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传统彝医药活态传承与高质量转型发展

2024-09-13 15:34 张巍 4796 点击

凉山州自然环境独特,生物资源丰富,是彝医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该地区有药用植物2448种,药用动物91种,州内蕴藏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其蕴藏量占全省的20%。彝族人民利用这些药物资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和治疗经验,形成了拥有独特理论基础的彝医药体系,在预防、保健、诊断和治疗疾病等方面展现显著的疗效。随着少数民族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彝医药成为中国第三大民族医药。

目前,凉山彝医药整体发展较好,但传统彝医药的传承发展仍面临着“名医消逝,名方流失,名药消失,医术丧失”的局面。现代医疗技术的引入使得彝医药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以口传心授为主传统彝医药使得传承人数量偏少。在此背景下,如何对凉山传统彝医药进行活态传承与高质量转型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在深入了解凉山彝医药传承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其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凉山彝医药活态传承的可行性途径和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实现凉山传统彝医药的活态传承与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彝医药的核心价值分析

(一)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

彝族善用动物药起源于原始时代。彝族先民在长期与野兽接触的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独特的医药知识,为彝医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彝汉医学的交流,彝族动物药在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民族医学精华的过程中,逐渐扩展至植物药和矿物药。彝医药反映了彝族人民对于生命、健康与自然的独特理解和尊重,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彝医药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彝族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进一步揭示中国传统医学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二)独特的医药理论与医疗技艺

彝医药具有独特的医药理论,包括“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阴阳五行”的医学观念等,其核心理论是“哎哺”学说,即清浊二气理论。彝医认为清浊二气乃万事万物之根本,清浊二气不仅解释了自然世界的构成,也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基础。彝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通过观察和调节人体内清浊二气的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彝医药在医疗技艺方面也独具特色,包含丰富的药物知识、独特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如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的运用,以及注重内外兼治、标本兼治,采用内服、外敷、火烧、熏蒸等多种治疗手段。同时,彝医药还注重个体差异和病情的轻重缓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些独特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为彝族人民的健康提供了有效保障,也为现代医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彝医药预防保健观念

彝医药的疾病预防观念深植于彝族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生态环境之中。彝医药强调“无病早防,有病早治”,认为疾病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与人体内部的气血失衡密切相关。因此,彝医通过观察和判断人体的生理变化和疾病预兆,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环境、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力来预防疾病。他们提倡合理饮食,注重营养均衡,认为食物是人体气血之源,合理的饮食能够补充人体所需营养,维持气血平衡。此外,彝医药还注重环境因素的预防。彝医强调要适应自然环境,保持环境卫生,避免污染和毒素的侵害。同时,他们也会利用自然环境中的资源来预防疾病,如利用温泉、矿泉等自然资源进行洗浴,以预防皮肤病、风湿病等。

二、凉山彝医药活态传承现状与困境

(一)凉山彝医药活态传承的现状

1.彝医药政策支持

彝医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相应的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对彝医药文化的活态传承和高质量转型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法规,为传统彝医药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凉山州委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医药保护条例》等政策文件,提出推进凉山彝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旨在推动并保障彝医药事业的稳步前行。

2.彝医药医疗基础设施完善

医疗基础设施完善是凉山州彝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2005年,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增挂“凉山州彝医药研究所”,2017年增挂“凉山州彝医医院”。“十三五”期间,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挂牌为“四川省彝医医院”,成为全国第二家省级彝医医院。凉山州委、州政府致力于全面加强健康凉山的建设工作,着重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补足医疗体系短板,优化医疗资源分配。凉山州辖下各县市均成立中彝医医院,不断加强卫生健康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了中医药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州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中医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医疗机构数量增加,基层医疗机构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二)凉山彝医药活态传承的现实困境

1.现代化医疗体系的冲击

现代医学技术的引入改变了人们的就医习惯,科学、快速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使人们对传统医药的依赖度降低,让凉山彝医药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逐渐边缘化。

