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住人口逆势增长,广安凭啥吸引人、留住人?

2021-07-02 16:36 王林 四川科技报记者 周宇 1671 点击

近日公布的广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增量居全省第5位,增加4.94万人,达325.49万人;广安区和邻水县人口分别增加13.53万人和0.28万人;省外流入人口增加3.20万人、增长192.69%。

三组数据虽然绝对数不大。但在西部中小城市人口普遍流失和重庆大都市的虹吸背景之下,广安实现常住人口逆势上扬、省外流入人口稳定增长确实不易。

外面的人愿意来,当地的人留得住。三组数据的背后,是综合实力提升释放的强大引力,是产业发展壮大带来的无限动力,是城市宜居宜业宜游形成的超强磁力,是优越营商环境展现的新鲜活力。

闻者向往,来者依恋,居者自豪。探寻广安人口数据背后的奥秘,将改变你对广安的认知。

川渝高竹新区

高速网络四通八达

岳池县生物医药产业园

综合实力提升是关键

一个地方,靠什么吸引人、留住人?可以说,常住人口增长与综合实力“相辅相成”。

何为综合实力?从地市级层面来看,与当地的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密切相关。

单看GDP,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广安地区生产总值仅530.9亿元,在全省来看,属于“小个子”行列。

经济发展水平低,当然留不住人,更别说吸引人。

十年前,广安人口持续向东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流出。每年春运,广安火车站的送客数比迎客数要多,因为很多人一心奔赴东部沿海“淘金”,他们觉得留在广安,既没前途,也没“钱途”。

狠下决心扭转“经济弱小化”的局面,增强人们对广安的信心。近年来,广安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1234”工作思路,推进“三大合作”、建设“三大园区”,壮大经济发展的弱项,补齐民生福祉的短板,增强公园城市的魅力,朝着美丽繁荣和谐广安的目标大步迈进。

从“小格局、小思维”到“大格局、大思维”,广安的发展思路和定位更加精准。紧扣中央、省委重大战略部署,破除“盆地思维”,把广安发展放在全国、全省的大盘子中去思考。去年以来,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推进“三大合作”、建设“三大园区”,积极融入重庆都市圈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和重庆渝北跨省域共建的川渝高竹新区,已成为川渝企业家、各类人才青睐的“创业洼地”。

从“眉毛胡子一把抓”到“抓项目、抓政策、抓资金”,广安的抓手更加明确。仅2018年以来,全市签约引进项目2307个,其中,1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42个,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6个,10亿元以上项目61个。这些实实在在的项目,为广安高质量发展蓄足动能提供支撑。

今日广安,前途无量,“钱途”满满。2020年,广安GDP达1301.6亿元,是2010年的2.5倍。曾经“小个子”十年健身,终于“强筋壮骨”挺直了腰板。

广安市更强了,老百姓更富了。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4754元、5377元,到了2020年,这两项数据增长到38071元和17867元。

经济社会发展留住了广安人、吸引了外地人、引进了高层次人才,有力促进人口流动,全市流动人口增加23.31万人,其中省外流入人口增加3.2万人。而人口和劳动力的聚集效应,又将进一步推动广安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产业发展壮大是基础

6月27日,星期日,午饭过后,李天明从湖北恩施巴东县老家驱车出发,前往工作地——川渝高竹新区。经沪蓉高速,一路向西,全程用时6小时10分钟,晚饭前顺利抵达公司。

李天明是四川瑞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一名技术人员,川渝高竹新区释放的发展潜力吸引他跨省工作。“全国首个跨省域新区,在这里工作,与新区共成长。”李天明说。

一个地方留人亦或是引才,除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否提供令人满意的就业岗位。

就业岗位,谁来提供?近年来,广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为广大就业者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数据显示,仅去年,全市1300余家企业10.57万个就业岗位“虚位以待”,通过线上线下112场次招聘会,帮助4.54万人找到心仪岗位。

就业在工厂。全市以构建“341”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为抓手,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增加值从2010年184.4亿元增加到2020年293.3亿元,近10年年均增长11.5%,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

广安市经信局局长赵胜强表示,当前,广安“一县一特色、一园一支柱”工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川渝高竹新区、广安(深圳)产业园、岳池生物医药“双飞地”产业园区、华蓥玄武岩产业园、前锋西部轻工城、新桥化工园区等重点园区成为吸纳就业的大户。

以川渝高竹新区为例,新区批复设立不到半年,已与重庆多所高校达成合作意向,累计签约项目141个。产业发展对人口的吸纳作用初显,新区常住人口半年内增长近3000人。这也是邻水县常住人口实现增长的重要原因。到2035年,川渝高竹新区常住人口有望达28万人以上,地区生产总值400亿元以上。

就业在商场。全市加快构建“352”现代服务业体系,服务业增加值从2010年176.7亿元提高到2020年649.2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9.9%,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全市7个核心商圈、6个电商园区、4个物流园区、13个城市综合体或商业中心,成为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主阵地。再加上吾悦广场、加德天街、枣山未来城、协兴鸿鑫商城等7个商业综合体加快建设,服务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就业在农村。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全市“363”产业体系实现融合发展,7000余家农业专业合作社、100余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让广大农民在家门口实现高质量就业。

