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你就在外边安心打工吧,晓涵每周回来可乖巧懂事了,吃饭也不挑食了。”“妈,晓涵班主任教师刘翠萍把她在校生活、学习的照片都发给我了,成绩也好了不少呢。”这是四年级学生王晓涵的婆婆与在山东务工的爸爸的通话内容。
一直以来,巴中市南江县关门镇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多措并举努力办好“家门口”教育:一是落实行政挂联年级、学科,下沉到班级、学科,建立健全动态把脉、问诊、下药、追踪的管理常态机制;二是学校邀请社区、家委员、家长随时到校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展演并建言献策;三是每月常态开展学生评教师、家长评教师的评教活动,让每一位教师“自发式”成长;四是强化双基、校本培训、老中青结对、党员带教师“传帮带”,让每一位教师“内生式”发展;五是强化管理,不定期组织教学常规“六晒”(晒教案、晒上课、晒作业、晒辅导、晒检测和分析、晒活动组织)活动;六是班级任课教师将学生在校读书、上课、作业、劳动、社会实践、才艺展示、各项活动、阳光校餐、内务整理等生活、学习中的每一个闪光点滴,用镜头记录下来,然后推送给学生家长,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长随时随地看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娃娃三年前随我在山东一个私立学校读书,后来转学回了老家,这几年来,娃娃进步很大,身体更棒、品行更好、学习力更强,脸上笑容更多。我很感激家乡的教育。”四年级学生家长杨红梅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