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彭山区黄丰镇是全国有名的“柑橘之乡”,目前柑橘种植面积 3.7 万余亩,年产柑橘 8000余万公斤,产值 3.2 亿元,人均纯收入近 2 万元。该镇拥有早中晚柑橘品种春见、青见、不知火和夏橙等 20 余个。时值爱媛和蜜桔等成熟期,如何守护好群众果园,是黄丰派出所面临的一道紧迫考题。
“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要认认真真地帮助群众解决关心的事、难办的事,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群众受益才是公安机关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在实践中见言见行!”近日,彭山区副区长、公安局局长车伟在深入黄丰派出所调研时如是说。
询问果农果树生长情况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开展以来,黄丰派出所以保民安为主线,从影响社会治安环境和群众切实利益的事情着手,深入检视问题,强化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护航乡村振兴、提振辖区经济发展。针对橘子被盗发案率每年近20余起的历史难题,黄丰派出所积极向镇党委汇报,将有效降低果农柑橘被盗发案率作为治安难点集中攻坚,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创建“枫桥式派出所”的一次生动实践。
10月以来,黄丰派出所在果园安全上下足了功夫,开展安全防范课堂、夜间随处可见警灯闪烁、果园“卫士”深入园区成了黄丰镇各大果农互相讨论的热点话题。
“自从果园有了他们的身影,大家的橘子就像穿上来了防护罩。”辖区果农王老板笑着说。
向科技求“庇护” “千里眼”把牢安全防范第一关
该镇以“天网”“雪亮”“慧眼”工程等信息化科技产品为支撑,通过点位建设推行网格化管理,将村重点地段和人口集中地安装的监控设备和农户的监控设备相连接,实现村与户的大网格监控。同时,将乡镇监控平台设置在派出所内,进行全区域24小时监控的,随时接受各级平台的报警、并组织出警,真正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乡镇群众身边,织密以安全为应用重点的群众性科技安防工程。
据统计,仅黄丰辖区共建设监控点位70个,全年以来,依靠科技防范未曾发生一起柑橘被盗案件,有效发挥了科技“千里”巡防的直观作用。
靠人防提振威慑 “三支巡逻队”织密“防盗网”
据了解,黄丰派出所辖区面积40.38平方千米,实有人口接近2万人,辖区面积广,派出所仅有6名民警、2名辅警。在治安防范中,派出所坚持专群结合,优化机制,着力构建“屯警街面、网格布防、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社会面巡逻防控体系。
黄丰派出所成立派出所巡逻队,重点巡防,及时、灵活调整勤务模式应对剧增的人流、车辆,盘查可疑人员,同时对各易堵、易乱、易盗地段进行重点巡逻,把处于路边的果园作为重点“保护对象”,最大限度打压可防性盗窃案件发生;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支持,村镇联防,充分发动村社干部、治安积极分子、民兵等多方力量,组建治安联防队,合力开展农村巡防工作;动员果农自发组织巡逻力量,将辖区柑橘种植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每个网格每晚由2至3家果农自发组建巡逻队开展巡逻,最大限度把巡防力量放在群众身边,压在治安复杂、人员密集的区域部位,震慑违法犯罪。
截至目前,该所共出动巡防力量150余名,开展巡逻防范60余次,辖区内未发生一起果园被盗案。
日常巡逻
夜间巡逻
密切警民关系 完善齐抓共管大联防格局
黄丰派出所始终坚持将群众利益作为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每周向乡镇党委政府专题汇报,共同研究果园安全防范工作,及时调整工作措施;完善联防工作机制,将治安联防工作上升为党政工程,采取政府财政供给为主、村组集体经济补贴为辅的方式解决联防工作经费,提升联防工作的积极性。注重法律知识宣传,在果园开展常态化巡逻时,民警采取面对面讲授等方式,深入果园、果农销售点为果农灌输防火、防破坏、防假币等安全防范意识,为果农守住“钱袋子”。
截至目前,派出所民辅警结合“六边六进”等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深入田间地头先后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安全课堂20余次,有效地提升了辖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对保护果园安全、提升群众满意率起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