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工结合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构建放射肿瘤领域新生态

2022-07-18 13:45 来源: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陈梅华 刘登群 2326 点击

7月15日,由西部放射治疗协会、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省放射治疗质控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医工研究院及成都中医药大学肿瘤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共同举办的“2022年四川省科技活动周—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公众开放系列活动暨2022年中国西部地区医工结合放射肿瘤专家研讨会”在成都隆重召开。本次大会邀请了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共同交流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在放射肿瘤医工结合领域的最新成果及多中心协作课题的最新进展,共同探讨和展望了医工结合的发展前景。

大会开幕式由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西部放射治疗协会青委秘书长、四川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路顺教授主持。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电子科技大学肿瘤医工研究院院长、西部放射治疗协会理事长、四川省肿瘤医院郎锦义教授致开幕词,电子科技大学张岩教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吴岱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教授莅临开幕式。

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路顺教授主持开幕式    

郎锦义教授首先对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放射肿瘤及医工结合、医工信息学专家及同行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介绍了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的职责以及放射肿瘤在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医学工程、现代物理技术等方面革命性的研究成果,表达了对医工结合共同推动放射肿瘤学、辐射科学等学科发展,实现从物理到化学、从生物现象到临床转化的期待。他表示,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电子科技大学、西部放射治疗协会以及从事放射肿瘤学科的科技工作者,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以此次四川省科技活动周—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公众开放活动为契机,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共同推动放射肿瘤学发展。

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郎锦义教授致开幕辞    

据悉,今年已是第二次举办重点实验室公众开放活动。2021年重点实验室公众开放活动中,电子科技大学学生走进了重点实验室,“让科技的种子播撒在青年心中”,极大地增强了大学学子们对肿瘤治疗学习的兴趣,反响热烈。今年的公众开放活动,形式是科学家走出实验室,在网上与民众交流。

在学术交流环节,第一部分专家研讨,由王培教授、康盛伟教授主持。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应用物理系主任张岩教授就纳米发电机与人工智能在癌症精确诊疗的前沿研究进行了分享。张岩教授谈到了纳米发电机的机制以及人工智能与精准诊疗交叉的趋势,分别介绍了小样本扩大空间范围进行研究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利用低成本器件组建的监测系统、实现高速通信以及云计算等,为后续研究方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张岩教授作报告    

西华大学理学院刘勇涛教授就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应用发展做了专题报告。他对电子加速器的组成及原理、应用及技术研究发展方向,成果转化进行逐一阐述;重点介绍了未来直线加速器在放疗重要的发展方向—Flash放射治疗的优势,同时分享了先进数字辐射成像系统与器件实验室的重点研究成果。

刘勇涛教授作报告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吴岱教授作为国家卫健委核技术医学转化重点实验室“FLASH放疗”技术首席科学家,详细介绍了FLASH放射治疗的实现途径与进展,提出电子、质子和光子FLASH将逐步成为FLASH研究的三大主流源,其包含的物理、化学、生物、剂量学等诸多方向未来发展重要趋势,值得医工产学研共同挖掘。

吴岱教授作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任亚洲教授在智能医疗健康方面主要就医学图像深度降噪方面进行介绍,目的在改善低剂量CT检测的影像图像的清晰度;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表现出显著优势,通过学习噪声、带噪声图像配对、模型训练等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不错的研究成果,为将来临床影像学检测提供新的思路。

任亚洲教授作报告    

长期从事核辐射损伤机理与治疗研究的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张舒羽教授,就核辐射损伤防治新策略展开对放射肿瘤学的独特视角,无论是放射急性损伤还是慢性损伤,部分问题仍未完全解决,期望未来通过医工结合的方式,助力放射医学研究与转化。

张舒羽教授作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赵德双教授提出肿瘤的“精准、无创治疗”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面向精准无创肿瘤热消融的微波场赋形为肿瘤精准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赵教授提出一种基于“角谱投影理论”的微波场赋形方法,为后续实现精准化诊疗提供新的参考。

赵德双教授作报告    

上午场在各位专家及教授的热烈讨论中结束,各位讲者分享的内容无一不体现“物理学的一小步,医学的一大步”在医疗模式的转化中影响是无比巨大的。各位学者就医工结合讨论的热度不减,在黎杰教授、唐斌教授的主持下,迎来下午场会议各位学者的热情分享。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研究员刘登群教授主要从五个方面对类器官技术及其在肿瘤放射治疗研究的应用进行介绍,类器官为肿瘤基础与转化、高通量药物筛选、感染性疾病等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平台,对在肿瘤放射治疗和放射损伤防护等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刘登群教授作报告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张媛媛教授就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药物的筛选体系建设及机制研究进行汇报,针对放射治疗常见的放射不良反应—皮肤损伤展开深入探究,提出增加血流、清楚自由基、促细胞增殖、抗炎灭菌等系统性的防治思路。同时逐一介绍了基于动物模型、细胞模型、生化分子模型等构建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药物的筛选体系。

张媛媛教授作报告    

上海联影放射治疗学院高级讲师马宏磊在线上就智能化IT技术在肿瘤放疗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展示了CT定位、智能勾画、自动计划、智能检测等全流程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为优化未来工作流程提供新的技术。

马宏磊教授作报告    

医科达中国放射治疗学院马传坤教授对精准立体定向解决方案进行汇报,通过改良图像引导方式、引入新的算法、改进固定和呼吸门控系统,进而解决医科达SBRT目前临床应用所面临的问题。

马传坤教授作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薛欣宇教授分享了植入式无电池治疗丸实现无线声光动力癌症治疗的研究,该研究关键解决深部肿瘤治疗的能量传输、无线治疗剂量控制、患者活动范围受限、肿瘤细胞杀伤效率和组织损伤矛盾的问题,对未来癌症治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薛欣宇教授作报告    

最后,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杨元杰教授介绍了光场调控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就光场调控、涡旋光束、光镊技术以及契轮科夫光等方面进行逐一介绍,为肿瘤光治疗的应用展示了新思路。

杨元杰教授作报告    

2022年中国西部地区医工结合放射肿瘤专家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大会同期开通了网络直播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了远程参会平台,6万余人通过网络平台观看了大会开幕式及会场盛况。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西部放疗协会将继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进一步推进多学科交流与思想碰撞,加强医工结合放射肿瘤治疗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深入探讨医工结合的热点问题和研究进展,相信本次学术会议一定会给参会者以及广大医工结合放射肿瘤治疗领域的同道带来颇丰的收获和体验。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行业寒冬之下,四川缘何成为影视热土?

今年以来,四川电视剧产业春潮涌动。6月中旬,年度法治大剧《公诉精英》才在成都杀青不久,另一部大剧《做自己的光》又在四川天府新区开机。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就有包括《一路向前》《生命之火》《拂晓行动》《硬核时代》等10多个外地和本省剧组在川摄制。剧组竞相来川、名导大咖云集、题材丰富多元、精品好剧霸屏,影视寒冬下,四川电视剧呈现出强劲的逆风赶超势头。在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鹏举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