展巡护,设置森林防火检查卡点41个。洪雅县不断探索以水灭火体系建设,进一步筑牢以水灭火为主体的森林防灭火“安全屏障”。
24小时实时监测
精雕细琢的“以水灭火”体系
洪雅现有青衣江、花溪河、安溪河等330条大小河流,流域面积1560平方公里,可保障全县60%的林区森防用水。有山坪塘、消防池等人工蓄水池253处,可保障22.3%的林区森防用水,构建了天然供水与人工供水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供水网络。同时,全面打通林区各类“断头路”46条,全县214公里旅游干道、472公里防火通道、1649公里林区便道、1164公里镇村小道连路成线、连线成网,形成干支相连、互联畅通的交通路网。开发手机APP,平台化管理水网定位、路网布局,配备信息查询、线路筛选、地图导航等功能,实现“水网”“路网”“信息网”三网互联、信息互通、动态更新,夯实以水灭火基础保障。
实战演练
为进一步筑牢以水灭火体系,洪雅县还依托“一主两辅”应急救援体系,分片区练好“三支队伍”,全面提高以水灭火响应速度。
目前,洪雅县在林区镇村就近就地整合民兵、扑火队组建应急队,按照“一镇两员”标准,配备镇级消防员,农村小网格员参与监测火情火险。同时,选拔护林员组建林场半专业队伍,加强以水灭火专业培训,战时做好补充协战。设置消防救援站,配备专业力量,构建专业队伍30分钟应急救援圈,并邀请省总队专家针对以水灭火开展技能训练。
“只有科学作战,才能临危不乱。洪雅县及时总结摸索出了以水灭火‘三种战法’。”洪雅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介绍。首先,以路为主,采用立体阻火的方法。利用邻近的森林防灭火通道,设置高喷射消防车和水罐消防车,利用车载水炮对火场上层、中层、下层及两侧进行喷水,形成立体的“包围圈”,阻止火势蔓延。其次,采用动静结合、梯次供水的策略。组建多种供水分队,包括森林泵、手抬机动泵、运水供水和火场供水等,根据水源和交通情况建立供水体系,最大功率可吸水达到200L/S。最后,采用两翼推进、钳形夹击的措施。组建三支前线作战队伍,观察组配备无人机等装备,用于前期观察和提供火情信息;水泵组使用便携式高压水枪向火线中部喷水,开辟扑火线路;机具组和水泵分队从中间向两侧突击,实施钳形灭火。
精益求精的防患于未“燃”
近年来,洪雅县结合实际,坚持在“防”字上下功夫,不断强化资源管理和防火责任落实,分别与各管护站、管护人员签订森林资源管理和森林防火目标责任书、天然林保护合同和护林员森林管护合同。
秋冬森林防火期,在洪雅各入山检查点,值守人员对进山车辆和人员都要进行逐一登记,提醒进山人员禁止携带火种。
“在森林防灭火防火期内,中山镇常态化开展巡山护林、隐患排查治理,严格按照‘七步工作法’落实卡点值守和火源管控,利用群众会、宣传喇叭等多种形式开展森林防灭火宣传,确保将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洪雅县中山镇应急办主任张建彬介绍,今年3月开始,中山镇加大巡查管控力度,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
森林消防
应急演练
8月4日,洪雅县东岳镇政府邀请专职消防队员为镇村干部和应急队员进行了森林防灭火业务培训。
“我们镇经常开展森林防灭火和消防安全的培训和演练,每一次的培训都让我们更加了解森林防灭火的知识,熟悉设备机具操作和处置流程,一旦有突发情况,能够及时处置,科学应对。”东岳镇应急队员吴兴宇说。
“以前,我们每周至少要上山巡护一次,查看是否有森林火灾火险,现在有了森林防火预警平台,每天只需要打开平台查看有无火险预警情况,如果有就及时处理,非常方便。”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尹选鸿正在完成每天的第一个工作,查看是否有森林火情预警。
据悉,洪雅县依托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烟火热点成像、可视追踪、定点定位等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对火点烟点定位、火势蔓延分析、防火力量分布、扑救路线选择、重大危险源分布等各类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
只有强大的预防性措施,才能确保万一发生火情时可以及时扑救。以科技赋能森林防火,如今的洪雅县已逐步实现从“人工防”“传统防”向“科技防”“数字防”的转变,开启了森林防火智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