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岳池县借助广安第一人口大县、第一经济大县、第一财税大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四川省第一批扩权强县试点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四川省文明城市、四川省园林城市等品牌优势,擦亮“千年银岳池”“川渝合作生物医药城”“高品质公园城市”“中国曲艺之乡”“中国输变电之乡”“中国米粉之乡”“中国农家乐之源”七张名片,倾力打造魅力岳池。
擦亮“千年银岳池”,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岳池置县于唐武周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距今1300余年,成邑至今从未更名,因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百姓精耕细作而盛产水稻,呈现“两江渔米万代耕”的繁荣景象,展现风吹稻浪、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形成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享有“银岳池”美誉,拥有“黄龙贡米”“黍本道”等“岳池稻米”知名品牌,“岳池大米”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是全省34个农产品主产区县之一,8次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岳池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擦亮“川渝合作生物医药城”,打造医药产业优势。岳池生物医药产业从2004年引进科伦药业,历经20年发展成为岳池主导产业、广安优势产业,建成包括高端特色原料药,医美化妆品、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医贸特流等产业医药企业64户,产值及专业配套全省领先的生物产业园,成为岳池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战场。园区先后被授予“中国生物医药最具特色园区”“中国生物医药最具潜力园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示范区”“优秀省级开发区”“省级绿色园区”称号,入驻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提取、药用辅料及卫材等企业64户,全国百强医药企业9户(国药集团、科伦药业、人福医药、倍特药业、博雅生物、百裕制药、好医生药业、蜀中药业、天台山制药)、上市企业7户(科伦药业、博雅生物、人福药业、星湖科技、国药集团、爱斯特药业、泰恩康药业),拥有药品品种375个,2022年规上医药企业实现产值81.2亿元。目前,岳池正以建设川渝合作生物医药城为具体定位,以国家级原料药集中生产基地、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发展目标,以30平方公里专业园区为依托,以“创新引领、高端集聚、特色鲜明、壮大规模”为发展主线,按照“创新研发在成都,转化生产在岳池”的“双飞地”模式,根据“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理念,坚持“产研种一体化,药医养食游统筹发展”思路,着力延链补链,构建以高端特色原料药为主,医美化妆品、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医贸物流四大产业协同发展,加速向制剂迈进的“1+4+1”产业体系。
擦亮“高品质公园城市”,打造生态宜居城。岳池立足“广安副中心”功能定位,以县城、城镇、空港总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为目标,推动与广安机场、枣山园区相向发展,加快实现广岳同城化。坚持“智慧、生态、人文、健康”城市发展理念,按照“东扩西靓、北绿南工”功能布局,依托“两环三向七射”道路网络,持续完善“三湖四河一链”生态体系,规划建设商业综合体,推进“两站三院四校六园”公共配套,打造凤山历史文化公园、东湖阳光公园等城市公园,加快建设高品质宜居宜业宜游公园城市。
擦亮“中国曲艺之乡”,打造曲艺百花园。岳池曲艺兴起于唐宋时期,历经千年发展,曲艺种类包含灯戏、高亭、竹琴、清音、盘子等20种,现有民间职业演出团体22个、曲艺学校10所。“岳池灯戏”于1988年进京到中南海演出,代表曲目大型民俗风情曲艺剧《岳池农家》获巴蜀文艺奖,杰出演员罗捷凭借《小姑出嫁》获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反映华蓥山起义的曲艺剧《红杜鹃》在成都成功展演,2007年岳池被中国曲协授予“中国曲艺之乡”称号,成为中国西部首个曲艺之乡,每两年举办“岳池杯•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展演。目前,岳池正深入挖掘“曲艺”内涵,加快建设中国曲艺百花园,创新曲艺发展机制,激发曲艺工作者活力,丰富曲艺业态产品,打造曲艺阵地,办好曲艺展演,让岳池曲艺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形成群众广泛参与、自觉热爱的良好氛围,真正实现“白天游小平故里,晚上听岳池曲艺”。
擦亮“中国输变电之乡”,打造富民特色产业。岳池输变电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40余年发展,走遍全国,踏足亚、非、欧、拉美4大洲17个国家,参与和独立承包架设高压电线路2万余条、建设变电站1万余座,架线总长度约100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25圈,现有输变电企业27家,年输出劳动力16.8万人,实现了企业增收、农民增收、财政增收三增收,成为岳池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强县产业,“岳池输变电工”成为首批“川字号”特色劳务品牌、全国20个最具特色劳务品牌之一,是小平故里“走出去”的一张闪亮名片。2022年,输变电产业完成产值116亿元,完成税收3.88亿元;占全县税收比例28.4%。
擦亮“中国米粉之乡”,打造岳池味觉符号。岳池米粉始于康熙、盛于民国,历经300余年传承,选取优质稻米作为原料,始终保持自然石磨发酵、蒸粉等最传统工艺,并与现代蒸化自熟、散丝摊薄等工艺充分结合,味道鲜美,质地细软,老少皆宜,是岳池最具特色的味觉符号。岳池米粉成功入选省级“天府名菜”“四川十大美食地标”,“岳池米粉传统制作技艺”成功列入四川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目前海外市场拓展至西班牙、英国等13个国家(地区),2022年岳池米粉全产业链实现产值23.9亿元,米粉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6.1亿元。岳池人对米粉情有独钟,天长日久,衍生出一副关于岳池米粉的上联“岳池好,好岳池,岳池米粉越吃越好吃”,曾广发“英雄帖”,面向全社会征集下联,至今仍然没有人工对下联。
擦亮“中国农家乐之源”,打造岳池风味的“诗和远方”。公元1172年,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旅居岳池,写下千古名篇《岳池农家》,岳池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农家乐发源地之一,2019年农家生态文化旅游区创建为国家AAAA级景区。目前,岳池正按照“一诗、一村、一片、一园、一县”工作思路,完善“吃、住、行、游、购、娱”配套,不断延伸“农家”内涵,深度挖掘农家文化,种好农家的田、用好农家的房、做好农家的乐,让“有其田而乐、有其房而乐,生产快乐、生活快乐”展现得更加充分。充分利用大地景观、万顷良田,让“三月赏菜花、陶醉春风里,四五月栽秧苗、听取蛙声一片,七八月闻稻香、稻花香里说丰年”得到游客交口称赞,打造独具岳池魅力的“诗和远方”,将农家生态文化旅游区建成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