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化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巴中市南江县关坝镇小学联合寨坡小学、红军小学举办“AI赋能教育教学研讨会”。20余位教师代表齐聚关坝小学,共同探索智慧课堂新路径。
活动以关坝小学张潇月老师带来的AI赋能古诗教学课例《十五夜望月》开场。课堂上,张潇月借助AI绘画工具,生动呈现“地白”“冷露湿桂花”等诗句意象,将中秋月夜的静谧意境动态展现。学生还通过AI生成的音乐感悟诗歌意境与诗人情感,AI互动问答系统实时捕捉学生情感体验,生成个性化诵读指导方案。“技术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让诗词‘活起来’的桥梁。”张潇月课后表示。
课例展示后,关坝小学姚晓梅老师对《十五夜望月》课例进行解读,系统剖析AI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逻辑,展示了本课运用的AI技术,体现AI赋能诗词教学新范式。
在经验分享环节,关坝小学苏强国老师以《AI赋能教育教学》为题,分享了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在自由研讨环节,教师们围绕“AI工具选择标准”“在教学中AI有哪些创新应用场景”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寨坡小学教师杨宗平以课堂交互为例,分享了智能体创建、图片交互、视频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红军小学鲜泽表示,此次活动收获颇丰,在AI赋能的道路上,既要大胆尝试,又要审慎思考,让AI真正成为“赋能者”而非“替代者” 。
最后,关坝小学校长赵江指出技术应用能力的鸿沟需要跨越,海量资源的适切性需要甄别,传统教学范式与智能教育的融合需要创新。他表示学校将打造“三维赋能”教师成长体系,构建“精准适配”资源生态系统,建立“多元激励”长效机制。
此次研讨会充分展现了AI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可能性,未来,随着“AI+教育”政策的持续落地,更多乡村课堂将见证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