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幅幸福民生画卷

——乡城县脱贫攻坚工作侧记

2019-10-18 11:50 吴远胜 1404 点击

田园果林,生机盎然;村容面貌,焕然一新;干群齐心,奋发图强。如今,漫步在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城乡,处处迸发着脱贫攻坚所带来振兴发展的活力。

作为红六军团途径的地方,乡城县把脱贫攻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民生头号工程和最大发展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重大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六个精准”,扎实推进“五个一批”,最大限度整合资源、聚集力量,构起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大扶贫格局,让党的惠民政策和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贫困群众。通过十八大以来的努力,全县产业基础全面夯实、基础设施极大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并于2016年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称号。

下好“先手棋”,打好攻坚主动仗

在脱贫攻坚伊始,乡城县便落实了书记县长、县级领导、乡镇党政领导、部门“一把手”、村“两委”、“第一书记”与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和纪检机关“八级责任体系”。实行“责任制+清单制”量化职责任务,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形成分级负责、权责一致、责任清晰、有错必究的责任体系,直接把责任扛在每个人肩上。

同时,为了加强统筹联动,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分别联系1个脱贫难度最大的贫困乡和贫困村,县委常委、县级领导分片包乡将脱贫攻坚指挥部建到乡上、战斗室建到村上,既当“指挥长”又当“战斗员”,带动党员干部上行下效。部门、乡镇强化信息沟通,协作配合,“五个一、四个一”帮扶作用充分发挥,实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形成上下联动、一体发力的工作局面。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早在2012年,乡城县便积极落实“两个50%” 支农政策,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创新提出了以狠抓小水、小路、小桥、小能源为主的“四小工程”建设,形成了“政府统筹、部门指导,乡村主体、齐心协力”四位一体的模式,充分让群众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一大批群众急盼的吃水难、灌溉难、出行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

“通水的那天,全家人都高兴得跳了起来啦,还把洁白的哈达系在出水管口,那场景很感人。”回想起通水仪式那天的场景,沙贡乡达根村村民拉姆依然很激动。   

授人以“渔”,激发“智志”动力

漫步在青德镇仲德村,干净的村道、清脆的鸟鸣、朴素的民风总给人宾至如归的感觉,在彭措家里,乡上来的农技员彭显红正在给村民讲解着果树保养知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激发了群众 “领着干”变“主动干”的主动性,乡城县充分了解贫困群众所思所盼、所需所求,本着“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人而异、按需配菜,真正发挥培训立竿见影的功效,通过农牧民星期天、群众夜校、服务上门等方式,让群众练就一技之长,将“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把过去“体力型”劳动力变为“技术型”劳动力,激励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贫困面貌。

家住然乌乡克麦村的村民拉姆回忆说,自己也是穷了大半辈子的人了,以前干部也常来看望,邻居也常来救济,自己也习惯了。自从在夜校听了课后,再加上干部面对面讲解,自己的想法也想通了:脱贫还得自己加油干。现在,家头在大伙的帮助下养了4头猪,按照市场价15元/斤、每头猪100斤来算,收入有6000元左右。

同时,乡城县还以“诚、孝、俭、勤、和”为核心内容,践行新民风,着力在培育本土脱贫文化,开展了“议议身边事”、“扶贫看先进”、“念念致富经”活动,为贫困户脱贫打入思想“强心剂”,不断提升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形成了强大的脱贫攻坚正能量。

突出产业发展,捧牢增收“金饭碗”

2017年12月25日,在青麦乡仁堆村,村民们早早的就等在了村委大院内,原来,仁堆村要举行牦牛合作社的分红仪式。看着长桌上一叠叠摆放整齐的钞票,村民们脸上笑开了花。“我们村的牦牛合作社有收益了,今天大家都来分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刚刚领到分红款的沙安藏珠脸上堆满了笑容。

乡城县地处半高山峡谷地带,地理和气候环境呈梯度变化,交通建设在全州率先完成农村公路三年攻坚任务,为了让农牧民群众多一条致富路径,乡城县紧扣全县实际,以产业为突破口,本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让资源围绕群众的思路转,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务工等多种渠道,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高原特色产业之路。