2.彝医药人才匮乏

凉山彝医药的传承主要依靠老一辈的彝医药师,以口传心授、师徒传承的方式为主,一旦传承人出现断层,医药知识将面临失传的风险。此外,师徒传承的方式往往受到地域和家族的限制,使得医药知识的传播范围受限,难以广泛传播和应用。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到城市工作,导致彝医药的传承后继乏人。加之,由于彝医药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年轻一代很难接触到系统的彝医药知识,进一步加剧了人才匮乏的问题。

3.凉山彝医药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凉山彝药企业由于资金、人力、技术等的不足,彝医药技术研发能力薄弱,在新药和制剂的研发、生产、营销环节存在明显不足。加之,凉山彝医药产业缺乏完善的产业链支撑,中药材种植业发展滞后,人工成本较高,种植技术推广力度不够,导致基地建设小、散、弱,集约化程度低。另外,缺乏具有强大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使得彝医药制造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三、凉山彝医药活态传承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促进彝医药与现代医学融合创新

彝医药历经千年的沉淀与传承,汇聚了丰富的方剂和独特的药物,孕育了一系列简便、高效且实惠的治疗技术,特别适用于基层医疗和康复医疗领域。因此,将传统彝医药与现代医学融合创新,是传统彝医药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关键,是传承与发展彝医药的重要途径。

传统彝医药与现代医学的融合需要加强合作。通过开展联合研究项目、组织医学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分享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共同探索彝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点和创新点。此外,要不断推动彝医药的现代化转型,对内进行彝医药标准化、规范化改造,对外多渠道加强彝医药宣传推广,同步提高其科学性、可信度以及公众认知度和接受度。

(二)推进彝医药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人才是传承和发展彝医药的关键。目前,凉山主要通过凉山卫校等学院以及彝医医院等机构进行彝医药人才培养。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设立彝医药专业或课程,从而实现多层次联合办学、联合培养。同时,注重学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相结合,鼓励民间彝医药传承人参与,传承其彝医药思想和临床经验。另外,加强彝医药教材建设,使用统一的专业教材,从而可以成批量地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临床技能全面的彝医药专业人才。

建立科学、公正、合理的人才评价晋升机制是激励人才成长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专家、同行、患者等对人才的临床技能、学术研究、创新能力等进行评价,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另一方面,为了提升彝医药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积极开展交流学习活动,为人才的能力提升提供平台和机会。对于那些业务能力出众、具有钻研精神的人才,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其进入上级医疗机构或科研单位进行深入学习,系统地开展彝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项目,以及对重要岗位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

(三)加强彝医药产业体系建设

凉山彝医药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合力[18]。政府层面,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出台系列优惠政策,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彝医药的科研、生产和市场推广。同时,政府还应加强监管,确保彝医药产业的规范发展,维护市场秩序[19]。企业层面,应加大科研投入,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彝医药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此外,企业还应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积极建设彝医药产业园区和中药材种植基地,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打造具有凉山特色的彝医药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科研机构层面,应挖掘和利用彝医药资源,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彝医药的研发和创新工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社会各界层面,应广泛参与和支持彝医药产业的发展。通过举办彝医药文化节、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提高公众对彝医药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还可以建立彝医药志愿者组织,为彝医药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彝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是凉山地区独特而宝贵的文化名片。在新时代背景下,凉山彝医药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现代医疗体系冲击、彝医药人才匮乏、彝医药产业水平低等现实困境。未来,完善政策法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重视传承人培养,强化多层次应用型研究,使彝医药真正走上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快速通道,最终实现凉山彝医药活态传承与高质量转型发展。(张巍,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课题资助:2024年度凉山州党校系统调研项目LS-27,西南科技大学定点帮扶布拖县乡村振兴研究课题xkbt20240002)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传统民俗节庆文化品牌建构现状、困境与发展路径

传统民俗节庆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包括各种传统的节日、庆典、婚礼、葬礼等仪式和民俗活动。这些活动以丰富的仪式、独特的习俗和传承的历史背景成为一个地区或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具有强烈的历史传承意义和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民俗节庆与时俱进,在传承与发展中不断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增长、传播地域特色文化等,拥有了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