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在眉山市青神县瑞峰镇,连片的稻谷在骄阳的映衬下,金黄璀璨。伴随着阵阵轰鸣声,4台收割机穿梭在稻田里,切割、脱粒、粉碎稻秆等工序一气呵成。不一会儿,停在便道上的小货车便装满了金灿灿的稻谷。“我在瑞峰镇承包了430亩土地种植水稻泰香优,测量下来大概亩产1450斤,产量和品质还是很不错的。”种粮大户李建军说。
在青神县青竹街道白塔村,滚滚稻浪把田地染成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弯枝头,暖风吹来浓郁的稻香。种粮大户与种业公司的技术人员来到田间,守在收割机和运粮车旁,对第一片收割的稻田进行测产。“接下来,我们将陆续对青神县各地种植我们公司新品种的稻田进行测产,从目前来看,采用新品种的稻田普遍增产。有些种粮大户已经提前向我们预定了下一季的种子。”正在测产的隆平高科亚华水稻事业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青神县继续实施种业振兴,建成工厂化育苗中心,新建育苗大棚,推动良种攻关、育种创新;建成新品种示范基地,与农业科技公司合作开展粮食新品种品比示范,已展示示范191个水稻、油菜、小麦、玉米优质高产品种。同时,青神县切实践行“藏粮于技”,狠抓农业科技配套,吸引了高水平的“种粮人”。
来自彭山区谢家街道的何大刚,今年在青神县青竹街道白塔村种植了300亩水稻。“在青神种地很方便,从育种到插秧,从田间管理到收割,都有专业的机构上门服务。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让我们心里很踏实。”8月10日,看着300亩水稻迎来丰收,何大刚感慨道。
在青神县西龙镇观金社区,来自东坡区的种粮人程伟表示,实施工厂化育苗、机械化插秧、无人机“飞防”……这些高科技手段,让他在青神的种粮路变得更省心。
近年来,青神县不断强化科技支撑,保障了种粮人在青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粮油科技转化中心、农机驿站等相继拔地而起;青神县天府粮仓研究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青神创新试验示范基地相继在当地挂牌投运……今年上半年,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减量控害技术、新农药成分探索技术、老药新用技术、栽培技术、机械化技术、玉米大豆转基因除草剂使用技术等科研成果入驻青神粮油科技转化中心,为青神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据了解,目前已有12名专家入驻青神粮油科技转化中心内的专家工作站,他们正在围绕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改革、粮油作物栽培及病理、杂草防控等方面展开研究,计划于2024年打造10个国家级田间药效试验基地、2个国家级产业科技示范与培训基地。
“我们将继续把粮食生产作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的重点任务,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再上新台阶。”青神县相关负责人表示,眼下,全县正在采取有效举措,确保粮食颗粒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