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会现场。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供图
“你们的伐竹剪和轨道运输车在什么地方销售?”10月29日,在宜宾市兴文县举办的林竹采伐及运输装备新机具新技术示范应用培训会上,兴文县宁兴林业开发中心的吴文祥围着新装备急切地询问。一旁,兴文县伐竹队队员则满脸惊叹:“真没想到,竹子从砍伐、剔枝到转运,如今都能全流程机械化作业了!”
10月28日至29日,林竹采伐及运输装备新机具新技术示范应用培训会在兴文县成功举办,是四川省2024年“天府良机”薄弱环节关键技术装备攻关揭榜挂帅项目——《林竹采伐及运输装备熟化推广应用攻关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展示。该项目由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牵头,西华大学、四川耀农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攻关,已成功实现林竹从砍伐、剔枝、打捆到运输的全流程机械化作业。
据了解,2024年,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精准聚焦全省1835万亩林竹采伐机械化水平偏低的行业痛点,设立“天府良机”揭榜挂帅项目,安排350万元经费用于项目攻关。项目团队通过研发小型高功率密度增程器、高通过性多功能动力平台及竹材转运车厢装置,集成轨道运输车、电动伐竹剪、便携式电动捆扎机等技术装备,不仅实现丛生竹与散生竹的高效采伐,更攻克长尺寸竹材集材、剔枝、打捆、转运难题,彻底改变了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竹原料“采伐难、运输难”的宿命。
在多方协同发力下,该项目多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升级后的丛生竹伐竹剪搭配增程式动力平台,解决了传统设备续航短板,可连续稳定作业,最大伐竹直径达10厘米;新研发的散生竹伐竹剪突破直径限制,最大伐竹直径提升至20厘米;创新打造的增程式林用高通过性多功能动力平台,采用航空发动机发电,配备动力电池,最大负载500公斤、最大爬坡度30度,集成剔枝机实现竹材转运与采伐后机械化剔枝;优化后的竹材运输专用轨道系统,最大负载350公斤、最大爬坡度45度,转弯半径可满足5米内竹材安全运输;建成5个示范应用场景,核心示范区面积达1000亩。
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团队将持续优化伐竹剪、剔枝机、增程式动力平台及竹材运输轨道系统等成果,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助力全省林竹采伐全程机械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川公网安备5101070204365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