近年来,乡城县坚持全域旅游、特色农业、光伏产业支撑,累计投入资金8280万元,实施产业项目53 个,投入产业发展资金2100万元,支持42个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发展仁堆、杠色等村牦牛养殖,仲古、木信等村藏系绵羊养殖和正斗金孔雀劳务合作社等专合组织66个,创建全省电子商务脱贫奔康示范县和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基本形成了所辖区域“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乡多品、多乡一品”的产业发展布局。

同时,乡城县深入挖掘乡城本土文化,引导乡城唐卡、木雕、泥塑等民间艺人抱团发展,并找准旅游打造重点,依托美丽的田园风光、特具特色的白色藏房建筑群、本地的藏家乐,开发山地旅游、徒步探险、民宿接待等中高端特种旅游项目。

“在县里头和乡里头的支持下,我家里也开起了民宿接待吶,果园也搞起藏家乐了,现在每年都可净挣10多万了,这生活是越过越有味道吶。”一说起搞旅游,青德镇仲德村村民多吉非常地高兴。

巩固提升,脱贫路上“不歇脚”

2019年初,乡城县通过了省级验收,然而这不是终点, “巩固提升不歇脚、全面小康不掉队、乡村振兴再出发”是乡城县全县干部群众新的启点。

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乡城县以动态管理为抓手,制定了防返贫预警机制及项目库建设机制,有效预防了突发情况发生导致群众返贫,并使项目成为持续增收的有力支撑,让群众幸福点着心花开。

同时,乡城县还将持续派驻“五个一、四个一”帮扶力量,保持帮扶力量不减、工作不断,持续兑现帮扶政策,全覆盖落实产业、医疗、教育、低保等扶持政策,坚决防止政策调整或“缩水”,持续落实帮扶责任,每年制定巩固提升帮扶规划,常态开展帮扶,进一步严格帮扶制度、纪律,全过程监督巩固提升情况,继续坚持定期检查、按期通报等管理考评机制,加强对巩固提升成效考核,确保巩固提升取得实效。

据了解,下一步,乡城县还将脱贫摘帽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统筹城乡发展、统揽“三农”工作,以全域旅游统揽产业发展,全力打造“田园白藏房?净土香巴拉”,并按照“南种北养”产业布局,以特色农业为主导,建设现代农牧业“一圈一带一走廊”, 确保村有致富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人有一技之长。 

“我们这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就要传承红军的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每一步,做好每件事,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县委副书记袁斌这样说道。

热点推荐
HOT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产业创新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科研学术专场
直播|2023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
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为促进中医药发展而创办的,2020年、2022年分别在绵阳、德阳召开,今年为大会第三届。本次会议已收录在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是具有国际国内引导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会议品牌。 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内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点亮精神火炬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浓厚节日氛围,5月29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政府副省长郑
直播|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 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 际,举行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 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进一步激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念信心、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 于创新创造,为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
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4日~26日在德阳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5月24日~26日,由省科协、省委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将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主题为“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来自全省各市(州)在农村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振兴
赵晓明:给深海油气田做“CT”
人物名片: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深水沉积与油气地质”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自然资源部第七批全国油气督察员,担任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油学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学术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地质勘探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如果把深海油气田比作人体,通过我们自
勇当科技创新“追梦人”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2022年5月,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先明春、赵静、许德富、李于兴、袁海通、张春祥、陈燕华、姜鲜、钱康亮、蒋坤苹10人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是科技创新的“追梦人”,也是追梦之人的指路明灯。他们或扎根于基层,或投身于新开
隋立起:推动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隋立起审查项目进度和客户诉求 王春艳 摄 人物名片:隋立起,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工程师,长期从事电驱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参数辨识、不确定性建模领域的研究和电驱动系统开发工作,所开发的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实现了“无冲击”。2022年,被评为宜宾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一大早,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隋立起到达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排查各项产品开发的进度和客户诉求,之后就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初创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长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成熟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及技能技艺组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直播|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5月24日—26日,第六届四川省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德阳举行。本届大赛以“示范带动共致富 乡村振兴向未来”为主题,以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为核心,以竞赛活动为举措,以项目推介为途径,以成果展示为载体,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平台,旨在发现一批在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方面卓有成效的农村乡土人才,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阅读下一篇

“迟到”四年的风貌塑造补助金

“等了四年的1.8万元风貌塑造补助款终于在7月份到账了。”9月2日,泸州市龙马潭区长安镇慈竹村17组村民罗安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和罗安清一样,为了等这笔“迟到”的补助款的村民,慈竹村还有31户。