广安市统计局总统计师孙小平认为,产业发展与人口增长关系密切,现代产业格局的形成,为干事者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就业岗位和发展空间,产业宛如“磁石”,吸引干事者竞相汇聚。

创业环境良好是前提

5月28日,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广安招商引资推介会上,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陈海锋作为签约客商代表发言,他主动为广安“拉票”。

陈海锋向200余名客商介绍,该公司先前一个项目从去年3月开工建设以来,广安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多次到现场调研并解决问题,广安经开区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在除夕当天召开专题会解决问题。

没有“官老爷”,只有“店小二”。广安为企业发展量身定制“政策包”,精心配置“工具箱”。市、县非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取消,市、县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社会投资和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80个工作日内。

“企业在广安发展很有信心,我们打算追加投资建二期项目。”林佳定制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利说,他带着300余人生产团队从重庆长寿转战广安前锋,拎包入住、专人服务,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只用了半年时间。

亲商爱商富商的环境,为聚集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培植了深厚土壤。据统计,近5年,广安新登记市场主体7.94万户,全市市场主体达19.12万户,民营企业达2.5万户,为广安经济发展增添了巨大动能。

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除了引来一批企业落地,也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前来“栖息”。近三年,广安引进各类人才2.6万名,其中硕士、博士1394名。

山东泰安人徐纪敏现任华蓥市市长,拥有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于2017年夏天搭乘“小平故里英才计划”快车来到广安。

广安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爱惜人才的氛围,正是吸引如徐纪敏这样的高层次人才扎根广安的关键所在。

像徐纪敏这样取得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高层次人才,广安给予安家补助15万元、提供5年免费住房、每月1000元的岗位津贴。同时,提供配偶随调或者推荐就业、子女入学、优质医疗服务等优惠政策。

引才的核心是政策。近年来,广安市委研究出台“人才新政10条”,大力实施“小平故里英才计划”,拿出了“真金白银”,亮出了“诱人砝码”,配套科研攻关资助、培训资助、安家补助、人才年金等42个政策支持点。

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还与开放合作的深度、对外交通的网络息息相关。近年来,广安发挥小平故里、紧邻重庆的优势,推进“三大合作”、建设“三大园区”,广安海关从获批到开关“两年跨三步”,圆了广安人民“海关梦”;事关广安长远发展的机场、高铁取得突破性进展,广安机场选址即将获批,西渝高铁广安段即将开工,连接成都的高铁得到国家有关部委认同和支持。

城市宜居宜业是保障

6月20日,当达州人刘旺决定在广安购买一套商品房时,他已立志从此成为“广安人”,在这里工作、生活,结婚定居。

刘旺定居广安有两大原因。一方面,他已在广安工作4年,对这方水土有了深厚感情。另一方面,广安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让他“来了便不想离开”。

不仅仅是刘旺,一项数据表明,广安主城20%商品房被市外群众购买。近十年,广安区作为广安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用更加突显,对人口的集聚效应明显增强,常住人口增加13.53万人。

广安主城的吸附力显著增强,45.33万城市居民均是见证者。近年来,广安大力推进城市提质工程,城市颜值和品位“双线”提升,宜居环境让越来越多的人留在广安。

广安不再是偏居一隅的川东小城。广安区、前锋区、岳池县、华蓥市被纳入中心城区统一规划,组团之间均有快速通道相接。一个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的“双百”城市蓝图徐徐展开。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近三年,开工建设提质工程项目186个,邓小平故里、广安、广安东、广安枣山4个高速公路出入口一改旧貌,广前大道、洪洲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全面升级,城市节点焕然一新,道路通达稳步提升,为这座城市凝聚了人气、涵养了文气、吸纳了商气。

城市环境全面优化。按照“一街一品”实施市树市花增量提质工程,迎宾大道、火山大道等“花街、花道、花园、花海”成为网红“打卡”地,36个城市公园增添了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公园城市的底色。

治理水平逐步提高。开展“用双脚丈量大街小巷”行动,构建“街巷吹哨、部门报到”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打造样板示范街16条,取缔和规范坝坝茶40家,拆除防护栏(窗)3万余平方米,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未来的广安更值得期待。结合西渝高铁、广安机场落地优化调整主城区空间布局,建设丘陵地区滨江公园城市,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百平方公里、百万人口的“双百”城市,成为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华蓥市扎实推进“天府科技云服务”工程

为扎实推进“天府科技云服务”工程, 6月29日,广安华蓥市组织召开了“天府科技云服务”工程民生实事工作会。华蓥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王国庆作“工程”工作通报,市政府副市长孟欣作重要讲话。市级各部门、乡镇街道、市属国有企业、驻市企业单位、重点民营建筑企业等近百人参会。孟欣在讲话中强调,“天府科技云”工作意义重大,各乡镇(街道)、市级各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压紧压实责任,逗硬工作举措,切实做好“天府科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