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江市市中区把撂荒耕地整治与发展乡村产业相结合,依托返乡能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芭蕉产业,让撂荒地变身“致富园”,助推乡村振兴。
眼下,内江市市中区永安镇下元村成片的芭蕉林长势喜人,粗壮的芭蕉树上饱满个大的果实正孕育着农户的致富希望和产业的发展前景。而谁能想到,果实累累的芭蕉园曾是一片撂荒地。
“我们还没回来种蕉之前,这块地已经荒了好几年,我们就去流转他们的土地来种。这是小米甜蕉,起源地在海南岛,味道特别好,一年产量近两万斤,售价大约在五元一斤,每年稳定收入还是有6万至7万。”近日,笔者跟着村民邱利民走进这片芭蕉林,看着眼前枝叶繁茂的芭蕉林,邱利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据了解,市中区永安镇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日照充足,种植的芭蕉堪称一绝,软、糯、香、甜,口感极佳,深受消费者喜爱。
芭蕉种植只是市中区循环农业的一个缩影。2024年以来,市中区借助原有土地资源优势,巧用“唤醒术”,盘活沉睡的土地,利用山坡地、荒地种植芭蕉,进一步拓宽土地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下一步,市中区将继续以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切实走出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