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净化城市道路交通环境,预防和减少“三车”(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交通事故,今年以来,广安市邻水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结合城区实际,在分析研判、源头管理、路面管控、宣传教育、规范执法等方面再发力,重拳整治城区“三车”乱象,为群众出行营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截至目前,该大队共开展大型宣传活动57场次,发放资料3万余份,通过电视、“两微一抖”等发布专题片5期,曝光交通违法行为50余起,查处“三车”交通违法5200余起,纠正警告教育1.3万人次,拆除遮阳伞(篷)2300余把、伞把装置120余个,城区“三车”通行秩序明显改观。
认真分析研判,精心组织实施。为确保“三车”整治行动取得实效,该大队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城区“三车”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系统分析、综合研判,根据实际情况以及“三车”出行的规律特点,成立8个整治小组,落实责任民警具体负责,明确工作重点,全面推进“三车”整治行动。同时,结合“一日工作制”,坚持早上安排具体整治工作,下班前各组汇报工作开展情况,确保“三车”整治行动每天有安排、有收官。
抓好源头监管,消除安全隐患。该大队联合镇交管办、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全面摸底排查“三车”数量、使用性质、办牌入户、审验保险、驾驶人证件等情况,逐车逐人建立工作台账,逐一签订《安全出行承诺书》。通过排查,对存在隐患的“三车”及车主要求限期整改,严防无牌无证、报废车辆上路行驶。同时,组织民警对“三车”销售商家进行宣传提醒,告知商家在销售“三车”时,要告知消费者必须持有驾驶证,购买车辆后及时登记注册,依法依规上路行驶。
强化路面管控,严查交通违法。该大队根据“三车”出行规律与特点,8个整治小组分别在人民路、环城路、古邻大道、邻州大道、达邻大道、广邻大道、万兴大道、西环线等路段,采取定点检查与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查处“三车”违法载人、不按规定车道行驶、无牌无证、改装拼装、安装遮阳伞等交通违法行为,对每起交通违法行为使用执法记录仪等科技设备固定证据,做到发现一起、查纠一起,对其违法行为“零容忍”,形成严管严治的高压态势。同时,执勤交警对驾驶人指出违法行为的危险性,提醒“三车”驾驶人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文明出行。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舆论氛围。该大队组织警力到学校、社区、单位、广场、街头等场所,通过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宣传教育等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三车”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以及此次整治的目的和意义。充分利用辖区LED、双微、短信等平台,曝光“三车”典型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案例,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三车”无牌无证、违法载人、非法营运等交通违法行为,形成强大的宣传舆论攻势,助推“三车”整治行动持续深入。
规范执勤执法,提升交警形象。该大队要求执勤民辅警在查处“三车”违法行为时,佩戴齐全单警装备、执法记录仪、反光背心等,保持良好的警容风纪,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坚决杜绝执法方式简单化、对待群众冷硬横。同时,执法过程中必须做到程序合法,在制作法律文书时,法律条文要准确、书写字迹要工整;扣车时履行告知义务,出具《强制措施凭证》;执法过程一律开启执法记录仪,对执法行为进行全程录音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