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眉山市青神县罗波乡西坝村的石花养老互助服务中心,当地老人们正吃着鲜香软糯、热气腾腾的营养午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里的饭菜不仅可口,而且价格实惠,每顿仅需5元,每天的菜式都不重样。对于村里老人来说,这里不仅提供了营养均衡的午餐,更为他们带来了省心和便利。
让老人省心的背后,是基层治理的用心。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青神县罗波乡结合实际,克服老龄化持续加重、养老服务设施薄弱、地理条件受限等难题,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组级养老互助服务中心”结合的模式,将原有养老服务中心直接下沉到村民小组一级,让组级养老互助服务“小中心”实现全域覆盖,激发基层治理“大能量”。
“小中心”连大民心
西坝村石花养老互助服务中心是眉山市第一个组级养老服务机构,占地1300平方米,集日间照料、医疗卫生、护理康复、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设有老年活动中心、儿童阅读中心、养老居住点和老年助餐点四个功能分区。
西坝村党总支以老年人片区养老需求为建设出发点,组织党员干部通过坝坝会、田坎会以及入户走访、实地察看等方式,真诚倾听群众关于养老互助服务中心建设的心声,广泛收集群众意愿。
为打造西坝村石花养老互助服务中心,青神县民政局、乡政府和村两委提供资金支持。同时,村民主动捐资,并免费投工投劳300余人次。该中心采用众筹共建、公益运营、透明管理、结对互助的方式,推动共同管理、互助服务,有效解决当地老年人的养老忧虑,丰富老人精神生活。
同时,罗波乡统筹考虑全域地理条件和居民居住现状,以“15分钟政务服务圈、20分钟照护服务圈”为标准,在适宜区域建设养老服务“小中心”。
“我们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常住人口的53%,居住地相对较分散。目前,我们村共建立了2个区域养老服务小中心,最远一户步行到就近‘小中心’时间不超过15分钟。”罗波乡西坝村妇联主席陈新梅说。
“小中心”成大阵地
自运行以来,西坝村石花养老互助服务中心不仅解决了老人的餐食问题,更成为了村民参事议事、联系邻里感情、丰富精神生活的“大阵地”。
目前,西坝村石花养老互助服务中心已成功打造“众议、众行、众享”三众协商自治平台,成立党员、社工、巾帼、老年志愿队等四支志愿队伍,建立“认领制+积分制”互助服务制度,通过每日排班一名志愿者,协助中心做好卫生保洁、公益助餐、网格探视等工作,为基层治理拓展了空间。
“自石花养老互助服务中心成立以来,这儿常常开展党课宣讲、技能培训、文艺表演、法治教育、健康测评等活动,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村民吴永池高兴地说。
“小中心”显大情怀
一体化功能、一站式服务,西坝村石花养老互助服务中心实现了以“小中心”托起养老“大民生”。2023年,西坝村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罗波乡将不断完善治理机制,在全乡范围内推广‘基层治理+组级养老互助服务中心’结合模式,大力培育群众自治组织。”罗波乡副乡长黎雪玲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丰富活动阵地,完善服务内容,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带头投身养老服务工作,全面提高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数,提升养老质量。
互助养老有温度,为老服务有热度。幸福晚年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期盼,罗波乡西坝村石花养老互助服务中心是近年来青神县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着力加大贴心养老服务供给的生动实践。
青竹街道花园社区爱邻厨房、高台镇诸葛村长者食堂、西龙镇观金社区“邻里聚乐”长者食堂……在青神县各乡镇(街道),各类爱心食堂既暖老人胃、又暖老人心,多样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品牌亮点纷呈。
近年来,青神县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全县乡镇(街道)建成助老餐厅8个,探索多元化老年助餐模式,年服务老年人2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