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十三五”期间,简阳市残联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要求,精准服务,推动残疾人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残疾人社会参与明显增强,扶残助残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残疾人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以人为本 提升残疾人幸福指数
“‘十三五’期间,简阳市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简阳市残疾人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辅具适配等10余项工作,纳入民生实事加以统筹安排,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残疾人幸福指数。”简阳市残联有关负责人介绍。
好政策重在落地。“十三五”期间,简阳市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50804人次4548万元,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4616人次4613万元,资助70420人次残疾人参加医疗保险,资助7075人次残疾人参加养老保险,累计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680户。
康复是残疾人最迫切、最现实的需求。五年来,简阳市残联累计实施了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3200例;组织开展了验配助听器、植入人工耳蜗、脑瘫儿童康复手术及训练、智力残疾儿童训练等活动,累计服务残疾人万余人次,为残疾人发放辅具15415件。
教育承载着残疾家庭的希望和梦想。五年来,简阳市残联、招办共同做好残疾考生中、高考和录取工作,向残疾学生、残疾人家庭子女学生发放扶残助学金2391人247.8万元。
文体活动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五年来,简市残联多次邀请四川省残疾人艺术团前来演出,让残疾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文艺大餐;组织开展残疾人书法、美术、摄影、工艺品等展示活动,鼓励引导残疾人从艺术中汲取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力量;组织残疾人参加成都市第八届、第九届残运会,取得17金、25银、17铜的好成绩。推进残疾人康复综合服务中心、成都·简阳融乐阳光家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建成,为残疾人日常文体活动提供良好场所。
助残扶残是关心关爱残疾人的有益载体。五年来,简阳市残联多次组织开展元旦春节走访慰问活动,累计慰问残疾人2万人次,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价值210万元。同时,每年利用全国助残日等活动契机,组织看望、帮扶残疾人1万人次,发放慰问金、慰问品共计120万元。
强化扶持 托起就业创业致富梦
走进位于石钟镇的简阳市川丰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成片苗木在春光中长势喜人、生机勃勃,让人很难想到这片“致富林”背后的负责人是一名残疾人。2000年,陈举红回到石钟镇开始进行苗木生产,2010年注册成立了简阳市川丰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建立了从核桃种植到产品开发的产、供、销“一条龙”运营机制。
如今,陈举红的公司土地规模从成立初期的60亩发展到了现在的1000亩以上,年销售各种苗木500万株,销售额达800万元以上,他也被省残联命名为“四川省残疾人创业示范户”。目前简阳市有四川省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基地3个。
陈举红的创业历程,是简阳市残联抓扶持促就业,托起残疾人创业致富梦的缩影。为支持和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简阳市残联多次组织残疾人业主“残疾人创业者培训班”“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振兴培训班”等;通过多方式培训、多渠道安置、多资金扶持,打造分散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个体创业就业的就业格局,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五年来,简阳市机关、企事业单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1100人;扶持农村残疾人发展生产6957人。
一个不少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十三五”期间,简阳市残联以精准扶贫统揽工作全局,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制定了扶贫解困工作方案、残疾人就业帮扶等政策,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通过产业扶持实现精准脱贫,帮助无劳动能力建档立卡重度贫困残疾人通过分享产业扶持项目收益增加收入。
五年来,简阳市残联组织5350名残疾人参加实用技术培训,发放资金和物资190万元,为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发放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7029人次622.67万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如何实现精准脱贫?简阳市残联通过发展扶持项目,增强贫困残疾人自身的“造血”功能。在扶持项目实施之前,通过摸排,以家庭为单位,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状况,以种养业、加工业为主要内容,为有劳动意愿和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贫困户科学谋划、重点扶持,确保其有稳定持续的生产增收项目。同时引导当地新型经营主体积极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家庭结对,优先吸纳贫困残疾人家庭劳动力就业增收,大力开展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残疾人家庭以订单帮扶的方式共同发展特色产业。
作为贫困户,残疾人段刚不等不靠,他自己长期看书学习养殖资料,开始养殖鸡苗,然后将鸡苗出售以增加经济收入。就这样,通过书本学习和实践摸索,积累了丰富的养殖技术,事业也慢慢有了起色,2015年顺利脱贫摘帽。段刚不仅自己发展养殖业,他还把自己的养殖经验和养殖技术传授给其他残疾人,帮助大家脱贫致富。
为使贫困残疾人真正学习并掌握生产知识和技能,简阳市残联依托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用工企业建立的劳务培训基地及各类农业生产实用技能培训项目等,动员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接受生产技能培训,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残疾人家庭掌握1-2项生产增收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